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探讨

2009-06-20李利平

计算机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研室对策管理

李利平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10-0063-03

摘要:本文根據我院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不足,并提出了改变教学现状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教研室;实训中心;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笔者今年有幸负责了物流专业的毕业设计全过程,并参与了基础教育系列课程如VF、VB、C语言课程及专业课SQL Server的全校统考阅卷工作,但设计过程与阅卷结果使从事多年基础教学的教师们感到震惊:也许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用“失败”两字来形容。

毕业设计过程要求学生在资料收集与处理、论文的排版阶段将获取的信息加以加工。而很多学生对网页资料的处理要么直接另存为HTML文件,要么直接粘贴在Word的文档里,甚至把30多篇资料以30多个附件一次发到指导教师的邮箱中要求其审阅资料的收集情况,这种不规范的资料处理与传递方式大大影响了设计与指导的效率。论文排版也不符合要求,导致论文迟迟未能按时打印装订。

再看VF、VB、C语言课程的考试成绩,VF最差记录为一个17人的班只有6人通过;VB一个40人的班有19人不及格,这还是在加了平时成绩30分的结果;C语言是本科班开设的课程,虽基本都通过考试,但大部分学生的卷面成绩也在60分左右。

面对上述的教学效果,老师们感到“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学生也在感叹“毕业设计的两个月学到的似乎比3年来学到的东西还多”。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2教学现状分析

2.1学生学习

2.1.1学习目的不明确

与前几年相比,计算机教学基础设施要完善的多,以我校来看,新增计算机600多台,网络直通宿舍,每个宿舍的个人电脑也不少于2、3台,邻近学校的网吧也是开了一家又一家,学校也成立了专门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但因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不及从前。

(1) 为考试而学习:计算机考试效果,虽然从卷面总体上看,本科要好一些,但从主要失分情况看,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都集中在分值比较大的编程题,区别只不过是一个连抄都抄错了,一个死记硬背没有记全而已,都未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思想。

(2) 为毕业而买证:05年以前的计算机二级考试与英语四、六级考试并驾齐驱,而现在几乎没有几个学生愿意报考了。以前认真学习编程考个二级证书也许对就业有所帮助,而现在本专业的资格证更热门,即使学校要求毕业时有个计算机证,学生也只愿意报名参加一个OSTA等诸如此类的培训班,交钱就很容易通过,很少再想报考既要花100元的报名费100元的资料费和无数的时间学习也未必能通过的二级。

2.1.2学习主动性差

随着高校扩招与重修收费取消后,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风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主要表现在:

(1) 上课时到课率低:为此很多老师不得不点名,但120人的合班课点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2) 课堂秩序差:听音乐,看小说,玩手机的大有人在;

(3) 考试纪律差:考前集体要求老师划重点、讲原题,考场上小抄夹带满地是,考后到处托人找关系,要不干脆空白卷一直耗到毕业前的补考。老师们迫于无奈,从考前串讲到勾重点,到出复习资料(大部分为考试题)、讲原题,最后可能还要把平时成绩提高到40分才勉强使成绩单能看得过去。

2.2教师讲授

2.2.1师资不足,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现在的计算机基础课每一届学生同时开设,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所以不得不启用许多刚大学毕业的新老师,或聘用已担任其他职务的非专职教师,致使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1) 讲授一刀切:许多老师不主动了解学生的总体水平,上机课时要么从不演示,要么一个小时演示完毕,不亲自指导,全部交由学生自己练习,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2) 考试未能体现教学效果:初次讲授课程的老师,很多知识点自己可能还不大清楚,就马马虎虎混过一个学期,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加上平时成绩也就勉强通过。笔者所代的一个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才知道自己居然连EXCEL和PPT都还没有学过,一问原因授课教师病休该课程就停上了,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时该班学生也大都顺利通过。

