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09-06-21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青贮玉米日常管理高产

张 涛 李 玲

摘要从选地、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青贮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实际生产。

关键词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S5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98-01

1土壤条件

选择有滴灌设施且土层深厚、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盐碱化低的地块。土地耕深达到25cm以上。耕深一致,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非绿肥地耕翻前要基施优质厩肥30~45t/hm2。秋耕冬灌,灌水均匀,渗透一致,早春进行耙耱保墒,整平待播。施尿素675~750kg/hm2、磷酸二铵225~300kg/hm2,肥料要深施,氮肥的30%及磷肥的80%作基肥全层深施,剩余的可以随水施入。

2播前准备

(1)种子处理。选用2级以上良种,纯度在96%以上,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3%。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无虫蛀,无破损。种子须经种衣剂包衣。苗期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区选择含有杀虫剂的种衣剂。未进行包衣的种子用50%辛硫磷乳剂,按种子量的0.25%加少量水拌种,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用25%粉锈宁按用种量的0.4%拌种或用0.5%的硫酸铜拌种防治黑粉病。

(2)土地处理。播前选用50%乙草胺1.50~2.25kg/hm2或禾耐斯1.2~1.8kg/hm2进行土表喷雾,喷后立即对角耙地混土:或在杂草三叶期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3.00~3.75kg/hm2,进行叶面喷雾,可消灭稗、藜等多种杂草;或用70%二甲四氯钠盐1.2~1.5kg/hm2,在玉米三叶期喷雾,防除藜、田旋花等多种双子叶杂草。耙地要精细,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施足底肥。

(3)机具准备。采用精量点播机,调好播量、株行距及划行器,谨防断条。调试好毛管之间的距离,把毛管通过的地方打磨光滑,防止有毛刺扎破毛管,使播种机呈待播状态。

3播种

适期播种,严格提高播种质量,达到一播全苗。当5一10cm土层温度达到10~12℃时及时播种。新饲玉10号、11号播量52.5kg/hm2,精量播种在37.5kg/hm2。采用等行距60cm或(60+40)cm宽窄行方式播种。地管带按90cm等距离配置。播种质量要求:播深5~6cm,要求播行端直,接行准确,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严密。

4田间管理

(1)中耕。显行后及时中耕除草,机力中耕深度15cm左右,护苗带6~8cm,确保中耕质量,严防埋苗,严禁铲苗。

(2)定苗。3~5叶时定苗,留苗8.25~0.75万株/hm2;留苗要均匀,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病留健。要挖出生长点,定苗时结合株间松土,消灭杂草。

(3)防虫。在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的基础上,应及时调查地老虎发生动态并早预防。可采用糖浆盆诱杀成虫。或50%辛硫磷按种子量0.25%拌种,消灭幼虫。若田间大量发生虫害时可撒毒饵,或用1:1的敌百虫和敌敌畏加水1000~2000倍液灌根。若田间仍出现地老虎幼虫,可在5月下旬用菊酯类农药连喷2次,间隔时间5~7d。孕稳期要防止玉米螟的为害,一般年份受害率达30%~40%。因此,必须加强防治,用3%呋喃丹30kg/hm2加75kg细沙拌匀灌心,效果最好。在抽雄开花至灌浆成熟期间,田间小气候易引起叶蝉、红蜘蛛的为害,由于其为害中下部叶片,导致叶片失绿干枯。减弱光合作用,影响灌浆,因此要重视防治。有条件的可用50%久效磷1.2kg/hm2。对水用飞机喷雾。

(4)施肥灌水。定苗后结合中耕施肥,施75~150kg/hm2尿素和磷酸二铵75kg/hm2,促进拔节孕穗形成。主茎展开6叶时灌头水,随水施尿素120~150kg/hm2,头水后10~12d紧跟第2水,结合第2水,施尿素150kg/hm2,进行水肥齐攻,以加速穗分化进程。以后每隔7~10d进行滴灌1次。全生育期灌水4~6次,要随水带肥。严格灌水质量,做到不淹不漏,以保持田间良好湿润状况,特别是后期灌水既要满足需要,又要严防过量,以利于增强根系活力。灌水过多,特别是积水,容易导致根系窒息死亡,引起早衰影响产量。

5收获

据试验,青贮玉米新饲玉10号的株高至抽雄后13d基本定型,茎粗在抽雄后10d不再增加。单株鲜重以抽雄后20d达到最大值,单株干重在抽雄后30d为最高。青贮玉米最高生物学产量以抽雄后20d为最高。此时玉米的株高、茎粗定型,为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旺盛阶段,体内含水量充足,因此单株鲜重最高。如过早收割,由于玉米营养生长量不足而产量不高;如推迟收割期,则由于绿色素的减少、水分的蒸发等因素而导致鲜重下降。一般在抽雄后30d为最佳收割期,此时玉米正处于乳熟末期、蜡熟初期。此外。还必须注意提高收割质量,才能确保调制成优质的青贮饲料。青贮玉米的收割部位应是茎基部距地面10cm处。因为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坚硬,易损坏切碎机的刀具,同时即使青贮发酵后家畜也不食用。适当提高收割部分还可以防止植株带泥、水等杂质。对收割下的青贮玉米应及时运到加工地点,尽可能做到当天收割当天加工贮藏。如遇雨天应停止收割,以确保青贮质量。

猜你喜欢

青贮玉米日常管理高产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复种青贮玉米不同播种期试验研究
大型冷库日常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微积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江汉平原“小麦+双季青贮玉米”种植模式研究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