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摘
2009-06-23李莉
李 莉
相声的历史演变
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俳优”多在宫廷里演出,用诙谐的说话、尖酸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但在这笑声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时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唐代的相声叫“弄参军。”参军,即军帐前的幕僚、食客,类似今天的参谋。这种表演相声的演员常常是军营中的幕僚,所以称“弄参军”。弄参军是一种对口相声,一个人穿绿色衣服,手持简策,扮作机灵滑稽的参军;另一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扮作愚蠢可笑的苍头,互相笑骂、嬉弄,甚至扑打。这种相声演员的形象,可以从唐墓中出土的戏弄俑上看到。相声艺人多喜欢咒骂和讥讽贪官污吏。宋代的群口相声很时兴。清朝同治年问,相声艺术在北京得到充分的发展,日渐成熟,规定用北京方言表演。外地也偶有用地方方言的。当时无论楼堂深院,还是街头市井,都有相声表演的舞台场地。据一些老艺人说,在相声中有两段基本技巧练习的段子,一段叫“学四相”,即指学大姑娘、老太太、哑巴和聋子四种人的动作;另一段叫“学四声”,也就是学山东、山西、北京城里、城外四种的声音。“相声”:字就是由“学四相”和“学四声”的尾字合成的。
“鸣锣开道”有讲究
古代官员出行时,差役们要在前面敲着锣,边走边吆喝,为官员开道。其实,鸣锣开道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县官出行时,鸣锣七下,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官员出行,鸣锣九下,意思是:“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提瞥、巡抚出行时,鸣锣十一下,意思是:“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若是都统以上的官员出行时,则要打十三棒锣,意思是:“大小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
“定心丸”名称溯源
“定心丸”本为明代军中的必备之药。明朝茅元仪所辑《武备志》中记载的“定心丸”配方为“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黄、展砂各等分,母丁洋减半”,把这几味药合炼为丸。其功效可抗菌防腐、止痛消毒、安心定神,故起名为“定心丸”。凡战争结束后,伤员们都知道要吃这种“定心丸”。后来,有些伤员转回老家养伤病,也把军中这种“吃定心丸”的口语带回了家乡,凡遇到心中有底数的事情,就借用“吃定心丸”一语来比喻。
滑冰古时叫“冰戏”
滑冰,古代叫“冰嬉”,或称“冰戏”,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宋史·礼志》中记载:“幸后苑观花,作冰戏。”清代初年,冰戏在北京兴盛起来,渐渐发展为供皇帝校阅观赏之用的典制。乾隆年间,在太液池旁,自东至西,建起了“庆霄楼”,专供皇帝观赏冰戏。《清朝文献通考》戢:“冰戏每岁十月”,在八旗士卒中“照定数各挑选善走冰者二百名”,于西苑三海验冰习武。所谓“验冰”,就是在冰戏前夜凿冰验质,击声如石,方可上冰。至于冰鞋,古称“冰凝”,是用一根钢条嵌于鞋底之下制成的。
“立夏”习俗知多少
5月5日是: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立夏曾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比如“吃立夏蛋”:立夏日,将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缸枣煮汤吃。湘南一带,尤其是嘉禾、临武、蓝山、桂阳于立夏当天早晨起来,将鸡蛋或鸭蛋煮熟,用红纸或红色染料将蛋壳染红,再用一个小网袋装上,系于少年、儿童的前膪,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再剥去蛋壳将蛋吃掉。民间以为立夏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立夏吃蛋,石板踩烂。”一些地方还流行在立夏这一天称体重。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三国时代,司马昭发兵消灭蜀汉后,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虏的后主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批跟到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称了体重,并表示以后每年立夏再称一次,保证阿斗年年体重不减,以示未受亏待。后民间仿效,由此形成风俗。民俗学者说,这些有趣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已基本消失殆尽。
油条名源于秦桧
油条也称油炸桧、油炸鬼。它是南宋时杭州百姓制作的早点食品。1142年,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泰桧和他的妻子王氏施计,暗中陷害于风波亭。当时风波亭附近有一家专卖油炸食品的饮食店,店老板正在油锅旁炸食品,按撩不住心中的怒火,从盆中抓赶一块面团,捏成一男一女两个小人,并将它们背靠背黏在一起,丢进油锅,口里还连连喊道:“吃油炸秦桧啦!”其他的饮食店见状,也争相效仿。整个临安城都做起“油炸桧”,并很快传遍全国。
中国古代有没有标点符号?
据考古发现可知,我国古代很早就在写作、抄书过程中使用过一些表示句读的符号。如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甲本帛书中除了章首有圆黑点“·”作为章号外,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也有一个不规则的小黑点,这应该是古人抄书时随手加上的句读符号。1972~1976年间,在甘肃居延考古队发掘出土的一批汉简中,除表重文的符号“=”外,还有等符号,它们均起着句读或后来标点符号的作用。依据现有的文献材料来看,我国句读符号使用规范的确立,应该是在宋朝。宋朝人岳珂在《九经三传沿革例》中说:“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或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后来,到了明朝刊本小说出,现时,才开始增添了两个专名号:一个是人名旁加一直线,一个是地名旁边加两直线,它们都加在直行字的右边。元代,程端礼在其著作《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差不多确定了读书时断句的一些基本规则。程氏的这本书,具体地规定了“句”和“读”的区别,书中所言的向读符号已较为规范。
“一问三不知”的由来
《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荀文予以为对敌情不甚清楚,所以建议不可轻举妄动。他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明代姚福在《青溪暇笔》中也说:俗谓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由此可知,所谓“三不知”,是指某人对某件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而言的。
责任编辑蒲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