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发展理念下职业意识的培养研究

2009-06-20龙伟忠

职教论坛 2009年14期
关键词:职业意识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在现行的教育下,高校的学生培养工作应该注重学生目标导向的制定,帮助学生进行成长路径设计,并协助学生完成能力和素质的储备。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应树立生涯发展理念,重点关注大学生切实成长,与大学生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和愿望有机融合,通过职业意识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择业观。

关键词:生涯发展理念;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意识;培养

作者简介:龙伟忠(1964-),男,广西岑溪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4-0048-02

生涯发展理念是围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求职择业、创业等内容培育的。通过生涯发展理念,大学生可以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树立职业目标,培养正确的职业意识,从而运用适当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一、当前就业形势下树立生涯发展理念的现实意义

生涯发展理念的实质是学生未来职业理想的确立、职业目标的定位、职业分析过程和职业训练实践的全面展开。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促进人职匹配,有利于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代的生涯发展理念教育发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美国人帕森斯最早提出的职业辅导理论——特质因素论,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以及未来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辅导的最终目标。只有这样,人才能适应工作,并且使个人和社会同时得益。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促进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对社会来说,成功的生涯发展理念教育将使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科学定位,正确认识社会竞争和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就业问题,施展自己的才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把个人发展、组织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个人主观目标与社会客观目标的有机结合、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的高度融合,这正是生涯发展理念教育中的双赢原则和利益最大化原则。

三是能够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定向问题,有效地缓解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能运用职业设计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定向和定位,进行比较科学地勾勒出大学生的将来职业生涯蓝图,最终合理地进行职业取向和自我的成长路径。生涯发展理念教育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还训练学生如何谋职业,如何创事业,如何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四是能够提高毕业生就业数量与质量,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的良性发展。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有个性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的“产品”是大学毕业生,评价办学水平的指标归根结底是毕业生的质量。如果一所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连就业都有困难,必然会办不下去,更不谈可持续发展了。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评价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就业工作不能孤立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之外。因此,侧重于道德与素质的生涯发展理念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的良性发展。

二、生涯发展理念下高校应关注的重点

以生涯发展理念教育为切入点,可以凸现现代高等教育中个性发展的理念,使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变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高校思想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是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成才目标大学生满怀憧憬,渴望成才。生涯发展理念教育迎合了大学生需求,为大学生成才目标的确立、如何成才、成才发展道路的选择等提供了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重视。新时期高校必须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在素质成才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学习、就业、交友、恋爱等一系列问题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人生课题,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往往与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行动方案能够帮助大学生如何行动,帮助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认识自我、消除心理障碍,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转变,既解决了思想问题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三是应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评估是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综合素质测评和教师、父母、同学的评价,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分析、评估、修正。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通过课程的理论教学考核、社会实践考评,主要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择业就业具体问题的能力,它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素质要求相适应,形成从新生入学直至毕业环环相扣的学生职业素质全程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是应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生涯发展理念教育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伴随着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展开,其内容十分丰富。在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的过程中,内容层层深入和循序渐进。例如,大一阶段,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激发学生成才欲望,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规划大学生涯;大二阶段,巩固学生成才意识,培养学生专业兴趣,锻炼其成才素养,培养其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大三阶段,培养学生自觉成才的意识,锻炼学生各种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进一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四阶段,开发学生择业能力,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树立学生感激母校、报效祖国的信心。这些都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生涯发展理念下职业意识培养的重点突破

生涯发展理念应顺应教育环境的变化,凸现教育个性化,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教育的内在动力,改变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应有效融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提高有效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正确世界观和职业理想。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对未来职业的追求、规划、构思时,要做到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责任相结合,把社会需要、国家需要和个人的潜能发挥有机的结合起来,把造福人类与追求自身完美结合起来,自觉把民族利益和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使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詹律的实施,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是通过职业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职业理想、合理的就业目标。要使得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逐渐到位,降低就业期望,珍惜就业机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使得传统产业逐渐被新兴产业所代替,未来的就业已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一生很可能要多次变换职业岗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一次职业选择成功与否来判断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应通过合理流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来发现自我的才能,单位的好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劳动即就业的择业观,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对待就业。

三是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推行以及就业市场的现状,用人单位迫切要求降低用人前期的培养成本,实现零距离上岗。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不仅有相关的理论专业知识,而且能在实践中掌握必备技能的劳动者,而这些也恰恰是现在大学生所缺乏的。因此,高校要加强学生实践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注重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强化高校实践性课程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职业意识培养要渗透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实习中。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把自身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掌握一定技能技巧,也可以提前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将来步入职场储备知识。同时,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利用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是通过职业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涯发展理念教育以心理测试为基础,广泛应用各种心理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和气质对个人未来职业的影响,更好地设定和不断完善职业生涯目标,逐步明确和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路线,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全面开发个人的潜能,树立健康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五是生涯体验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适应能力。生涯发展理念教育透过多元化的周边课程及课外活动,进行体验式的就业辅导与培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职业体验训练鼓励发展个人的才能及更复杂的行为和生活技巧,敢于接受挑战,培养具有领导才能的社会精英和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社会通才。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生涯发展理念教育之中,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六是生涯发展理念教育倡导创新创业,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生涯发展理念教育注重提高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流畅性练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将学业、择业、就业等实例,分步交给学生进行讨论与总结,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主体直接参与思想教育,发挥受教育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受教育的自觉性,强化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廖力.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的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2]周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初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池忠军.论生涯辅导历史演进的教育哲学基础[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9).

[4]杜林致.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建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谢荣国

猜你喜欢

职业意识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党建与就业工作互动共赢模式实践研究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从校门迈进职门的角色转换过程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工作的思考
论辅导员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