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我的地盘我做主”
2009-06-18陈艳
陈 艳
实行新课程以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还是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参与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作为新课程重要环节的作业改革,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成了新课改的薄弱环节,甚至成了新课改中“被人遗忘的角落”,与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极不协调。特别是在语文等学科中,作业更是新课改的“软肋”。因此,新课程中的作业,也要进行改革,同样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实践中,笔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作业自选
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我布置了一道课外探究题:你如何评价刘邦和项羽?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情况,我设计了三种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们选择:第一种,搜集关于刘邦项羽的小故事,并在班级内以故事会的形式讲给大家听,从故事中感性地认识刘邦和项羽,这种形式是为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准备的;第二种,根据文本编写并表演课本剧,通过舞台表现刘项二人的性格特点,这种形式是为中等学生设计的;第三种,广泛搜集整理材料,撰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小论文,雄辩地分析刘项其人,以及对我们做人的启示,这是为学习基础好、写作能力强的学生量身订做的。作业一布置,就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生有的说,我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还能锻炼自己的口才,第一种作业形式适合我;有的说,表演是我的特长,我选第二种形式;还有的说,第三种形式,虽然有难度,但是它能提高我的写作能力,我要尝试写一篇小论文。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注重差异,尊重个体,关注个性,因材施教,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世界因差异而美妙,学生因差别而美丽,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是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天资、性格、智慧、情感等方面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即便是顽皮的、成绩差的、表现不好的学生,他们也都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角、作业的主人。既然学生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考,也有丰富的思想、个性的体验,那么教学和作业为什么非要强调统一、强化一致?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多些选择、多点色彩?又为什么一定要由教师主导一切、安排一切?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而后因人而易、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作业也是如此,学生是作业的主人,正因为他们是主人,教师才应当让作业有针对性,让学生有所选择。只有学生有了选择,学会了选择,才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操作自主
《一道数学题》一文介绍了作者在美国的一次经历。
一天上午,作者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孩打来的电话。这个女孩名叫珍妮,正上小学五年级。原来是她的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周末作业:向三个陌生人讲解一道数学题。作者开玩笑地对珍妮说:“好的,但我数学很糟糕,不一定能听得懂啊。”珍妮却当真了,诚恳地说:“请让我试一试,如果第一次不行,我还可以尝试别的讲法。即使您最后还是不明白也没关系,您就把这当成一次有趣的经历好了!”看来她事先早就准备好台词来应对各种情况,这显然也是作业的一部分。征得作者同意后,珍妮开始一板一眼地讲起课来。这是一道类似“鸡兔同笼”的应用题,只是她用的是在超市买饮料的例子,听起来跟日常生活更接近。在她讲解的过程中,作者故作听不懂,问了好几个问题。珍妮非常耐心,回答得也不错,看样子早有准备。最后作者说听懂了,问她怎么向老师证明作业完成了。她说:“我要写一个报告,详细记录我给每个人打电话的过程。结束之前,我还要问您一个问题,您对我的讲解满意吗?您认为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作者一听,不由得佩服起珍妮的数学老师来,这道作业题有交流,有反馈,设计得全面而实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1]
反思我们的作业,能否像珍妮的数学老师那样,一道数学作业可以包含着如此多的能力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勇气和口才,而且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区别于接受性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思考习惯。而作业,特别是课后作业则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好方式、好载体。因此,教师应当多布置探究作业、少布置机械作业,多布置创新作业、少布置重复作业,多布置个性作业、少布置统一作业。然而,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的作业,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都要遵循个性、创新的原则,都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所学内容的机械照搬、简单重复、变相巩固的传统作业,也许就不能算作真正的作业了。
三、评价协商
在上海市浦东云台中学,考试分数不再一锤定音,而是实行分数协商制。每位学生在考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向老师提出“申诉”,双分协商确定最后成绩。如有的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平时阅读量予以加分考虑,有的英语老师则通过加分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有的数学老师则给学生开设了分数银行,分数如同货币一般可存可取,等等。
考试分数可以让学生参与协商,作业的评价难道就不能协商吗?新课标指出,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实行新课程后,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完成作业的时间,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智能、情感、体验等因素,作业评价时都应考虑这些因素。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这段经历不是封闭、单向和静止的。其实,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是师生双方一起参与,共同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教育中的每一道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是教师的单向活动,都应在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双方互动、交流、商讨和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如果教师把自己定位为和学生平等的协作者、合作者,那教学中还有什么不能让学生参加协商、参与意见呢?
总之,作业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不能让作业成为新课改的薄弱环节,新课程的理念同样要指导着作业,新课改的阳光一样要照耀到作业,新课程的作业同样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能力。在作业过程中,只要让学生做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新课改也许就不再有盲区。
参考文献:
[1]王悦.一道数学题.青年博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