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2009-06-17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丝带路程教学资源

汤 华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生成性资源的类型,捕捉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1-0110-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生成”正引领着教师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本文就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谈谈笔者的认识。

1 教学资源、生成性资源的概念

教学资源是指能够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人力和物质条件,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中使用的物资、能量和信息。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2 生成性资源的几种类型

2.1偶发型资源

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意外情况是难免的、必然的,教师如果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以变应变、正确处理,那么偶发事件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性资源。例如:笔者在讲授《抛体运动的规律》一节时,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演示,向学生展示了随着水平抛出速度的不断增加,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越远的现象。课件做得非常逼真,学生领悟得很好。但是此时,学生却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当抛出的速度无限大时,落地点在哪里?”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有点措手不及。因为,(1)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并未对这个问题进行准备;(2)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速度不可能达到无限大。此时如果教师简单地以速度不能达到无限大来回答学生,似乎也可以使下面的课堂教学按照预设顺利进行。但是想到后面将要学到的宇宙速度,我便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勇于猜测,“你认为当速度无限大时,落地点在哪里?”并提示联系卫星环绕地球的速度考虑。通过讨论和引导,学生能够逐步认识到速度不可能达到无限大,并初步了解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的概念,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2错误型资源

心理学家盖耶曾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学习中出错的过程是尝试和探索的过程。教师对待错误要有赏识的心态和一双独具的“慧眼”,要把错误看成是由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是搞好学科教学的宝贵财富。

例如:在讲授“位移”一节的课后习题时: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直线朝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不等于零

学生往往错选:选A。错选出A的是由于位移和路程概念区别理解不透彻所致。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这时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偶发性资源,对位移和路程的概念进行重新比较与讲解,不能让类似的错误性资源从手边悄悄地流走,失去了很好的深入教育的时机。

2.3创新型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新的思维。教师不能随意否定而应充分珍惜这些创造性成果,挖掘出学生的亮点资源,并及时将其捕捉放大;要引发学生展开有益的争论,打破被动听讲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方法和思维。

例如,在学习《机械波》一章时,为了探索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凹凸相间的波,实验过程与方法不限。班里有一组同学的做法是:(1)将丝带一端用手指按在桌面上,手持另一端沿水平桌面抖动,在丝带动上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2)在丝带上每隔大约2厘米,用墨水染上一个点,代表丝带上的质点。重复做法(1),观察丝带上的质点,依次被带动着振动起来,振动沿丝带传播开去,在丝带上形成凹凸相间的波,从而探究了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上述步骤简单,易操作,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小实验中的闪光点,鼓励其他学生验证他们的实验,并自己设计出更简洁的实验方案。

2.4疑问型资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疑点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堂教学会增强探究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机械运动时,讨论到自行车是否可以看为质点时,学生又会提出如下问题:①自行车为何要“骑”起来才不会倒下?②自行车带人为何不安全?③骑惯了自行车,为何骑不惯三轮车?④自行车后刹为何比前刹重要?⑤载重车和轻便车有何不同?为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解决这些问题对今后的稳度、摩擦等知识的学习大有帮助。

3 运用生成性资源的策略

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所产生的资源具有不可预测与不可再现的特点,所以教师应注意:精心地预设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性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如下几点:

3.1善于倾听是捕捉生成性资源的前提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话,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想他为什么这么回答?他是怎么想的?是什么问题导致他产生这样的想法?只有学会倾听,及时把握课堂上出现的新信息,才能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这就要求:(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倾听中不打断学生的思路,更多地使用体态语言进行沟通交流。(2)倾听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帮助学生清晰、完整地表达。在倾听时,教师要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与情感律动的节奏,运用善解人意的激励性语言、简单明了的提示性语言、恰当精要的评价性语言。

3.2学会捕捉是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关键

教师要善于捕捉能够对接教材的学习内容,有利于知识技能掌握的信息。课堂上,来自学生的信息有的与教学设计紧密相关,有的间接相关,有的则毫无关系。对此,教师要准确判断,采取不同的措施,或直接引用,或果断抛弃,更多的是巧妙点化,使之与学习内容对接。

3.3学会点化是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的保证

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对捕捉到的各类信息加以整合、重建,促进生成?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点在需要时,化在关键处。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更加强调教师点化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4 运用生成性资源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4.1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在开发生成性资源的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也不再是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劲儿地按预定的教案往下教,而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4.2体现了新课改中对学生探求的重视

“儿童与生俱来有一种探求学习的习惯”, 《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要注重培养儿童学会自行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开发非预设性生成资源的科学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4.3体现了新课改中对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的认识

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开发生成资源的科学课堂教学,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放手,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师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因此课堂展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

以上是笔者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一些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研究如何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在运用中发挥其有效作用,找出生成有效资源的规律,并为今后如何激发生成更多的有效资源提供相关策略。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猜你喜欢

丝带路程教学资源
孩子的智慧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灵动飞舞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多走的路程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白丝带》:纳粹是怎样炼成的?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