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山区资源开发高山有机稻生产探讨

2009-06-17王立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2期
关键词:生产技术可行性意义

王立志

摘要介绍了利用金寨县山区资源开发有机稻生产的意义、可行性及配套的生产技术,以期提高山区水稻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山区资源;有机稻生产;意义;可行性;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072-02

1高山有机稻生产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兴起了绿色消费热潮,营养、安全、纯天然大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金寨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73%,青山绿水,生态条件优越。利用优美的生态资源优势,开发高山有机稻米,满足市场绿色消费需求,前景十分广阔。由于水稻生产长期以追求高产为目标,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造成稻米的品质下降,而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利用金寨县优越的生态环境,建设高山有机稻米生产基地,生产无污染、纯天然的高山有机大米,能有效地提高稻米的价格,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龙头企业的参与,能提升产业化生产水平,创高山有机大米品牌,使有机大米进入大中城市超市,提高大米价格,更能增加企业效益。

2高山有机稻生产的可行性

2.1区位优势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边陲,大别山北麓,鄂豫皖3省8县(区)结合部。全县总面积3 814km2,其中耕地逾2.27万hm2,山场28.73万hm2,境内有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总蓄水50亿m3。俗称“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境内有800m以上山峰102座,在农业区划上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和丘岗区,其中中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7%,低山区占43%,丘岗区占10%左右。下辖28个乡镇426个行政村,总人口近64.5万人,其中小城镇人口近15.0万人。中山区和低山区均可发展高山有机稻米生产。

2.2气候条件好

金寨县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3.2~15.6℃,≥10℃积温4735.6℃以上,无霜期190~220d,年日照时数2 088h,昼夜温差10℃以上,有利于作物糖分积累,谷物品质较好。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 100~1 500mm。该县为淮河的两条重要干流史河和淠河的发源地,两河流域及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水质达国家三级标准。

2.3交通便利

金寨县虽然地处安徽省西部边陲,但随着合肥至武汉高速公路和沪汉蓉快速铁路的建成通车,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即将形成,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全县通讯设施齐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县95%的乡镇,98%的村庄通了水泥路。

2.4政策优惠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金寨县为振兴老区经济的主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凡外来商贾投资办厂,不仅可以享受国家和省、市所有有关开发建设和科技扶贫的优惠政策,而且进入园区的企业,还可享受到“保姆式”服务,一切手续可委托园区管委会代办,并对合作特殊项目者实行“一事一议,一厂一策”等灵活措施。

2.5生态环境好

金寨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和被誉为“植物王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良好的生态环境抑制了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农作物病虫害轻,使用农药量很少,依山傍水,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有机肥源广。农户常年施用农药、化肥量少,而习惯于施用农家肥。由于境内厂矿少,无工业“三废”污染,加之长期注意环境保护和高山屏障形成的小气候,空气质量始终在国标一级以上,生态优势十分明显。

2.6技术雄厚

全县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78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6人。通过参与、组织和成功实施水稻旱育稀植、白色工程,以及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等综合农业项目,培养了一批个人素质高、业务水平高的农技推广队伍。从2003年开始,组织实施高山有机稻生产,共示范推广高山有机稻2 000 hm2,平均效益达15 000元/hm2以上,较杂交稻增效3 000元/hm2以上,并总结了高山有机米生产配套技术和经验。

3高山有机稻生产的配套技术

3.1基地选择

选择金寨县海拔400m以上、生态条件良好、大气环境质量和灌溉用水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田块相对集中连片、排灌方便、中高产肥力水平的地区建立高山有机稻生产基地。

3.2统一品种

有机稻谷品种的选择,既要注重品种优质化,又要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情况,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品种,目前示范成功的品种有中国香稻、川香优6号等。

3.3统一旱育秧

3.3.1要培育壮秧。“秧好一半稻”,要求全部实行旱育秧。4月5~10日开始浸种,时间2~3d,期间换清水2次,不需要催芽,待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大田用种量为15.0~22.5kg/hm2。

