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与对策探讨
2009-06-21梁红萍
梁红萍
[摘要] 跨文化因素是翻译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归化与异化理论出发,跨文化因素在中英翻译中的对策。首先介绍了归化与异化的理论,然后从理论结合实例,分别探讨了归化与异化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跨文化 翻译 归化 异化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文化寓于语言之中;语言若不承载文化,也就没有意义了。Juri Lotman就说过:“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翻译是在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两种差异很大的文化之间的转换。翻译不仅与语言息息相关,更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翻译既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汇合,也是不同文化之间之的碰撞。不同文化之间既有相互联系的共性,也有相互差异的个性,因此才构成我们五彩缤纷的世界。翻译的理论基础是语言之间存在着可译性,因为两种语言之间共同点远远超过不同点。”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现象,给翻译实践造成特殊而又巨大的困难。
一、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理论
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是近年来翻译者在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时常用的方法。归化策略以译人语文化为归宿,将源语中的文化因素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用译人语文化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之更符合译人语的文化表达方式,异化策略则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强调保留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更了解异国风情。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速和增多,不同的文化日渐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本着保持源语文化的目的,更多的翻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开始考虑以异化为主,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传递”或“文化传真”。
二、归化和异化的运用
1.归化法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虽然归化法轻视源语文化对译语文化的借鉴作用,忽视两种文化之间的可理解性、可融合性,以及相互渗透的可能性,但是归化法重视译语的文化,即对译语读者来说是发扬译语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归化法翻译时尽可能地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与理解层次,迎合译语读者的口味与审美情趣,能够打破原文的束缚,传达原文的精神,更能贴近译语读者。总的来说,归化法翻译以译语文化为归宿,将源语文本完全纳人译语文化体系,避免了文化冲突,实现了跨文化的交流。
(1)汉语里有许多成语、习语在英语语言里找不到与之一一对应的说法,但表达不一、内涵一致的情况比比皆是,注意比较,用归化译法翻译这些成语、惯用语,易于被读者理解,读起来比较地道、生动,尚可产生异曲同工之效果。例如:
太阳从西边出来:Pigs might fly.
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守口如瓶:As stubborn as an oyster.
蠢得像猪:As stupid as a goose.
一日之计在于晨: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2)英语里有一些关于“狗”的成语,例如: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You are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在这些习语里,如果把dog异化翻译为“狗”就很不合适了。因为dog(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内涵相差甚远。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以狗喻人则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贴切;而在汉语文化中,狗则是“势利”的代称,具有明显的贬义,若把人比做狗,更是骂人的脏话。若此处“dog”译为“狗”,不仅不能体现源语的幽默,反被误认为是骂人之语。
2.异化法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异化法翻译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在译文中表现该文化差异,保留源语文化,让读者了解源语文化及源语风情。异化法译文一般保留源语文化特点,丰富了译语文化和译语表达方式,拓宽了译语读者视野,符合各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需要。当然,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文化传真”的基本原则,不要使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字眼,以免以“中国味”取代“洋味”,造成“文化失真”。
例如,有译者翻译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将with fiendish exultation in their faces译成“那模样活像阎王爷再世”,就犯了“文化错位”的错误,因为“阎罗王”本是佛教,也是中国冥界的主管,译者将其放在译文里,好像基督教与佛教“共享”一个魔鬼。其实,基督教的魔鬼是撒旦,这两个魔鬼是不可混淆的,否则势必产生误导作用。
很多人过去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译成“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几个脑袋总比一个脑袋聪明),或“Collective wisdom is greater than a single wit”一人智不敌多人智),但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英美人对中国历史和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已为他们所熟悉,将这个习语翻译为“Three cobblers make one Zhuge bang”,已经可以为很多人所接受了。
(1)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第三回)
杨宪益夫妇译文: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 Kan①,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②
注解:① 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
②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霍克斯(Hawkes)的译文:She has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Can; 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比干”,“西施”分别是中国历史上智慧和美的化身,这里杨译和霍译都采用异化手段,杨译直译加注,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让英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比干”,“西施”人物传说的文化内涵,霍译则更多地考虑了西方读者的接受程度,采取简单的增译,虽避免了累赘,但也难免遗漏了源语的文化信息。
(2)as wise as Solomon①像所罗门一样聪明;②智如诸葛。
Go to law for a sheep, you lose a cow.①为一只羊打官司,却损失了一头牛;②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①说鬼就有鬼;②说曹操,曹操到。
译①以异化见长,忠实贴切;译②是归化译法,以文化替换的方式来传神达意。但因为文化内涵的差异而旨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源语言的相似部分,不免会牺牲源语文化中的附载信息。如“Go to law for a sheep, you lose a cow”本含有“律师借打官司之际,向原告和被告勒索钱财”之意,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虽喻义相近,文化内涵却已丧失殆尽。既然文化交流是翻译的重要功能之一,那么翻译中就应尽量减少文化信息及内涵的流失,因此译①应得到推崇。毕竟西方的所罗门不是东方的诸葛,东方的曹操又怎会是西方的“鬼”?
异化法将源语文化及源语语言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译语文化及译语语言,并为译语语言提供了全新的成分。随着这种全新成分的大量涌人,译语内部发生了各种聚合和裂变反应,最终导致译语的某些成分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跨文化交流和融合也得到了大大推进。
总而言之,从跨文化角度来看,“异化”和“归化”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两者各有其长。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永远只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种方法,也不可能有任何译作完全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或完全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异化”将永远同时并存,缺一就不称其为翻译。
参考文献:
[1]LOTMAN,JURI&USPENSKY,B A.On the Semiotic Mechanism of Culture[J]. New York History,1978.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武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王景明.从跨文化角度看异化翻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