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市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2009-06-17史先良冯亚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2期
关键词:防治

史先良 冯亚平

摘要总结了济宁市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为害情况,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为济宁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病虫草害;发生;防治;山东济宁

中图分类号S43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157-02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常年种植小麦近40万hm2。小麦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为害严重,是小麦稳产高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搞好小麦病虫害防治,事关粮食安全生产的大局,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济宁市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1.1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济宁市麦田病虫草害发生种类有80多种,若不防治,一般可损失20%以上,严重发生年份可达40%~50%,且对小麦的品质也有严重的影响。每年需要防治的主要病虫草害约20余种、40万hm2次左右,经防治全市可挽回小麦产量3亿kg左右。

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病虫偏重发生频率提高,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随着小麦机收大面积的应用,麦秸高留茬为小麦根病、赤霉病和叶枯病等弱寄生性病害的菌源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小麦根病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对高产优质小麦危害严重;在滨湖涝洼区和稻茬麦田,蚜虫、赤霉病和白粉病发生较重;济宁东部、北部、西部旱作麦田红蜘蛛、蚜虫、地下害虫等发生较重。

小麦病虫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气候变化。平均气温增加,连续暖冬、春季降雨情况各年度变幅较大,有利于病、虫源的越冬、繁殖、扩散。气候的异常波动影响因素将长期存在,小麦病虫的发生也将随气候的波动而发生变动,给有效防治增加了困难。二是小麦品种抗性变化。抗性品种曾经在济宁市小麦病虫害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病虫本身具有变异性,导致主栽品种丧失抗病性。三是其他因素影响小麦病虫发生程度。如优质高产品种的大面积单一推广、高肥水栽培措施、机械化收割和长期连作、种植群体过大等创造了有利于病虫源积累和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条件。部分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投入少,影响了防治效果。

1.2主要杂草危害情况

近年来麦田恶性杂草发生逐年加重。整个北方小麦产区恶性杂草对小麦安全生产均构成了严重威胁。济宁市麦田共发现14科60多种杂草,优势种为播娘蒿、荠菜、猪殃殃以及近年发生蔓延迅速的看麦娘、雀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另外还有麦家公、田旋花、刺儿菜等阔叶杂草。

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繁殖力和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可随人畜、农机具、灌溉水流和未腐熟的有机肥携带而传播,还可随调种进行远距离传播。禾本科杂草自身特性决定了该类杂草一旦定植则很容易扩散蔓延。造成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危害严重的原因,一是耕作方式的改变,如小麦田多以旋耕代替了传统的深耕方式,致使落地的杂草种子集中在浅土层,有利于杂草的萌发危害。近年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为适宜浅层萌发的禾本科恶性杂草提供了适宜的出苗条件。二是杂草优势种群发生了变化。由于长期使用2,4-D丁酯和苯磺隆等除草剂,使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也导致了难以防除的看麦娘、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上升为麦田的主要杂草。三是小麦种子混杂草籽。四是跨区作业收割机械携带杂草传播。五是防除难度大。雀麦、节节麦等恶性杂草与小麦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极其相近,苗期很难识别,容易因“无草”假象出现漏治,而到了容易识别时,一般已是生长后期,错过了防治适期。目前可用于防治节节麦、雀麦等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品种较少,防治成本较高。

2小麦病虫草防控技术

小麦主要病虫的发生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别是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和穗期。因此,控制小麦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大力推广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草技术,抓好秋播苗期、返青拔节期和穗期“三期”综合治理,全面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危害,确保小麦安全优质丰产。一是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指导有效防治。二是加大抗病虫品种推广力度。推广抗病虫品种是解决多种主要病虫危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种植的小麦品种对赤霉病、叶枯病、颖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等多种病害抗性较弱,要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选择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三是加强健身栽培,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草害有机地结合起来,精耕细作,足墒、精量以及适期播种,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科学浇水,减轻多种病虫草的发生。四是加强检疫工作。随着麦种的调运,小麦腥黑穗病在山东省个别地区有发现,要严禁调入和使用带检疫对象的种子。已发病的要更换无病良种,实行统一拌种,统一供种,做好预防工作,实行秋播苗期、返青拔节期和穗期“三期”综合治理。

2.1小麦苗期病虫草防控技术

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草的初发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时期。主要危害有地下害虫、纹枯病、全蚀病、小麦锈病、白粉病等。近年来,部分地区小麦丛矮病、黄矮病和土蝗发生较重;小麦黑穗病在个别地方也有发生。

(1)大力推广农业防治措施。积极推广麦菜套种、麦田种植油菜诱集带等种植方式,可显著减轻麦蚜等害虫危害。同时实施足墒、精量半精量适期播种、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适期划锄除草、科学浇水、铲除周围杂草、耕翻、整地等措施,可减少病毒病的传毒虫源,减轻病害。

(2)选用抗耐病优质小麦良种。当前种植小麦品种对赤霉病、叶枯病、颖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等多种病害抗性较弱,要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推荐选用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

(3)实行药剂处理种子。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种子包衣率,但存在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各地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科学调剂包衣剂种类,必要时,选择对口农药拌种。杀菌剂可选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5%包衣或拌种,杀虫剂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的0.20%包衣或拌种。