3.3.2培肥苗床。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旱地或菜园地作苗床,最好不选用水田。1hm2大田需净苗床150~195m2(即宽1.3m、长8~10m)。整好苗床,作畦,开好三沟。播前需将壮秧剂均匀撒施在苗床上,要求与表土均匀混合,然后浇透水,再播种子。播后用木板轻镇压后盖细土粪或本田土,插好竹弓,盖好薄膜,四周压紧。

3.3.3做好苗床管理。种子播后7d内为现针期,7d以后进入一叶一心期,要注意膜内温度,防止烧苗。中午可先揭开两头或两边薄膜通风降温,晚上再覆膜。播后3周晴天可揭膜炼苗,晚上再盖膜保温。山区夜晚温度低,不可揭膜太早。苗床遇干旱时只要畦面不开裂一般不需浇水,更不要放水灌苗床。

3.4统一栽插

3.4.1做好清园管理。基地的农田和房前屋后的一切农膜残留、农药废物等一律清理1遍,做好深埋,净化环境。

3.4.2适时移栽,适当密植。有机稻株通常具有株矮、叶淡、穗不足的特点。为争取足穗保产,有机稻在移栽时,要求做到增穴、增苗,确保足穗。要求有机稻移栽穴数比常规稻增加20%。栽30万穴/hm2以上,常规香稻每穴2~3苗,杂交香稻每穴1~2苗。旱育苗一般于35~40d开始移栽。

3.5统一管理

3.5.1肥料管理。有机稻谷生产过程中,要求不使用化肥,只使用有机和生物肥料。基肥:一般施有机肥料600~750 kg/hm2。追肥:在有机稻生长过程中,分3次喷施叶面肥料或微生物肥料,即在分蘖始盛期、孕穗初期、始穗期各喷1次。

3.5.2水分管理。采用浅水栽插,寸水活棵,保水送老用水。即栽后5~7d自然落干后人工除草,晾田2~3d,不用除草剂,再灌浅水促分蘖。栽后20d左右,每穴茎蘖苗达到10株左右时开始排水烤田,采取多次轻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以后保持浅水间歇灌溉。收割前7d左右断水,切忌断水过早,后期断水过早会使米质下降。

3.5.3病虫草管理。有机稻生长过程中,要求不使用化学农药和激素,适当使用一些无污染的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控制病虫草的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病虫害防治:一是要选用抗虫抗病品种;二是要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提高水稻抗性;三是要科学施肥,防止施肥过多旺长贪青造成病虫害发生;四是要应用无污染的“三源”农药防治。如BT、井冈霉素、赤眼峰、天敌蜘蛛、苦生碱等;五是要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或色板诱杀。草害防治注意提前泡田诱草;使用的有机肥一定要腐熟,杜绝草源;科学配置株行距,促其封行压草;推广稻田养鸭或人工除草。

3.6统一收获、收购

90%稻谷籽黄熟时开始收获。要求单收、单打、单晒、单贮。使用机械脱粒,不宜割后堆捂或用石磙碾压。收割后15d完成统一出售。标准为纯度95%以上,水分14%以下,杂质不得高于1%。

3.7产后处理

运输、贮藏上要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品混运、混藏;仓库的消毒、熏蒸处理所用的药剂要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规定。加工上要选用先进的多机组合及专用加工设备。副产品稻草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提倡稻草还田,严禁焚烧,丢弃而污染环境。

4参考文献

[1] 赵晓斌,贾明清,杜永林.有机稻米生产的配套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4(5):20-22.

[2] 蒋祖明,沈培清,陆国平,等.有机稻米生产的技术应用[J]. 中国稻米,2007(1):55-56.

[3] 周剑英.有机稻高产栽培[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4):4.

[4] 吴大付.河南省沿黄稻区有机稻生产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4):43-45.

猜你喜欢

生产技术可行性意义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