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麦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措施分析
2009-06-17乔锋
乔 锋
摘要分析了稻茬麦低产的原因,介绍了稻茬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解决稻茬麦低产现状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稻茬麦;低产原因;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058-01
南阳市桐柏县地处淮河发源地,属于稻麦轮作区,但长期以来小麦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小麦生产的实践经验,对稻茬麦低产的原因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作以下介绍,以供参考。
1稻茬麦低产原因
(1)前茬作物腾茬晚而集中,整地时间短,不能适期播种。桐柏县的麦茬稻一般在9月上中旬成熟,从收割腾茬到小麦播种只有1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整地质量差,中间拉的时间长,而且这段期间容易发生连阴雨或持续干旱,严重影响到小麦的适期播种。
(2)稻田土物理性状差,整地困难,整地质量差。稻区土壤多属于黄褐色水稻土,在多雨和长期灌水的情况下,土壤淋洗作用强,造成犁底层坚厚,耕层土质粘重、结构差、容量大、孔隙小、通气性差、适耕期短,耕作困难,特别是粘黄土和黄粘土,物理性状特别差,加上腾茬晚,农活集中,劳动强度大,从而造成耕作粗放,整地质量差。
(3)稻茬麦出苗率低,苗期不均衡,根系发育差,后期易早衰。整地质量差造成土壤虚空不实,播种时落种浅,土壤形成漏风土,导致出苗率低。稻茬麦多撒播,容易形成疙瘩苗或缺苗断垄,而且撒播麦田播量大,出苗后群体过大,个体发育差,随着气温的回升和早春分蘖,容易形成春季假旺苗,以致田间郁蔽,病虫害发生较重。稻田土通透性差,苗期小麦根系生长缓慢,入土较浅,且渍害严重,严重影响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易早衰。
(4)地下水位偏高,渍害严重。渍害是稻区小麦低产的主要因素。桐柏县麦播期间,经常发生连阴雨,造成整地困难。常因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耕层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使土壤水、肥、气、热失去平衡,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微生物活动受阻,有机质分解缓慢,影响小麦根系呼吸及养分吸收,往往造成黄叶、死苗、缺苗断垄现象。春季遇雨,常使管理贻误时机,以致杂草丛生,诱发锈病、纹枯病等病害。小麦生长中后期遇雨,使小麦根系长期处于高含水量的土壤中,根系灰暗、活力差,易早衰,上层叶片发黄、短小,根系和叶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和运输,以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小麦茎秆和根系耐涝性降低,往往造成大片麦苗倒伏、青枯,甚至颗粒无收。
2稻茬麦高产栽培措施
(1)轮作倒茬,培肥地力。根据桐柏县多年的生产实践,连续4年以上进行稻麦种植模式,不但生产产量上不去,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尤其是稻田小麦,造成的收益率较低,这也是农民不愿意种植稻茬麦的原因之一。经过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种植模式有小麦-水稻、水稻-油菜、水稻-绿肥3种,这样可以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土壤耕性,进而有利于小麦生产。
(2)精耕细作,提高整地质量。精细整地是一播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础。在前茬水稻黄梢后,要及时起沟排水晾田,水稻收获后,要适时深耕,尽量做到一犁多耙,耙透、耙实、耙匀、耙平,力争做到土碎如面,坚决杜绝表面水平如镜、下面翘空不实的现象。
(3)实行台田化种植,减少渍害。小麦是既怕旱又怕涝的作物,对湿害反映敏感,因此搞好田间排灌工程、降低田间水位、实行台田化种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防涝措施。台田化种植的核心是起好“三沟”即厢沟、腰沟、边沟,同时搞好田外排水系统,做到沟渠配套,起沟的宽度和深度要体现土地利用率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一般厢沟深20cm、腰沟深25cm、边沟深35cm,做到沟沟相通,达到雨过田间无积水。
(4)选择适宜品种,建立合理群体。良种是增产的内因,稻茬麦茬口紧,田间湿度大,易生病虫害,因此,在桐柏县应选择品质好、抗病虫、耐涝、中熟或早熟的弱春性高产品种。一般播种时间在10月上中旬,播量为150~180kg/hm2,若播期推迟,播量可适当增加,最佳播种期每推迟3d,播量增加7.5kg/hm2,以使基本苗维持在270~300万株/hm2之间。
(5)合理运筹肥水,实行平衡增产。实行配方施肥,以目标产量定施肥量,采用足施底肥、重施拔节肥、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的施肥方式。一般产量6 000kg/hm2的麦田应施碳酸氢铵750kg/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或磷酸二氨300~375kg/hm2、硫酸钾150~225kg/hm2,尤其应施硫酸锌15.0~22.5kg/hm2。在田间管理上,应根据稻田小麦缺肥、苗稀的特点,因地制宜,看苗施肥,重施拔节肥,追施尿素112.5~150.0kg/hm2,并结合后期“一喷三防”,再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3kg/hm2和尿素15kg/hm2。
(6)综合防治病虫害。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小麦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
3参考文献
[1] 孙敬东,冯太勤,陈俊才,等.粳稻麦茬留高桩免耕盘抛栽技术[J].中国稻米,2005(5):36.
[2] 白亮.稻茬麦低产原因及对策[J].河南科技(乡村版),2007(9):17.
[3] 王多兰.稻茬麦亩产400kg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2008,29(3):24-27.
[4] 王佳富.沿淮稻茬黄苗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