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习题教学方法归纳
2009-06-18杨宇
杨 宇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教师对物理习题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深刻的认识,也比较重视习题教学,但效果却未必理想。究竟怎样的习题教学才能行之有效呢?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突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所谓程序性知识是指回答“怎样去做”的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回答“怎样学”“怎样思考”的知识。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1]
1.1注重解题规范化训练。
解题规范化包括解题格式规范,解答过程条理清楚,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统一,解题过程基本环节的应用,以及解题思路基本模式的应用。[1]下面以物理计算题为例:(1)“解题格式”强调“已知”、“求”、“解”、“答”缺一不可;(2)“解答过程条理清楚”要求“解”时有根有据,首先写出物理公式或原理,紧接着代入数字及单位,最后写出包含数字及单位的结果;(3)“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统一”要求必须用课本上的符号为标准写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如同一题中多个异值异态的同种物理量时,应打角标以示区别;(4)“解题过程基本环节”包括读审题意、寻找物理量间的联系、建立方程求解和检验讨论;(5)“解题思路基本模式”包括顺推思路和逆推思路。
1.2注重策略指导。
解题策略是指主体在解题思维过程中宏观采取的方针原则,是最高层次的解题方法,是对解题途径最一般的概括。中学物理最基本的解题策略有:[1](1)转化策略,把用常规手段不便解决的陌生的、隐晦的、困难的物理问题归结为熟悉的、明朗的、容易的、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2)守恒策略,抓住某个或某些物理量保持始终不变的特点去寻求问题的解决;(3)逆反策略,在沿某一方向思考问题特别困难、希望渺茫时,改从这一方向的对立面去考虑,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4)整体策略,把相互联系的物体或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5)极端策略,遵循题设条件,假设某种变化,并将其变化推向极端状态,从而暴露物理规律,便于主体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2.注重把握题目难度,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例题、习题和试题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都需要学生通过分析具体问题,组织相关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解答。学生经历这一过程,能对“懂”与“不懂”、“对”与“错”形成明确的概念。题目的难度将直接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产生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如果把过难的问题“一步到位”地摆在学生的面前,这些问题不仅不可能“到位”,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难度的把握。[2]
在制定习题教学的目标和选择编订习题时,教师首先必须强化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基础策略的训练,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单后综合、先课本后课外、先封闭后开放的顺序来安排教学。新课练习、单元复习练习、期末复习练习、升学专题复习、竞赛练习等应具有不同的难度、深度和广度,特色分明。教师选择的第二题目只有具有适度的挑战性,对学生思维造成一定的冲击,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也才会有提升。总之,教师要循序渐进,以使学生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3.注重精选巧练题目,力争事半功倍
3.1精选题目。
教师在选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题目要具有典型性,能突出知识的应用,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据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子弹打木块模型题,这类习题考查隔离和整体分析的方法,联系动量和能量的知识,对理解和分析碰撞问题有启示作用。第二,要注意题目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如波动和振动方向的判断、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电学实验的实物连线等学生觉得困难的问题。[3]第三,题目要有启发性,才能活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3.2巧练题目。
教师应尽量采取一题多改、一题多练、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多题归一等形式进行训练。学生经过全方位的思考,不仅能训练求异思维,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知识体系结构。
4.加强习题教学与其他方面的联系
4.1加强与物理实验的联系。
与物理实验相关的题目越来越多,学生在解这类题目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对题目叙述的物理情景不能正确理解,因此也就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对习题教学与物理实验整合途径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整合:利用物理实验,创设习题情景;通过实验,寻找解题的切入口;通过设计实验,深化对物理问题的认识。[4]由此可以看出习题教学和物理实验是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它们整合。
4.2加强与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联系。
物理学科与生活、科技和社会有很强的联系,很多题目也是与生活、科技和社会有关的。信息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它提供了很多与生活、科技和社会信息。要想使学生根据要求快速从中抽出有用信息,教师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就要注重加强与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王建平.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0,(8):64.
[2]蒋沛鸿.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探[J].物理通报,2006,(2):31.
[3]黄培珍.教师要有驾驭物理习题的能力[J].物理教学探讨,2005,(3):44.
[4]倪红飞.习题教学与物理实验的整合[J].物理教学,200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