(3) 兼职教师授课时间无保证:而担任一定行政职务的教师,有时连基本的课时都无法保证。我校承担VF语言课的一个副主任因公务繁忙,等课程要结束时才发现自己还有12个课时未上,而课程设计、期末考试就在眼前,只好匆忙结束。

(4) 考试形式单一:因学生人数多,无论从机房还是老师都不愿采用上机测试。VF、VB和C等语言课考试还是统一采用笔试,老师画重点,学生背背抄抄,一门课也就算完成了,即使个别班想采取机试,还需提前向系部、教务处申请报批,手续繁琐。

2.2.2教学管理制度不合理,老师上课缺乏主动性

我校按职称规定了工作量的上下限,助教300(工作量),讲师500(工作量),最高不超过750(工作量)。工作量已满的不愿意多代,不满的要代六七个班才勉强凑够。学校规定,重复课的工作量要乘以0.8的系数。所以很多老师上课就是为了凑“工作量”,至于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如何才能学好,很少考虑。比起单纯在教室授课,上机课需要教师付出更多时间进行个别指导,但由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合理,使老师尤其是连上4个小时80个人合班课的上机课上通常是放任学生。

2.3教研室管理

2.3.1教研室管理水平低,教研活动未展开

我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成立于2005年底,目前只有5人组成,要承担全校每届2500多人的计算机基础、VB、C、VF等语言课的教学任务,就需临时从其他专业或部门抽调老师,这使得教研室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难度很大,教研室活动实际成了教研室主任一个人的事情,能负责好学期初授课教师的安排、教学任务的分配、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的选订期末考试的组织、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已属不易,根本无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只要每位代课教师能根据教材讲授大部分学生勉强通过考试就可以了,至于这门课学生学的有多大意义,有没有兴趣,什么时候能用得上,如何与相关专业结合,如何才能学好,学后到底能做些什么,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掌握情况,教研室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去执行。

2.3.2教研室任务单一,教学考证不统一

虽然我校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持有一个计算机证书,但到底是什么证书没有明确规定,且证书的考取也大都与本教研室无关,致使的学生们要么盲目报一个培训班要么毕业时花钱买一个,而二级考试由于难度大又缺乏专业培训,报名人数也逐渐萎缩。

教研室承担了VF、VB与C语言课的讲授,但没有自己的机房,也没有把二级考试纳入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对二级考试的内容也不了解,所选教材内容与二级考试的重点不相符,比如VF课程很多都缺SQL一章,而48课时也只能勉强讲完基本知识,C语言有时连指针都来不及讲,这种环境下仅凭学生自学通过率自然很低。

2.4实训中心管理

实训中心负责全校所有计算机上机教学、证书获取等实践教学环节,但目前管理比较混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房管理不善,设备利用率低。目前学校虽拥有10个机房,但除正常的上课和考试外,很少对学生开放练习,即使课后偶尔开放也无专业老师指导,这必然影响大多数没有电脑的学生的对计算机的自学效果。

(2)所发证书不明确,含金量低。虽然学校早在04年前就提出了毕业時的四证换一证的技能证书管理方案,但无论是教务处还是实训中心都未正式公布过四证中的计算机技能证书具体可以是哪些方面证书哪个部门颁发的,除了国家二级证书以外,很少正式组织过证书的获取与考核。一些教师私下收钱办一些含金量低的证书,而所提供的证书很多都已过时,毕业时除了对换取毕业证有用外对就业无任何帮助。一旦学生有了花钱就能买到证的心态必然影响其努力学习的意识。

3思路与对策

为改变目前这种“老师凑合讲,学生应付学”的现状,笔者特提出如下对策。

3.1学生带任务学

既然学生不愿主动学,就必须从制度上形成“必须学”的压力,把学习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系部可考虑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环节讲述中增加本专业计算机的应用情况,未来几年学习中涉及到的计算机及相关课程,毕业时必须获取的计算机证书、证书作用、考核学期与培训时间部门费用等,让学生明白知道自己毕业时计算机操作能力必须达到什么水平,从而主动去学。

