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培”的震后灾区农村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

2009-06-17江世勇张关蓉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11期

江世勇 张关蓉

摘要:师资建设是震后灾区教育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难以得到系统化的培训。通过实施“双培”模式,不仅可以使震后灾区农村教师具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接受系统的专业化培训,也能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岗位上得到快速成长,是高师院校和基础教育双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重建农村师资“双培”模式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1-0039-02

1 引言

5.12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给我省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目前,在国家和援建省市的大力帮助下,灾区大部分学生都将搬进新校园,恢复教学。然而,很多灾区学校位于农村地区,在震前已然存在很多师资建设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设备和教学环境,如何尽快适应教学,发展专业化能力?这将是今后几年来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2007年教育部的一份调查表明,全国还有约30多万教师学历不合格,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其他地区的农村学校,灾区很多农村教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丁俊华、李泽宇,2007),低劣的培训不仅浪费教师的时间,也会损害继续教育事业,导致教师丧失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如何在震后有效提高农村教师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是震后教师继续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基于“双培”的教师发展模式是支援农村教育重建和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着眼于高校与地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解决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迫切问题,同时也为高校学生的实践搭建平台。一方面,通过选派优秀实习生到农村地区(灾区)顶岗实习,置换这些教师到高校重新接受岗位培训,有助于解决当前条件艰苦地区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和培训缺岗的问题。另一方面,“双培”也使师范院校学生获得更具挑战性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师范能力发展和快速成长。本文拟结合当前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和我们开展“双培”的经验,对震后教育重建中的农村教师发展和师范生能力培养进行探讨,以期为震后教育重建提供一些参考。

2 “双培”模式的提出

“双培”模式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和农村教师素质的精神提出的,其根本思路是要实现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推动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双赢。它改变了过去简单、低效和重复的培训模式,将高校的优势与基础教育的需要统一起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当前教师培训面临时间、条件等多重矛盾的情况下,对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培训具有重要意义。一年来,我们实施“双培”模式,利用乐山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的优秀资源和条件,对乐山市和其它一些地震灾区的骨干教师进行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双培”的任务之一是置换农村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讲授”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和设备为基础教育服务成为了现实的需要;而通过整合资源,积极为震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师的成长服务,也是师范院校自身发展和服务地方的一个重要方面。任务之二是开展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2007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其中对实践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既能保障农村教师的培训时间,也使师范毕业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为加强师范实践能力的培养、快速成长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3 顶岗实习的开展

3.1顶岗实习的定位

顶岗实习既是学习任务,也是工作任务。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顶岗实习虽然名为“实习”,但由于完全顶替了在职教师而具有完全的权力和责任。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实习生将独立承担包括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因此任务更重,责任更大。顶岗实习要求实习生在岗位上完全融入角色,以主人翁的态度和责任感适应岗位,一丝不苟地做好备课、上课、辅导与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参与学校的各种相关教学教研活动中来。顶岗实习与普通实习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权力和责任的区分度,教学不只是尝试,而是责任。因此,顶岗实习学生必须全身心投入,虚心学习,通过不断调整、充实来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事情,学到东西,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使教学技能和其他综合素质都迅速提高,为今后缩短职业适应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3.2顶岗实习的实施

顶岗实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首先做好实习的前期工作,包括动员学生、开展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对参培学校的调查,了解中小学对顶岗实习置换教师培训的期望与要求等。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学校的师资非常薄弱,而且不少教师属于“半路出家”,专业不对口,很多教师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停留于表面,难以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而教师们自身也急切地希望得到提高。在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以外语系等为主开展顶岗实习,由学校对这些地区的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为顺利开展顶岗实习,学校提前对学生进行了宣传动员,遴选参与“双培”的学生,严格把关试讲、试教的每一环节,深入中学听课学习,并要求顶岗实习生在思想、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为顶岗实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实习期间学校应加强指导与交流,这也是我们在顶岗实习中所强调的一个重点。由于我们的学生与在职教师按比例被派往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基本上是一个县均派出一至二名经验丰富的驻县教师。驻县教师要配合所在学校,指导与检查实习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实习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巡回指导过程中,驻县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实习生的教学和生活,提供指导,还应积极与当地学校共同探讨教学的实际问题,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的建议,这样既能促进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直接依据。

第三,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各部门必须统筹安排,协调管理,为“双培”服务。顶岗实习应当作为实践能力考核和学分获得的重要依据,学校应当对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各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落实政策和保障,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通过定期到各学校与实习学生交流,给予鼓励与慰问,提供专项资金,对顶岗实习生予以相应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

