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危机时代

2009-06-23华小瑜

中国新时代 2009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危机力量

华小瑜

在2009年圣诞、2010年元旦的前夕,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大幅反弹和人们乐观情绪的普遍增强,人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金融危机最恐慌的阶段终于过去了。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我们面对的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已成为目前多方关注的问题。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不久前做了一次题为“危机之后”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指出,“危机之后”的一大特点,就是世界经济力量和经济增长模式需要重新平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作为金融危机中心的美国“将目睹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力量。他的这个判断基于:第一,中国“强有力地”应对了这场危机,中国仍有继续执行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第二,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其他国家从中受益,这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佐利克还直言“事实上,今天,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支稳定力量。”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新一轮大发展积极做准备,中国经济已领先步入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在4万亿投资计划和10万亿新增银行贷款的缓冲下,中国企业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中国经济正在从“保增长”向“调结构”过渡,转型升级己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后危机时代”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标本兼治的时代。展望未来,专家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危机留下的创伤对全球经济体系造成深远影响,“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如此可见,前路依然扑朔迷离。在今年夏季的达沃斯年会上就有中国专家表示,全球经济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不排除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目前的反弹是靠公共投资推动的。全球经济复苏的标志应该是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改变,出现新的主导产业或大规模的新技术革命,比如新能源、生物工程等,但目前现在还没有看到这样的趋势呈现。《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先生甚至忧心忡忡地通过我刊疾呼“危机还没有过去。”事实表明,“后金融危机时代”还存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可谓“一切皆有可能”。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共同来解析这个似乎暂时还无解的问题,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危机力量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