(4)开展药剂喷雾防治。灰飞虱密度大的地区,要注意防治。预防小麦丛矮病和条纹叶枯病,在小麦出苗前可用10%吡虫啉150~225g/hm2喷雾防治,未拌种或包衣且地下害虫重的麦田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600~750 mL/hm2喷小麦根基部。土蝗发生严重的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喷雾防治,确保麦苗安全生长。

(5)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小麦三叶期之后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小麦返青期是补充防治时期。其中小麦苗期施药效果最佳,此时杂草已基本出土,杂草组织幼嫩、抗药性弱,气温较高(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上),药剂能充分发挥药效;麦苗覆盖度小,喷洒的药液与杂草接触面大,有利于杂草吸收更多的药剂,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控制麦田草害,对后茬作物影响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麦田化学除草要根据作物及杂草的生育期,兼顾前后茬作物,科学选用对口、有效的除草剂品种。对以猪殃殃、泽漆、繁缕等较难防除的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使它隆)750~900mL/hm2或72% 2,4-D丁酯乳油750mL/hm2或5.8%麦喜悬浮剂150mL/hm2,也可用10%乙酸氟草醚乳油,优点是效果好、成本低,但容易导致小麦叶片发黄,产生药害。对以野燕麦、看麦娘、早熟禾、黑麦草为主的麦田,应用3%世玛450~750mL/hm2或6.9%唑禾灵(骠马)750~900mL/hm2或20%溴苯腈1.50~2.25L/hm2等药剂,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择机进行防除,90~120d除草效果表现明显。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田块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麦蒿、荠菜为主要杂草的麦田,以施用苯磺隆除草剂为主,75%苯磺隆15.0~22.5g/hm2或10%苯磺隆150~225g/hm2,或施用40%快灭灵450~600g/hm2,除草速度较快。

化学除草技术性很强,一是严格掌握用药量、施药时期和用水量,喷雾要均匀周到。在土壤墒情不好,未进行过灌溉的麦田,用水量最好不要少于675kg/hm2。二是小麦拔节后(进入生殖生长期)对药剂十分敏感,应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以防药害。三是极端天气、大风天气、气温过高或寒潮来临时,一般不要用药。四是尽量使用手动喷雾器及扇形雾喷头施药,以保证防效。五是一些残效期长、隐形药害严重的除草剂应慎用或不用,例如氯磺隆、甲磺隆以及含有此类有效成分的复配药剂,在土壤中不易降解,持效期长,在春季麦田使用后易对后茬敏感作物如玉米、黄瓜、花生、十字花科作物等造成药害,应禁止使用。

2.2春季病虫统一防治技术

返青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再次侵染扩展高峰,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为害盛期,是小麦综合防治的第2个关键环节。小麦纹枯病在济宁市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易造成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和千粒重降低,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者达30%~40%。在防治中,存在着轻视返青期的喷雾防治、防治时间偏晚的现象。防治适期要掌握在拔节期纹枯病纵向侵染时喷药,当平均病株率达10%~15%时开始防治。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多菌灵胶悬剂1 125~1 500g/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水750kg/hm2喷雾。小麦根腐病在济宁市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立克秀、烯唑醇、粉锈宁、敌力脱等杀菌剂是目前为止防治小麦根腐病的高效药剂,可拌种或大田喷施。防治麦蜘蛛可用0.9%的虫螨克3 000倍液喷雾防治。

2.3穗期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

穗期是小麦最终形成产量的时期,也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最后的、最关键的一环,是麦蚜、一代粘虫、灰飞虱、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和颖枯病等多种病虫及干热风集中为害盛期。穗期降雨多,特别是花期,赤霉病和颖枯病极易发生,引起小麦减产和穗腐。灰飞虱在稻茬麦田发生严重,为害较大;对旱作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会给下茬玉米、水稻造成严重影响,必须进行有效防治。

(1)防治小麦锈病,要选用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大田喷药要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集中进行围歼防治,切实控制其蔓延。大田病叶率达0.5%~1.0%时,立即进行普治,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50~525g/hm2、25%丙环唑乳油(科惠)120~135g/hm2或20%粉锈宁乳油675~900mL/hm2,并及时查漏补喷。

(2)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关键是抽穗扬花期的天气,降雨及连阴天多时应当及时防控。用80%多菌灵超微粉750g/hm2或40%多菌灵胶悬剂2.25L/hm2对水600kg/hm2,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3)防治穗蚜可用50%辟蚜雾120~150g/hm2或10%吡虫啉药剂150~225g/hm2喷雾防治,兼治灰飞虱;防治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750~1 125mL/hm2喷雾防治;防治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125~1 500g/hm2喷雾防治。如果兼治一代棉铃虫可加入Bt乳剂3.0~3.75 L/hm2或Bt可湿性粉剂750g/hm2。专业化统一防治可根据病虫情况,科学选择农药品种,合理混用,如遇干热风,还可加入叶面微肥同时喷雾。

3参考文献

[1] 俞道兰,邢佑博,田学义,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山东农业科学,1992(5):31-32.

[2] 石明旺,胡锐,武天军,等.河南省小麦纹枯病防治关键时间和关键技术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10):5-7.

[3] 刘明霞.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J].安徽农业,1999(9):27.

[4] 何家泌,宋玉立,张忠山,等.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Ⅰ.小麦白粉病的分布、症状和危害[J].河南农业科学,1998(1):18-19.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