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计算机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

2009-06-22罗秀梅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0期
关键词:职务用电营业

罗秀梅

[摘要]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详尽的叙述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可分为对系统开发和系统发展控制、对计算机用电管理部门的管理控制、对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日常运行过程的日常维护与控制。

[关键词]计算机用电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20037--01

用电管理系统是一个电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用电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用电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开发、发展控制

计算机用电管理系统的系统开发、发展控制包括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资本预算、经济效益评估,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工作。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授权和领导认可。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的发展和更新是对原有计算机系统进行重大改进,一般投资金额较大,会对电力生产管理体制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任何改动都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发展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而且领导的授权和认可也有利于保证系统开发人员配置,有利于物资和资金保障。

(二)符合标准和规范。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发展项目,必须根据用电管理部门用电营业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开发,必须遵循国家部门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如基本电费收取、变压器变损收取及物价部门规定的电价等。

(三)人员培训。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在开发阶段,就应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不仅仅是系统的操作培训,还应包括让这些人员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新的业务流转程序等。

(四)系统转换。新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替换原有系统,必需经过一定的转换程序。有关人员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作好各项转换的准各工作,如旧系统的结算、汇总,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需要的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等。

二、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用电管理部门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和完善对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人员设置、责任划分、用机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一)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实现了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系统的要求。可以按营业数据的不同形态,划分为数据输入组、数据处理组和信息分析组等;也可以按营业部门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为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主管、软件操作、审核、系统维护、系统审查、数据分析等岗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用电的实际规模,符合营业部门总体经营目标,并且应按精简、合理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评比分析。

(二)职责划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与手工营业管理系统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用电业务,须经过审查分析,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在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发展的职务与系统操作的职务: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审核员职务;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职务;系统操作职务与系统档案管理职务等。为防止舞弊,应建立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应建立起职能轮换制度。

(三)用机管理。用管营业部门用于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应尽可能是专用的。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每个工作人员和每台计算机有高度的安全性和高度的效益性。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应该有完备的操作日志。

(四)档案管理。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一个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同时还应定期对所有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为防止存档被破坏,用电管理主管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制订出一旦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用管部使用的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也应具有强制备份的功能和一旦系统崩溃等及时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三、日常维护控制

日常维护控制是指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与维护,包括用电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

(一)业务发生控制。业务发生控制又称“程序检查”,主要目的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用电业务。在用电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如表示业务发生的有关字符、代码等是否有效,操作口令是否准确,用电业务是否超出了合理的数量、电度价格等的变动范围。

(二)数据输入控制。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处理速度非常快,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处理结果就会出现差错,在数据输入时如果存在哪怕是很小的错误数据,一旦输入计算机就可能导致错误的扩大化,影响整个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用电营业部门应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线损分析及总表分表电量是否相符等。

(三)数据处理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用电营业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对电量电费以及档案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性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检查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检查文件的标识、检查文件是否被感染病毒等。

(四)数据输出控制。数据输出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传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

猜你喜欢

职务用电营业
第12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专题复习
学习用电小知识
168家鲁股一季度赚109亿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数字调查
小微企业免征22项收费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
解决好职务与非职务发明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