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呼唤现代型教师

2009-06-18邓飞燕

考试周刊 2009年34期
关键词:我区课堂发展

邓飞燕

摘要: 本文提出我区教师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具备专业素质,更新职业思维。

关键词: 教师专业素质职业思维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将目光集中到了教师身上,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成为社会、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教师不仅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职业,而且是世界各国共有的一种职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这个概念具有普遍性。然而,如果纵向地考察其产生和发展或横向地比较世界各国关于“教师”的内涵,就可以发现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教师”的理解可谓千差万别,几乎没有什么共性。因此,在讨论我区教师的期望、要求和教师教育观念等问题时,必须深入研究当前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我区的社会需求和我区的现实教育环境,尤其是我区教师和教育的现状。

笔者对我区教育现状分析的结果是:我区目前的教育尚未完全走出20世纪初建的“近代型学校”的形态。“近代型”学校带有明显的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按工业化、批量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生产”学生,有统一的目标、课程和教科书;制定统一的课时、教学周和教学进度;按规定执行的教育教学过程。总之,学校的基本任务是知识的传递和为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要来“量身定作”学生。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区的经济处于“三来一补”为主的过渡阶段,工业化进程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并没有完成国民经济完全工业化的转轨,在教育上的开放度也远远不足。所以,在无内在转型需求也无外部冲击的情况下,我区学校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培养人才的方式也还是“一刀切”;学校和学生都缺乏鲜明的个性,等等。

21世纪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吹动了学校的一池春水。与此相应,“现代型”教育的价值不能再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的知识,实现文化的“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现,而是追求为社会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的再生系统。这将使教育的主旨从以传递知识为直接目的转换成以通过包括知识教育在内的各种手段,培养具有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能在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中努力开发自己潜力的人为主要的直接目标。在“近代型”学校,受教育者则被视为知识的继承者,而在“现代型”教育中,受教育者则被视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因此,从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本必将成为我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区的教育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化:一是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二是课程标准化转化为教师真实的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

因为我区教育改革涉及的层面广,所以笔者只从教师自身的转化方面谈谈看法。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承担者,要树立自己的新形象,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利用课堂时间讲好每一堂课,加快我区教育向“现代型教育”转变。那么我区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新形象、讲授什么样的课才能适应“现代型学校”的要求呢?

作为我区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教师,专业素质应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结构。一要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即价值层面上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学生层面上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活动层面上的“双边互动性”、“灵活结构性”、“生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二要有多层复合的、独特的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素质。即教师必须具备当代科学与人文素养,对科学史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科学方法论的理解,有关青少年发展与教育活动相关的教育学科知识与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研究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三要有教育智慧。它是在以上几个方面功底具备时水到渠成综合升华,由教师通过实践探索、积累而形成的专业素养。即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感受、准确判断处于生成与变化的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及新问题的能力,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和决策、调整自己教育行为的魄力,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新,并形成潜意识地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能力。只有具备上述能力的教师才有可能讲好每一堂课。

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算是一堂好课呢?

首先,要做到每节课对学生都有意义。显性上看是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进一步来讲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再进一步的发展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积极的共鸣式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这就要求课堂内容要饱满和扎实。

其次,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效率。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提出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胡锦涛同志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从中国宏观的层面上讲的,目的是使全国人民都能分享到祖国繁荣的成果,这样的经济发展才是真正有效率的。我区的教育也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在重视培养尖子生的同时,努力实现后进生的全面发展。要使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的积极性、使教与学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分享到课堂的愉悦。这样的课才是最充实的、最有效率的。

再次,教师应该充分地备课,这是上好每堂课的必要条件。但是,每一堂课的内容又不应该是完全预设的,而应该在课堂上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想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思想火花的碰撞,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师仅限于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既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又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意境的生成,甚至有妙手偶得的成就感。

最后,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要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我区的小学和幼儿教育中更为多见),公开课前教师准备得很辛苦、学生也被“调教”得很默契,有的学校碰到所谓重要的公开课还要进行事前的多次彩排。其结果是公开课仅仅成了教师的一次简单重复的表演,不出“彩”。当然,课前充分的准备有利于教师将预定的知识表达得清楚、准确和到位,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课堂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一定要有各种思想的碰撞、相应的讨论。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各自生成出许多的新内容。

邹鑫主任在《实施全面创新,大力推进与开发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教育事业》中提到“一般的老师迎着铃声进教室,踏着铃声出课堂;在教材不变、授课年级不变,几乎千篇一律的教材、教案,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使教师养成不思上进、不思变革的随意性、满足感和怠惰情绪……”。这也是邹鑫主任高瞻远瞩地对我区教师更新职业思维的呼吁。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所以,教师即使教同一门课,面对同样的学生,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也不会相同,每一次课都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然时,你能否给予他们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神里悟出他们的愿望?你能否悟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让学生明白他们自己的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与创新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到和谐的欢愉?等等。

我区教师要多思考、多积累和多创新,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在此过程中,师生不只是在教与学,更多的是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获得多方面的满足的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更新思维和教育创新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能很困难,但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我区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持续的提高,教师的胸怀才会变得越来越博大,眼界才会变得更加宽广,教育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邹鑫.实施全面创新大力推进与开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教育事业.在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2月6日.

[2]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行动的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3]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1).

[4]范梅南.教学的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范国睿.“文化生态与教育发展”论纲[J].教育探索,2001,(4).

[6]熊川武.论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态度的转变[J].北京教育,2004,(9).

[7]陆有铨.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猜你喜欢

我区课堂发展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5亿元助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子上大学
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及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我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