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09-06-17杨子芬包锡龙张永宏
杨子芬 包锡龙 张永宏
摘要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了适合大理气候环境的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大力推广该套技术,提高冬马铃薯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冬马铃薯;高产栽培;云南大理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123-01
云南省大理市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灌溉条件好,年均气温15.1℃,1月平均气温8.7℃,无霜期230d,适宜种植冬马铃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理市依托云南省农业厅“冬季农业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种植冬马铃薯,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良种良法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5年全市冬马铃薯平均单产达32.75t/hm2。2008年推广种植659hm2冬马铃薯,平均单产为32.60t/hm2,平均产值达39 114元/hm2,扣除种薯、肥料及农药等的投入12 000元/hm2后,纯收入达27 114元/hm2,比种植蚕豆增加产值13 338元/hm2,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冬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和健薯
选用良种是获得冬马铃薯高产的物质基础,也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为了减少斑潜蝇危害,确保后茬水稻的栽插节令,提高全年周期产量,选择耐斑潜蝇和生育期适中的会-2、ATC53、丽200202、云薯301等无病虫害、无冻伤、健康完整高产薯种作种薯(单薯重50~100g)。种薯较大需切块时,保证每个薯块重30g左右,带1~2个芽眼,切刀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带芽(芽长<0.5cm)播种,若种薯未过休眠期,则提前将种薯置于高温、潮湿、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催芽,促其度过休眠期,然后摊放在散射光下,进行浴光促芽,使其变壮、变绿,确保出苗整齐一致。
2精耕细作,施足底肥
马铃薯属深耕作物,要求有深厚的土层和疏松的土壤。播种前要深翻25cm左右,充分耙细,做到田平土细沟直,一般施腐熟农家肥30t/hm2、复合肥750kg/hm2,撒施于播种沟内活土层上种薯两侧,为马铃薯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肥环境。
3适期播种
为了避开霜冻危害,且不影响后作水稻的栽插节令,大理市冬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时期为12月中下旬至1月上旬。
4合理密植,规范栽培
肥力条件好的田块播种植株矮壮的榆薯CA、ATC53、中甸红等品种,密度可达8.25~9.00万株/hm2,株行距以0.16m×0.70m为宜;若是播种植株繁茂的会-2、丽200202、云薯301等品种,密度则以6.75~7.50万株/hm2为宜,株行距以0.18m×0.80m为佳。中下等肥力田块,密度可适当增加。采用拉线开沟、单株单行垄作栽培。干燥田块应深种厚盖,播种沟深20cm左右,利于保水;若是冷浸田,则应浅种薄盖,播种沟深10~15cm即可,利于升温排水。用锄头挖松作平播种沟后,喷百树得防治地下害虫,再将种薯芽朝上等距置于播种沟内活土层上,浅盖土后施农家肥和复合肥于种薯两侧,再盖土,行向以南北向为佳,薯垄起成半圆型,以增加受光面。
5科学肥水管理
出苗后,根据苗情,结合中耕培土合理追肥。苗期施尿素120kg/hm2或浇1次清粪水提苗。现蕾期是马铃薯块茎形成期,也是对肥水比较敏感的时期,若此时肥水过多,会出现旺长现象。因此,蕾肥必须视长势追施,除长势特差田块外,一般不施氮肥,结合蕾期中耕培土,施硫酸钾225~375 kg/hm2,以满足块茎膨大期需钾量大的生理要求。盛花期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在整个生育期内,视降雨量和土壤墒情灌水2~3次,提倡流水走沟,水至垄高1/2~2/3处为宜。
6抗灾保苗
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天气情况。若有霜冻,苗前期可用沟底提土盖苗,后期可结合中耕除草、培土、灌水保苗,各期均可用稻草、松毛等覆盖苗棵,也可用烟熏,防霜效果均较好。
7及时防治病虫害
大理市的冬马铃薯可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病害发生少,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和潜叶蝇,播种前和出苗后喷百树得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防治虫蚜和潜叶蝇则在利用杀虫灯进行物理防治的基础上,于3月底至5月初危害高峰期及时用乐果、爱福丁等进行化学防治。
8适时收获
5月马铃薯植株停止生长、茎叶自然落黄时,选择晴天适时收获。根据品种的不同用途,在田间分类检装,75g以上的大薯作为商品薯,30~75g的小薯块可作秋种薯,30g以下的小薯及病烂薯作饲料。
9参考文献
[1] 潘海虹,曲淑萍,敖永军,等.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106-107.
[2] 乔奇,张振臣,靳秀兰,等.脱毒马铃薯春作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2(3):38.
[3] 黄欠如,叶川,余喜初,等.丘陵红壤旱地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0(3):22-26.
[4] 解素文,刘志萍.马铃薯大垄高台覆膜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S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