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飞翔
2009-06-21陈利民
陈利民
[摘要] 在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创新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现代高中数学教学要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应从激起学生学习意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依托现代教学资源,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了知识创新的21世纪,创新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有力法宝,成为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加之新课程深入实施的今天,创新又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现代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及方法指导,而是通过数学教学,在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作为三大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教育,担负着推进深化素质教育的光荣使命,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能力。
一、激起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不竭动力和激发自主学习意识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思维就会变得更加的敏锐,记忆就会变得更加的深刻,意志就会变得更加的坚韧。由于高中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枯燥性更加明显和突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教师在教学时应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语言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使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转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有趣的事例、讲解耐人寻味的数学发展史,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通过讲解“学生排座位”的故事来引起学生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兴趣;“6封信件投递进6个邮箱的方法”引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兴趣等,使学生在形成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进而形成创新的意识。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前,由于受追求高升学率的影响,高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往往只重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主体性不能完全显现;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动性不能发挥;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学生个性差异不能得到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广泛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创新意识,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设f(x)为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当x≤-1时,y=f(x)的图象是经过点(-2,0),斜率为 1的射线。又在y=f(x)的图象中有一部分是顶点在(0,2),且过(-1,1)的一段抛物线,试写出f(x)的表达式,并作出图象。”这一题目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看法,然后请学生说说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我这是通过提示,学生这时很快找到了解题的方法。
三、依托现代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
“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从课堂开始讲到课堂结尾”是高中数学传统教学的生动写照。要改变这一教育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资源,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使学生更易接受。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图形会受到视角的影响,难以综观全局,准确掌握立体几何的要素关系。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让立体图形在平面内动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和领悟图形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和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例如,《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这一课,在教学中要总结图象变换的规律。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给出了函数 y=sinx到y=3sinx、y=sinx到y=sin2x及y=sin2x到y=sin(2x+1)的变化过程,总结出y=sinx到y=Asinx、y=sinx到y=sinωx及y=sinωx到y=sin(ωx+φ)的伸缩或平移变换的变化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常言说:“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回”。如科学巨匠牛顿、爱因斯坦和大发明家爱迪生,不仅具有惊人的观察力,而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应尊重、爱护、体贴学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究与发现,从而获得新知。例如,在关于诱导公式(二)的教学时,我提出了“在同一坐标系中用三角函数定义求sin240°、sin60°”的问题,然后请学生进行猜想,这时学生得出sin240°=- sin60°、sin (180°+α)=-sinα(α为锐角)这两个答案,教师这时要求学生看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并展开讨论,看看学生的猜想和证明哪个对,教师最后进行验证,让学生对获得问题的发现与创新的体验。又比如,在上双曲线的习题课时,我展示了“已知x2=y22,过点P(1,1)能否作一条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使P为线段AB的中点?”的一道题,让学生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教师在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创新意味的教学氛围。
总之,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明确活动的目标和主题,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易于接受。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导”其开窍,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继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分析教材、研究学生,在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加大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以不断地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