3.2老师有目标讲

(1) 授课前明确教学目标

授课前,讲授计算机课程(基础、变成、专业相关的AutoCAD、财会电算化等)的每位教师必须清楚所讲课程目标——培养的是学生哪方面的计算机应能力,什么时候会用到,具体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对应什么样的计算机证书,且应在讲授第一节课时就让学生了解。

(2) 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

作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将每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学,并进行随堂测试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 课后参与考试和考证

课后主要是课程考试与证书获取,教师应大胆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并与相关课程设计相结合,考核的重点应转到操作能力上,同时也应主动参与该课程证书的培训与指导以提高证书获取的通过率。

3.3教研室要起决定性作用

(1) 教研室应制订课程教学任务

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应该上那些计算机课程,学后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如何才能有效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教研室负责人不但要与本教研室成员充分讨论,也应与专业负责人一起探讨,并以教学大纲的形式确定下来,修订要随课程的发展而变,而不是随着教材而变。同时要使课程任务尽可能明确,可考核性强,且要在开课之前召集所有授课教师口头讲解和传达,使老师不再简单的念书和演示。

(2) 教研室应多方选取教师

授课教师除本教研室和专业计算机教师外,还可以从其他各专业中抽取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来承担,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师资,而且可使计算机课程讲授与本专业的学习设计就业等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

(3) 教研室应组织编写教材

经过多年的讲授,很多老师对课程和学生的总体水平都有了一个全面了解,教研室可以组织有经验的代课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水平、各专业有所侧重的教材,使授课更有针对性。

(4) 教研室应改变考核方式

计算机课程考试要尽可能推行全部机试,教研室应组织各位教师建立题库自行开发考试系统,这样一方面可以把考核内容向学生开放提供其自学的环境,另一方面老师通过软件开发培养真正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不是只会念书;同时取消平时成绩由考勤、书面作业等构成的制度,对参加重修的学生也要严格考核,从课程考核上使学生必须学。

(5) 教研室应鼓励教师发展

现在教研室的各个教师忙于应付每学期的课程,使得每个人基础、VF、VB、C都可以代,但没有哪个更为擅长,这样不但影响授课的效果,也影响了个人发展。教研室应要求教师选择自己的课程研究方向,并成立课程小组,专门对某门课的教学方法、教材选用与编写、课程考核等进行研究,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各种研究成果如论文的发表、教材的编写、软件的开发等都为教师职称晋升做准备。

3.4实训中心的服务与支持

作为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改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必须得到实训中心的如下支持:

(1) 取消现存不合理规定,加强机房教学管理

实训中心应协同教务处等部门取消计算机课程乘以0.8重复系数等不合理规定,教学过程的监控的更侧重于学生的评价以及证书获取的通过率等,使老师集中精力上好每一节课;同时加强对机房及相关人员的管理,为计算机课程的上机练习和机试创造条件。

(2) 明确所需证书,进行证书考核管理

实训中心要主动与各系部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共同商订并及时下达各专业学生毕业时所需的计算机证书,同时要对证书的培训与考核进行严格管理,提高其含金量,不能交钱了事,从制度上保证学生们知道要学什么,并且是必须学,还得认真学。

4结束语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对高校学生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起者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培养他们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面对目前令人担忧的现状,教学工作者只有积极转变观念,才能使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阶段[Z/OL]. http://www.tanhaoqiang.com.

[2] 刘垣.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改革刍议[J].计算机教育,2008(12):15-17.

[3] 尹志军.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52-53.

The Discussion on Public Computer-Based Teaching

LI Li-ping

(YangQuan College,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Yangquan 0450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institute, this article has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public computer-based teaching , and analyzed the reason. Finally,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change the status we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public computer-based teach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training center;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教研室对策管理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走进大山里》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