4 在职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培训

4.1培训的思路

教师培训的根本是专业化发展,而专业化发展最终还是由教师自身来决定,因此我们的任务是“造血”而不仅是“输血”。考虑到参培教师的水平层次不一,可根据“专家指导、自主发展、合作共享”的培训思路,深挖教师发展的内涵,既注重整体培训,也考虑到个体差异,由专家和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对学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学员在专家的引领下结合自己的实际自主发展,合作共享。根据农村教师的具体情况,我们应采取人性化的培训方式,如案例教学、专题研讨、学员论坛、教学观摩等,既有集中培训,也有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培训过程中,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资源全部为教师培训开放,为学员自主学习提供条件。此外,开通专家和学员之间的电子沟通方式,也将极大地推动培训的交互性和积极性。培训的最后阶段是由学员撰写培训论文,就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学习等做出总结并接受培训专家与同行教师的提问,最终获得共同发展。

4.2培训的内容模块

从前期调查来看,大部分教师都需要从教学观念、基础知识和课堂教学技巧等方面进行提高。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式教学进行集中培训,每个模块又由若干课程和实践环节组成。

4.2.1综合知识模块

综合知识模块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所有培训模块中的基础。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地区的教师还存在着知识和学历的严重不足,培训主要针对教师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进行设计,并充分利用学校的省级精品课程和图书馆等资源为培训服务。从我们的经验看,由于采取小班教学,教师与学员以及学员之间都能得到充分交流,该模块的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4.2.2新课程模块

对在职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的一个重点就是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更好地在农村中学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课程改革模块中,学员将在专家的引导下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进行详细学习并进行交流,而课程内容也将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我们也可邀请城区学校的优秀教师与农村教师进行交流,从而使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课程标准的核心以及如何结合校本实际进行教学形成深刻认识。

4.2.3实践能力模块

实践能力模块强调教师对课堂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尤其是对师生角色予以重新定位。培训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教学设施,开展微格教学,组织学员参与学习、试教和评价。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通过零距离走近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师的课堂,对比优秀教师与自我的差异,也能促使学员对教学过程形成新的认识,对教育理念形成实实在在的把握,同时也将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从理论落到实处。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一种专业。实践能力模块更注重发展学员自身的潜力,为专业化成长铺平道路。培训内容必须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重点:教学反思、行动研究以及教育叙事能力等。通过专家对如何开展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和教学叙事进行详细的专题讲座,学员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专业化发展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开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撰写教学叙事,在培训专家的指导下展开行动研究,英语教师能够初步获得专业成长的能力。

4.2.4现代教育技术模块

随着教育重建的推进,大部分农村中学都将拥有全套的现代教育硬件设施,但是很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难以有效操作设施,这是震后灾区教育重建中的一个尖锐矛盾。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帮助农村教师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教育技术的分类,以及如何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进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其次,应当就如何利用PPT、AUTHWARE、FRONTPAGE等软件制作课件、网页,如何利用网络获取资源,以及多媒体授课等进行培训。培训要做到不仅有理论学习,也包括充分的上机操作,从而确保学员掌握基本技术要领,并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

4.2.5教育科研模块

教育科研模块的一个核心就是让农村教师对科研去除神秘化。通过培训,应当让教师明白,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科研;科研可以促进教学,而教学也为科研提供了源泉。科研培训模块应首先通过理论学习让学员学会如何梳理教学经验,如何将经验升华为理论;其次,应围绕如何进行理论综合、实验观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行学习,包括如何使用一些常用统计软件如SPSS、数据库如CNKI、VIP等。在培训过程中,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资源可全部为学员开放,而学员们也必须带着任务阅读相关文献,结合自我经验撰写科研论文。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让老师们参与到科研课题中来,在实践中体会科研的具体操作,从而直接推动农村教师对科研真谛的了解和具体把握,这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

灾后教育教育重建涉及到硬件与软件的重建与更新,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而要有新的提升,一定要有新战略、新举措(龚波、杨熙,2008),这也是灾后教育重建的意义所在。目前我省地震灾区很多教师都面临着教育重建中自我发展的不少问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都存在很多问题,而短期培训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实施“双培”模式,既可以解决灾区教师培训的后顾之忧,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注入活力,也能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提高思想和专业素质开辟道路,这是当前师范院校和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共赢的一条新思路。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实行“双培”,有利于师范学生的快速成长和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实习生和已参培的学员中已形成了良好的反应。当然,“双培”的很多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比如专业知识不足,对中学生的了解不够,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没有完全转变过来等。在培训方面,时间分配的科学性也还不够,培训结束后还需要建立各种渠道的跟踪回访等。对于如何使“双培”模式在震后灾区教师的发展中更有效,对于培训后的教学效果和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进行监控,都是教育重建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参与其中,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和探讨,为震后灾区教育重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俊华,李泽宇.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6).

[2]童世骏. 教育哲学简明读本[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龚波,杨熙. 关于震区灾后教育重建的理性审视[J]. 中国教育学刊,2008,(6):9-12.

作者简介:江世勇(1976-),男,乐山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课程开发的研究。

张关蓉(1977-),女,德阳东汽中学英语组教师,本科,中学一级,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