APP下载

考试得失分析谈

2009-06-24张红平

湖北招生考试·高考资讯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文科错题试卷

张红平

在高三期间,同学们都会经历几次大型模拟考试,考试结束后,考生往往非常关心考试成绩。这个时候,考得好固然可喜,考得不好也不必灰心丧气,毕竟考试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只是为了检测在某一阶段复习备考的效果,并为改进下一阶段的复习备考提供参考。考生在老师讲评试卷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质量分析,然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这将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在讲评试卷时,老师一般会告诉考生们考试的大致情况,如最高分、平均分、分数段的分布等等,考生可以此为参照,与周围其他考生相比较,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同样地,也可与自己过去的成绩相对比,看自己是否有进步。这一点是必要的。也是考生们常做的,但这只是做试卷质量分析的第一步。要做好质量分析。还有更为细致的工作要做。

一、审查得分和失分情况,明确分数增长点

1得分部分的分析

(1)查一查哪些是自己真会的——这类试题自己知识清楚,解法得当,每次碰到几乎均能将其收入囊中:

(2)查一查哪些是有水分的——如有些选择题的选项难以排除,但考生有可能蒙对。有的解答题考生平时就没把握,但考试时“超常发挥”……像这样的得分比较偶然,暂时还不能算成自己的真实水平。

2失分部分的分析

(1)查一查哪些是自己实在不会的——这类试题本身过难还是自己力所不及;

(2)查一查哪些是自己有能力得分的——这类试题做过、见过、能做、会做,在考试时也都写了,但得分不多甚至一分未得。自己有能力得分但得分不多甚至一分未得的题,应该重点分析,因为它是得分的主要增长点。这类试题失分的原因大致有四种情况:

一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如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试卷,由于是学科知识的拼盘,特别是最后几题,有些问题并不是很难回答的,像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I的最后两个小题——“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重庆卷的最后一个小题——“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这些题难度不大,但很多考生由于在前面的问题上耗时过多,结果后面时间不够,只好“望题兴叹”。

二是粗心大意。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I第38题第二问“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的考生在作答此题时,审题马虎,导致对问题性质判断错误,结果大谈三大产业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有的考生在作答选择题时,一看到选项前一部分表述正确,就急于作出选择,没料到选项后面设有“陷阱”。有一道选择题问“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其中一个选项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有的考生毫不犹豫地选了上去。殊不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的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不是“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选项后面的表述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三是知识掌握不到位。有时考试时,经常会碰到一道题多给了一个已知条件(一个干扰条件),这个时候,知识掌握不到位的考生却总想着一定要将此条件利用上,结果反倒错了等。

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有这样一道考题: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原理”,可以算出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为:6元/件×(1+10%)×10万件=66万元,2008年的收入为60万元,答案选B。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立马排除“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这一干扰条件,试题就变得很简单,有的考生坚持要使用上该条件,那只会犯错误。

有的考生计算能力不过关,运算错误较多,公式识记不准,还有的文字表述不规范,口语多、学科术语少等,这些都是知识掌握不到位的表现。

四是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考试中碰到已知条件多、阅读量大或计算量大之类的试题,有的考生因害怕而不愿去动笔。

例如: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

有的考生一下子读到这么多信息,就不敢下手了,其实这道题就是考查考生对“需求法则、互补品、替代品”的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和课本原理可知,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其需求数量减少20单位。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同时下降10%,其需求数量又减少30单位,所以答案为B。耐心分析,该题根本不难。

考试后,通过对失分原因的分析,考生卷面60分的能找到得80分的感觉,卷面120分的能找到得130分的感觉,这样,对高考就有信心了。其实对于很多考生来讲,通过细心拿下容易题,通过努力拿下中档题,考个重点院校问题应该不大。对于实在解不出的难题,平时留心一点,争取也能得几分。解不出来也不必难过。

二、寻找对策,认真落实,将感觉变为现实

分析原因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通过上面的分析,考生可以总结出提高成绩的具体对策。

1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拿到试卷,首先要浏览一遍,对试题的生疏、难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从易到难的顺序,细心解答。

2读懂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要认真阅读试题的已知条件和设问,弄清楚命题者想考什么,是怎样考的。如果自己的想法与命题者的意图有较大的偏差,要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探讨,使自己的思路回到正确的轨道。

3务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生有能力得分,但得分不多甚至一分未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过关。考生在做质量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翻开课本,把试题涉及的知识点以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点认真复习一遍,并重新做些练习,查漏补缺。如果发现老师或同学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还应当在自己的脑海里再储存新的解法,有备无患。

4分类纠错,反馈提高。订正错题既是做好质量分析的重要步骤,也是考生巩固知识,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认真纠错并反思其原因,那么这一类题型、这一类错误就会在大脑留下较深的印象,下次碰上相似的问题,即使不能迎刃而解,但也会因此而多得几分。在订正错题时,一是根据错误的原因或者知识点所处的章节,对错题进行分类:二是将自己考试时粗心的地方、没有读懂的试题信息、没想到的解题步骤等重点标识,时常温习。将每次考试的错题积累下来,那将是一本很有针对性的复习资料,其价值绝不逊色于在书店购买的参考书。

考生在做试卷质量分析时,除了明确上面几个步骤以外,还一定要坚持几个原则。

一是及时性原则。对于考试过程中的得与失,要及时分析,分析越及时效果越好。如果拖久了,将会丧失激情。

二是实事求是原则。如实评价自己的成绩以及能够达到的目标,不与他人盲目攀比,以免打击自己的信心。

三是针对性原则。对于有能力得分但丢分了的题,要狠抓落实,重点突破:对于自己力所不及的题,可以暂时放到一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四是激励性原则。也许这次考得不理想。但仔细一分析。自己分数增长的潜力依然可观,日积月累,潜力会转化为现实,相信自己在高考时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每份试卷,考生都会有做得比较成功的试题,在质量分析时需要加以总结。同样地,每份试卷,会或多或少地暴露考生学习过程存在中的问题,在质量分析时要能发现问题并认真寻找对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认真落实,这样就离成功不远了。

猜你喜欢

文科错题试卷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圆”易错题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