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底确定,复苏待定

2009-06-17孙健芳李金玉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9期
关键词:降幅消费经济

孙健芳 李金玉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下滑止步、已经见底、开始回暖。走上复苏?对于同样一组的数据,解读角度不同,经济学家得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不同结论。

从数据上,虽然一季度很多经济数据环比趋势都在回暖,但仍无法就此得出中国经济复苏的结论。

好数据,坏数据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2009第一季度GDP增长6.1%。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6%,PPI同比下降4.6%,其环比降幅都在逐月缩小。

其实,在新闻发布会之前,很多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已陆续发布,很多数据都好于预期。

信贷数据是市场最为关心的数据之一,一季度新增信贷额度达到4.58万亿,接近2008年全年4.9万亿信贷总额。

在信贷推动下,3月份货币增长速度继续走高,3月份M2增长25.5%,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同期M1增长17.0%,已经回到1997年以来的平均增速。

同时,企业存款数据也在增加,国金证券宏观研究员王晓辉认为这是经济回暖的信号。

的确,很多资金渗入到实体经济中,相比1-2月份3.8%的工业增加值数据,中国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到8.3%。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1-2月份的26.5%升至1季度的28.8%。

4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进出口数据,3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20.9%、17.1%和25.1%,下降幅度比今年前两个月的同比降幅分别减少6.3、4和9.1个百分点。

消费数据看起来则更为乐观,一季度同比增幅为1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

虽然积极信号成为近期经济数据的主流,但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很理想。

4月13日,财政部公布了2009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下降8.3%;而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幅则达到34.8%。

用电量数据也出现反复,数据显示:国内用电量3月上旬同比增长1.1%,3月中旬同比下降1.4%,3月下旬同比下降2.08%,至4月上旬同比下降了约3%。

数据的拉锯也体现在钢铁业,今年头两个月,钢铁行业价格开始回升,市场都认为需求回暖,之后不少钢厂开始回炉生产,产能迅速释放,最终由于需求不足,钢铁价格重新回调。

另外,民营经济继续在水深火热之中,多数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问题仍旧无法解决,很

多企业虽然开工但是仍旧无法解决产能利用问题。

见底确定,复苏待定

作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更愿意评述经济中的积极变化,他描述这些变化为“两稳”、“两快”、“三高”、“三缩”。

所谓“两稳”,一是工业生产运行企稳,二是农业发展稳定。两“快”则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加快。所谓“三高”分别是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创单季新高、全国乘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和社会信心在提高。最后是“三缩”,其分别是对外贸易出口降幅缩小、财政收入降幅缩小和发电量降幅缩小。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再加上有信心,所以对全年实现8%左右的增长是有信心。”

实际上,对于目前中国经济能否“保八”,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意义并不是很大。“我完全相信中国GDP可以达到8%的水平”,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说,通过投资来短期地弥补出口的下降,拉动GDP,今年下半年甚至会出现8%、9%的增长速度,但问题是能否持续?

姚景源认为,“从6.1%涵盖的内容看,我们经济刺激下滑的态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中国经济是在一个稳步回升的态势。”

“如果经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相当一部分产能过剩被解决,经济就稳住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之前接受采访时说,他依旧担心,“虽然经济是在往上走,但是它横在5%或6%水平上,就很危险,而且横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晓辉也担心经济会再次下探,“由于存货投资减少是一季度经济增速创出新低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未来的存货投资恢复的概率加大,2-3季度经济回暖概率加大,而如果财政刺激力度减弱。第四季度经济可能再次下探。”王晓辉说。

“所以,目前的基础尚不稳固,任务还很艰巨。”李晓超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姚景源也认为,现在这种好迹象、好的苗头,要真正变成一个趋势性,我们还要加大努力。

是否有新经济刺激计划?

如果我们要加大努力,又能如何努力?由此带来对新经济刺激计划的猜想。就此李晓超表示,政府有关部门一直都在密切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其目的就是研究制定应对之策,

“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李晓超说。

李晓超承认,要实现今年经济的较快增长,依靠外需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为今年国际形势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

李晓超强调,目前主要看国内需求,一个是消费,另外一个就是投资。“消费在这两个需求当中相对来说稳定性比较好,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可依靠的力量。”李晓超说。

之前,国内很多经济学家对消费是否持续增长持怀疑态度,如王晓辉认为,1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率比08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但这可能是受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财政刺激的影响所致,一旦财政政策的刺激效果减弱,最终消费将再次回落。

但李晓超表认为消费会保持一个稳定较快的增长,他的理由是:国内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将支撑消费增长。另外,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逐渐扩大,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会相应解除一些群众的后顾之忧。

对于就业,李晓超认为压力很大,“我们人口每年平均增加1500万,这样的人口数量给我们的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就业。”李晓超说,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规划?这十大行业就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人数的30%。我们在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还提出了要稳定对外贸易,多次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预则立,不预则废,宁可把困难想得严重一些,做好各种应对预案。”李晓超最后说。

猜你喜欢

降幅消费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国内消费
2019年6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2019年5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
零售量额降幅环比收窄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消费ABC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