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与《达洛卫夫人》
2009-06-17孟佳莹
摘要:本文从哲学角度阐述了小说《达洛卫夫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小说主人公达洛卫夫人自我意识丧失到其恢复这一过程的分析,探索了小说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意义。
关键词:自我存在沉沦向死而生
中图分类号: I 1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1-0047-02
1 引言
《达洛卫夫人》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自从作品问世以来,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早期评论家主要评论作品的意识流创作技巧;七十年代以后,评论家对作品的分析开始呈现出多角度审视的局面:心理传记派从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解读作品;马克思主义从作家的阶级态度入手分析作品;而女性主义则着重探讨作家的女性意识与其在作品中的体现。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诠释作品,探索小说所体现的哲学意义和巨大精神力量。
2 现代文学与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达程度。然而,物质的富足却并没有带来精神的充实。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建立在传统道德观念基础之上的价值体系土崩瓦解。丧失了精神信仰的人们无所依托,心灵呈现出一片“荒原”。现代主义作家对于人类的这种生存状态倾注了深切的关怀,将小说的创作由外部描写转向内部探索,侧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与传统理性哲学截然相反的非理性哲学,因其摒弃传统价值观念的精神与现代派文学的精神相契合,因而成了现代派文学发展的基础。
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既是哲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是文学家关注的问题。存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同时也是一个文学派别,深刻地探讨了人的“存在”这一问题。早期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深入地阐述了这个问题。海德格尔的主要思想有“存在”与“自我意识、 “沉沦”说、“无归属感”以及“向死而生”的命题。
3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及其对达洛卫夫人的描写
海德格尔认为世间万物只有人是存在的,因为只有人才有思想,能够感悟到自己的存在,并对自身生存的状况作出思考。而人又是如何感悟到自己的存在的呢?他认为人都有一种“自我意识”,一个人只有回归到最内在,最深层,最隐蔽的“自我”,才能获得并且感悟到自己的存在。
少女时代的达洛卫夫人是一个热情,敏感,富有浪漫情怀而又渴望自由生活的人。她与开朗大胆的萨利建立了纯洁深厚的友情。她们能够“坐在顶楼上她的卧室内,连续几个小时絮絮而谈。她们讨论生活,讨论如何去改造世界”。她们也曾“早餐前坐在床上读柏拉图的哲学著作,也读莫里斯的文章,还按钟点念雪莱的诗”;(第34页)她投入到与自由不羁的彼得的恋爱之中,有幸福的约会,也有激烈的争吵,他俩在一起“四处逛荡,猎奇探胜,有成堆的理论”,(第155页)他俩“毫不费心便能了解对方的思绪”。(第63页)然而,自从她嫁给了保守党议员理查德之后,便失去了自我,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与家庭塑造之下的达洛维夫人:
……她把时间都消磨殆尽,午宴,晚宴,举办她那些永无休止的宴会,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或者言不由衷,从而使脑子僵化,丧失分辨能力。她会坐在餐桌的首席,煞费心机应酬一个可能对达洛卫有用的家伙——他们对欧洲的琐事都了如指掌——或者,伊丽莎白走进来了,一切又得围绕她转。(第79页)
成为达洛卫夫人的克拉丽莎将她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家庭和丈夫的仕途上,从而越来越远离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犹如一块儿钢铁,经过世俗之锤的不断打磨,终于成为符合规格的零件,嵌入社会价值体系的庞大机器之中。
达洛卫夫人自我意识的丧失过程也恰恰符合海德格尔的“沉沦”说。海德格尔认为,一方面由于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要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和他人的影响。在压力的作用和彼此的影响之下,人的存在逐渐地趋同,从而越来越远离内在的真实自我,最终成为人云亦云的“普通人”。另一方面,人的自我意识之中也存在一种趋同的倾向,因为这种趋同的倾向会使得个人与大众取得一致,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海德格尔把人的这种趋同心理称之为人的“沉沦”。
达洛卫夫人来自中产阶级,她的性格之中有着这一阶级的阶级特性,如她的爱慕虚荣,讲求排场。在选择婚姻伴侣的问题上,她虽然深爱着与自己有着相同之处的彼得,但却最终选择了平庸温和的理查德。这是因为,从外部压力来看,彼得性格不羁,不守成规,生性热爱自由,不符合社会的规范,因而也不能给她带来安稳平静的生活;而墨守成规的理查德却能满足她物质生活的要求。从内部原因来看,她深知彼得不受约束的性格,害怕彼得给她的生活带来变动,害怕与彼得一起生活所要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正是基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她最终放弃了彼得,选择的理查德。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彼得恰恰象征了她内在的真实的自我,因为彼得身上的某些特征也正是她所具有的特质。因此,放弃彼得就意味着放弃了自我,而走向了“沉沦”。
处于“沉沦”之中的达洛卫夫人,虽然从外在看与她所处的社会和阶层和谐一致,但实则并没有得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种内心的空虚使她为时间的流逝而感慨,对年华的老去而怅惘,她感到 “自己能隐身,不被人看见,不为人所知”,觉得“生命的核心一片空虚,宛如空荡荡的小阁楼”。(第11页)她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产生了疑惑,“有了一种空洞之感,好似隔了一层,并非内心真正的感受”。(第177页)
达洛卫夫人的这种空虚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无归属感,即人因为找不到自身存在的意义而觉得自己被抛弃到这个世界上来,无家可归,茫然无助。由于人被这种无归属感所笼罩,感到孤立无援,于是对死亡的畏惧也因此而生。对于死亡,海德格尔提出了 “向死而生”的命题:人与其从生的角度看死,不如从死的角度看生,因为生命有限,死亡不可避免,只有从有死的角度看才更突出有限生存的最高意义。正是由于对死的畏惧才驱使人去寻找明确的人生意义。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当宴会进入高潮,达洛卫夫人正享受无限风光之时,突然传来了赛普黙斯自尽的消息。对于达洛卫夫人来说,这个消息犹如一声轰鸣,令她的心灵为之震动不已,又如一只无形的巨手,将她拉向内在的自我。青年的死讯使她得以从无聊的现实生活中脱离,她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存,开始唤醒沉睡已久的自我;她陷入了对往昔幸福生活的回忆之中,从中寻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她一时间顿悟了生与死,出世与入世,脱俗与媚俗等种种人生奥秘。在种种强烈感情的激荡下,她的自我意识得以归复,人生道路豁然开朗。
4 结语
《达洛卫夫人》是一部有着丰富思想性和深刻哲学性的小
说。小说中所体现的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相吻合的观点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而且也为读者的阅读拓展了更加开阔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曹锦清. 现代西方人生哲学[M].学林出版社,1988.
[2]本文所引用的原文出自孙梁,苏美翻译的《达洛卫夫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孟佳莹(1981-),女,辽宁康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的其它文章
- A Tentative Study of Pynchon and His Works
- Yan Fu’s Thoughts of Translation
- The Study of Three-paragraph Argumentative Writings under Scaffolding Theory
-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Poem-The Moose
- Discourse Power and Translator’s Style
- On Natural Speech’s Role in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