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

2009-06-19文兴斌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10期
关键词:披露信息技术

文兴斌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先分析了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在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多样性等方面的局限性,接着探讨了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在技术、内容、时效、需求、成本效益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提出了IT环境下财务信息披露的应对策略,这将对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与应用产生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财务会计信息;披露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0.003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0-0012-03

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而依照会计准则规定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非财务信息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以便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司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和严峻的挑战,基于IT技术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将日益完善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而信息披露则要公开提供这些财务会计信息。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就是以财务报告为主的披露形式,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实时性、真实性,显露出了诸多不足。

1.1信息披露时效性不足

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质量要求就是及时性,因为时机一旦错过,信息的相关性就大大降低。上市公司依据会计准则,一般是定期信息披露,大多集中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滞后期长达半年至1年,忽视了信息的实时性。而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披露,仍倾向于将有利于己的信息及时披露,不利于己的信息延迟披露。

1.2信息披露真实性不足

客观真实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会计目标的基础。有些上市公司出于某种目的,在披露会计信息时,有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实,甚至以造假的方式来虚构利润;还有一些新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股票发行价格,筹集更多的资本,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提供利润预测数,致使其利润预测数与利润实现数差距过大;部分上市公司效益下降,却通过指标技术处理夸大业绩、粉饰报表。不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将严重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同时也干扰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1.3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不足

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中,涉及财务信息多,非财务信息少,而非财务信息同样对信息使用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财务信息而言,不少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公司有利的财务信息过重披露,而对不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和完整。比如: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企业偿债能力、或有负债的具体内容、对资金投放去向、利润构成、一些重大事项等的披露不够充分和完整。

1.4信息披露的多样性不足

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采用手工书面报告为主的形式,借助标准的、通用的3张报表及其附注为载体,向有关管理部门报送,或者通过指定的少数报刊登载的方式和手段,严重限制了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在需求上和使用上的差别。

2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

由于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量普及与应用,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者还是外部相关信息使用者,不管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传递还是报送,都可以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因此,在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

2.1信息披露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

在IT环境下,企业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全面实施ERP系统,财务业务处理高度协同,使数字化管理成为可能。在连接母子公司的高速网络上,实时传送所需的各种数字化财务会计信息、业务信息,为上市公司全面共享、多角化生成、利用相关信息进行辅助管理和决策提供平台。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他们也可通过公网进入指定的网站及时获取充足的相关信息,为正确地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2.2信息披露内容多样化

在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于财务信息,既有年度报告又有中期报告,既有历史信息又有预测信息,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息,既有总括信息又有明细信息,既有实物资产数量信息又有无形资产、信息资产的价值信息,既有公司总体信息又有分部信息,还有公司公告、衍生金融工具、物价变动等信息。对于非财务信息,既有公司背景、发展历程信息,又有公司战略规划、目标、发展前景信息,还有环保、社会责任信息。

2.3信息披露时效及时化

在IT环境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市公司只要把需要披露的信息传送到网站上并及时更新,特别是一些无需独立审计的自愿性披露的信息,以及非财务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的最新财务会计信息,从而增强时效性。

2.4信息披露需求个性化

传统财务信息披露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而提供通用化的财务会计信息供用户使用,信息使用者处于一种被动接收信息状态。在IT环境下,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起与财务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良好交互平台,把自己的需求告诉给企业,企业在提供通用化的、保证客观性、可比性等质量特征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定制适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财务会计信息。

2.5信息披露成本效益化

在IT环境下,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优势,财务会计信息提供者可以把需要披露的信息通过一定方式制作成电子文档,在网站公布,或者电子邮件群发,一次上传多次使用,大大降低传统方式下制作、传输、发布财务会计信息的成本。一旦上传到网站上公开的信息,就立刻被广大范围的用户加以监督,也从一个侧面保证了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而财务信息使用者通过高度共享的网络随时随地、以最低成本获取和使用相关信息。这将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披露的成本,同时通过提高信息的使用率,而使用财务会计信息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2.6信息披露安全风险化

在IT环境下,快捷、高效、实时都是基于一定安全因素保证的。如果失去安全屏障,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必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诸如人为破坏、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非法入侵、系统的漏洞、黑客攻击等,都可能使财务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完整性、可靠性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比传统方式下更大风险的产生。

3IT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应对策略

3.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强化制度约束机制

在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中,制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条款,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明确披露的对象、内容和责任,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在相应的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明确披露信息规范,使信息披露的通用性、差异性、实时性、真实性得到充分体现,并以此指导实务工作。证券监管机构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对虚假信息披露行为给予坚决打击和严肃惩处,同时要发挥好中介机构对披露信息的监督作用。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源头上控制虚假信息的产生。

3.2完善披露内容,提高信息披露的相关性

对于传统方式下,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偏重于有关经营活动的财务会计数据,特别是非经营性信息和反映经营风险程度的信息披露比较少且不够及时,比如:偿债能力、分部信息、社会责任、预测性信息、关联交易等内容,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在IT环境下,要完善披露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在日常披露中,要可以随时发布企业的日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信息,比如即时财务会计信息、重要事件、交易或事项成立或发生时的信息、重大事项公告信息等。除了财务会计信息外,要加大对企业发展战略、市场竞争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的潜在市场等非货币化信息的披露。要针对不同工作性质、专业水平等应用需求层次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按需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对披露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与用户充分交流的实时平台,在线收集、解答、反馈信息披露中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披露信息的有效性。

3.3积极推广信息新技术,改善信息披露方式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条件。在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中,需要不断地利用IT环境下的各项新技术,诸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信息呈报技术等内容。

对信息披露方式,除了传统的以纸张为介质、通过指定报刊进行披露外,要大力提倡使用电子方式进行披露,PDF格式和HTML格式已经比较成熟,要积极学习、借鉴引入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在提供、披露、转换和分析财务报告及信息方面,XBRL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方法,这大大方便了报告,并且对于披露那些投资者和监管者认为有价值的数据显得更加容易。XBRL对有关财务会计信息内容增加标签,一旦数据被加上统一的标签,它们就易于识别并获取。对于提供财务信息的企业来说,运用XBRL可以提高报表编制的效率,因为财务信息一次生成后,就可以转换成各种类型的报告发布,这不仅减少了数据输入错误的风险,而且不需要多次以不同格式输入数据,信息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信息内容,这无疑又降低了公司编制与发布财务报告的成本。

3.4努力培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在IT环境下,财会人员在思想上应树立信息价值观,在角色上将发生改变。他们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处理能力,而且还要具备管理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灵活运用信息新技术的能力。具备分析和利用信息方面良好的基础,懂得怎样收集与决策有关的数据,并能对财务业务领域的大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会计核算中,要按会计规范对基础会计数据进行处理,使之符合软件要求的有序数据;根据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面向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要,主动下载与编制相关信息,提高对企业信息系统和经济资源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应由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共同行动,通过教育、培训和生产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借以推动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良性发展,从而也最大限度地为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美红. Internet网上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趋势展望[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4-30.

[2] 王鑫.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6(12):31-33.

[3] 贾烈,李金顺.关于网络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的构想[J].上海会计,2002(9):39-41.

[4] 刘瑞武.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披露技术探讨[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4):57-59.

[5] 桂良军,丛贵霞.论互联网下会计信息的披露和监管[J].江苏商论,2005(6):115-117.

[6] 徐晟,赵惠芳.我国上市公司网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3-67.

猜你喜欢

披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中小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商业模式披露的必要性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