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Ravitch术治疗小儿漏斗胸32例
2009-06-18任中华丁伟峰雷海郭焰
任中华 丁伟峰 雷 海 郭 焰
[摘要]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Ravitch 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经验。方法:1993年3月~2008年6月采用改良Ravitch 术治疗32例漏斗胸患儿。所有患儿均进行了长期随访,随访资料包括胸廓外形、X线胸片及肺功能等。结果:32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随访6个月~10年,胸廓基本恢复正常形态,精神状态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改良Ravitch 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效果良好。
[关键词] 改良Ravitch术;漏斗胸;小儿
[中图分类号] R655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a)-255-01
我科1993年3月~2008年6月,用改良Ravitch术治疗小儿漏斗胸 3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男 21例,女 11例;年龄 3~13岁。漏斗容积 30~150 ml;漏斗指数 FI≥0.3的9例,0.2≤FI<0.3的23例。全部患儿的胸壁畸形均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大多数患儿身体发育明显次于同年龄健康儿童,活动不能持久,或活动后易发生心悸甚至呼吸困难,并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胸部X线检查:心脏明显左移19例,胸骨向后弯曲形成凹陷,其胸骨至胸椎前缘最短距离为3.5~5.0 cm,平均4.5 cm。心电图示:1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心律不齐,5例有心肌缺血表现。全组所切除之畸形肋软骨病理检查未见异常。
1.2手术方法
全麻,平卧位,行胸骨正中切口,上界达胸骨凹陷上方1.0~2.0 cm,下至剑突。用电刀游离皮下组织及胸大肌,自胸骨向两侧分离胸大肌至肋骨凹陷外1.0~2.0 cm,暴露凹陷畸形的肋软骨,剥离肋软骨骨膜,尽量保留骨膜,切断肋软骨,切除剑突,用手指充分分离胸骨后间隙,以便胸骨上抬及减少胸骨后牵拉,勿戳破胸膜。在胸骨凹陷开始处的前面“V”形切开胸骨前板,保留后板,将胸骨向上抬起使胸骨平直,用 7号丝线纵形缝合胸骨切开处2~3针。依据胸骨上抬高度及肋软骨截骨后对合情况,保持胸廓两侧对称,依次切除凹陷肋软骨,在原凹陷最重处用Kersh针横穿胸骨,然后两边弯成“C”形,担在正常肋软骨上,用肋间肌固定Kersh针,然后分别对合、缝合肋软骨,胸骨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将两侧胸大肌和胸骨对拢缝合,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2结果
全组术后胸廓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围术期无胸廓反常运动,无切口感染,仅 1例在术中损破胸膜,虽经修补,术后摄片仍有气胸,经置闭式引流管术后3 d消失。复查X线侧位胸片示,胸骨至胸椎前缘最短距离为5.5~8.0 cm,较术前平均增加3.5 cm。复查心电图有2例仍有右束支传导阻滞,余者均大致正常。术后1~2年经胸壁小切口取出 Kersh针,随访6个月~10年,患儿体质增强,术前易患感冒、活动后易疲乏等症状得到改善,胸廓外形、外观与健康小孩无明显区别。
3 讨论
3.1 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时机
漏斗胸患儿进行任何形式的物理锻炼和保守治疗都不能自愈,也几乎不会由于生长发育而得到改善。由于凹陷畸形,心肺受压、推移,患儿可出现胸痛、心悸、运动耐量受限及心电图异常等,常导致心肺功能损害[1-2]。漏斗胸引起的左心结构及心脏收缩功能损害,随年龄增加越明显[3-4]。实施矫形术后减轻或消除了凹陷部对心脏的压迫,使心功能得以改善[5]。
手术年龄在 3~5岁最佳,此时肋软骨病高发阶段已过,骨质硬度适合手术矫治,患儿已能很好配合术后护理。胡廷泽等[6]也认为此时期患儿心肺功能损害轻,心理冲击不大,胸廓塑形能力强,而青少年期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大,同时手术范围也较儿童期广泛。
3.2 手术优点及术中操作要点
改良 Ravitch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胸廓稳定性好、不需外部牵引和固定、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恢复快、畸形矫正满意、手术费用低。不足之处是术后1~2年需在局麻下取 Kersh针。
术中要尽量保留肋骨骨膜,充分游离胸骨后间隙。在切除每条过长的肋软骨时,一定要细心测量应切除的长度,以求达到接近正常胸廓的形态。胸骨在第二肋水平“V”形截骨需要保留胸骨后面的骨皮质和骨膜。Kersh针在胸骨前后板之间贯穿胸骨体内,两边均握成“C”环,可保持内固定稳定而不移动。
3.3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常规床旁X线摄片,排除因术中胸膜破损致气胸的可能。因胸骨前后间隙剥离面较大,渗出液较多,需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充分镇痛,雾化吸入,鼓励咳痰,早期应开始让患儿吹气球,以扩张肺部和胸廓。下床活动后逐渐开始作肩胛带区的伸展锻炼,术后短期内勿碰撞胸壁。
3.4 畸形肋软骨病理结果分析
全组32例切除的畸形肋软骨送病理检查,均未发现骨质异常情况,有可能漏斗胸患者胸肋骨畸形的原因与骨质结构本身关系不大。
[参考文献]
[1]刘文英,胡廷泽,韦福康,等.漏斗胸患儿心功能检测的评价[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1,12(2):86-88.
[2]刘文英,袁玉茹,胡廷泽,等.漏斗胸患儿的肺功能检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2,13(4):198-200.
[3]朱琦,金仲和,廖志.漏斗胸患儿的左心改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6):12.
[4]朱雄凯,鲍德国,胡劲.漏斗胸矫治术对改善心功能的作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4,10(2):136.
[5]马文海,王贤书,冯智英,等.胸肋骨 V形截骨内固定治疗先天性漏斗胸12例[J].河北医药,1991,13:164-165.
[6]胡廷泽,韦福康,刘文英,等.小儿漏斗胸的外科治疗[J].中国修复与重建外科杂志,1994,8(4):198-200.
(收稿日期:200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