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命教育的发展与对策
2009-06-17蔡蓓
蔡 蓓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现代人承受的各方压力日益增多。由此而致的自杀现象频繁及其行为人低龄化趋势已不容小视。传统生命教育的缺失、行为人生命意识的淡薄不能不说为之重要归因。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起步阶段,本文拟结合典型个案,试从生命教育的含义与发展历程、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必要性进行阐析,提出施行生命教育的对策,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社会重视及学界对生命教育更为深刻和广泛的研究。
【关键词】生命教育 必要性 对策与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生命教育?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背景下人们对生命教育有不同的定义:澳洲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缩略LEC)认为生命教育的基本宗旨是“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这是适应西方社会毒品泛滥、暴力频发、性关系紊乱等情况的一种社会性教育。日本针对大学生的自杀、欺侮、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则明确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敬畏生命的观点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而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生命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自杀、人生意义的缺失以及动物保护等问题提出的,目的是教育青少年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从而实现生命价值,其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方面。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他们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可以说,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整体性发展的教育。纵观生命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生命教育对人生观的深化。人对生活的追求不能只满足于衣食住行,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论,衣食住行只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还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即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智慧及生命的前景。
2.生命教育对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尊重并珍惜生命的价值,培养成熟的伦理思考与判断,尤其是对多元价值观的培养。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因而生命教育实现了自然价值和生命价值的统一。
3.生命教育对知情意行的整合。主要是指注重人格整合及情绪智商的培养,通过对生活的觉察,同理心训练及意志力的磨练,使种种不整合的意识及行为能自觉摆脱矛盾的掌控,进而达到平衡人格的状态。
4.生命教育对多元智慧与生命潜能的发展。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嘉纳(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慧论,他认为人至少有七项基本智慧的存在,它们分别为语言智慧、逻辑―数学智慧、空间智慧、肢体―动觉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及内省智慧。这一理论大大拓展了智慧的内涵,将智慧扩展到了人的情感层面,把情感纳入到理智的结构当中,使之与认知相并列。所以,我们对智慧的理解不应该只指理性,还应该包括情感因素。只有把情感因素纳入智慧之中,才能使情感调节智慧,引导智慧发挥的方向,成为生命的智慧,从而发挥人的生命潜能。
正如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包括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三、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之所以崇高和神圣,也就在于它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所以,只有从生命角度出发的教育才是我们心目当中最神圣的教育。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2.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人们把追求物质财富、科学技术知识作为生活的目标、生命的意义。经济发展了,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我们的精神需求却几乎完全被漠视,忽视了孩子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教育,那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是一切物质的基础,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因此,在我国,生命教育现实意义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生命教育开展和深入迫在眉睫。
3.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当今社会,许多人对生命本身抱着冷漠的态度,苛待和残害生命的现象相当严重,而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生命教育是一种集主体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谐及创造教育于一体的载体。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生命的生长与发育,为了生命的生存、享受与发展,并最终唤醒生命意识,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因此,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四、实施生命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生命教育是终身教育,它以关注生命的存在和提升生命价值为宗旨,不只是引导个体对过去生命历程的反思、对现在生命状态的关注和改善,同时还延伸到个体对未来生命行为的规划。因此,科学而系统地实施生命教育,将有助于促进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我国生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生命教育的推行需注意以下几点:
1.生命教育是认知与体验的结合,因此生命教育首先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有资料显示,很多人自杀的原因就是心理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建构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一些德育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耐挫折能力,磨练意志,并从中学会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共同发展。
2.生命教育要让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决定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使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3.生命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它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案例,领悟生命的可贵,防止重蹈覆辙,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生命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当前开展生命教育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汤元军.论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104-106.
[2]赵允玉.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报,2006,(10):94-95.
[3]任丽平.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4]杨月.我国生命教育面面观[J].中国教师,2005,(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