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子恺漫画之“淡淡的忧伤”

2009-06-21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9年11期
关键词:游春轿夫温饱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诸多领域成就颇丰的文艺大师。

提起丰子恺,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漫画作品。他是我国文人抒情漫画的开创者,画风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往往只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笔调虽简洁,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编者

某父子

父亲的早期黑白漫画,往往是“可以看看,又可以想想”的,而且漫画的题目很重要,时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拿眼前这幅画来说,一个西装笔挺的年轻人,后面跟了一个提箱子、拿包裹的老人。两个人显然属于不同阶层。他们是什么关系呢?老人或许是年轻人叫来的雇工吧?

可是当读者一看题目,心里马上忿忿不平起来:原来替年轻人拎行李的是他的老爸!这家伙!他平时在家是怎样对待父母的,不说也能料想得到。如果这时年轻人碰到一位朋友,问起这老人是谁,他大概会回答:“这是我家的佣人。”

“我们所造的”

辛辛苦苦地添砖加瓦,把房子造好了,自己就被请出,让别人来住了。每一个建筑工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这两位建筑工人倒有些闲情逸致,房子造好以后,还来欣赏自己的作品,得意地说,这是“我们所造的”。

他们造好了这漂亮的房子,回到自己家里,或许只住一个阁楼、一间棚屋。他们永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据说王孝和烈士临摹过这幅画。可能是出于对建筑工人的同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建筑工人俱欢颜!

游春

早先没有公共汽车可乘,也没有出租车可叫,少爷、小姐出门就坐轿子,由两个轿夫抬着走。这里为什么画了三个轿夫?这是因为路长,两个人抬到底吃不消,必须由第三个人来轮换。那第三个人跟在一旁走,再过一阵子,由他替换轿夫乙。这样三人轮流抬轿,才不致太累。

轿中坐的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贵人,抬他(她)的是三个人,就形成了三与一之比。题目中包含了对旧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

这幅画后来改题为《游春》。为了一个人潇洒玩乐,就得有三个壮年人为之付出劳累的代价。

狭路相逢

在我国还有部分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看到人们待狗如待人,总有点不顺眼。

现在,这个身负重物的老人与一只坐汽车的狗在街上相逢了。那老者心里是什么滋味!真是“狭路相逢”!

还有一幅《人如狗,狗如人》,画面与此相似,题目则更加赤裸裸地道出了人间的不平等。

我们并非不主张待狗如待人,众生原本是应该平等的。但是,贫富过分悬殊,总叫人看了心酸,何况是一位老者!

什么时候我国人人都能温饱,而且进入小康,那时,在路上看见狗坐汽车,就不会再有异样的感觉了。

希望这一天早日来到!

(注:以上图文均选自《爸爸的画(第一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丰子恺先生的两个女儿丰陈宝、丰一吟根据父亲诸多充满人间情味的漫画所作的趣绎。)

猜你喜欢

游春轿夫温饱
风鸢图诗
风莺图诗
数说70年
超越
标准保“温饱” 特色促“小康”
差点死一回
詹火林
游春
U disk recorder based on CH376 and ATmega 128
罗素与轿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