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整合
2009-06-16魏守涛
魏守涛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才能达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接受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该进行整合,互相补充。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接受式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才能达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接收式学习,都是我们获得有效学习的必要方式。现代社会的创新教育,应该将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接受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该进行整合,互相补充。
一、概念剖析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接受性学习则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形式多数情况下是在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下,以接受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为主的学习。因此,学会“接受学习”是对学生学会学习的最基本要求,是终身学习的起点。
二、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关系剖析
1.互为基础パ生的研究、发现是在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研究易陷入盲目,既浪费时间,研究的效果也不理想。接受式学习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必要的系统的知识经验,为进行有计划的探究活动提供知识基础,能为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解决提供信息材料,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从而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深入进行。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中个体的主体意识的提升和创新精神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2.互相促进
如果从两者在学生学习中的功能来看,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接受学习可获得大量的材料,而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受学习者所获得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的制约。通过接受式学习所获得大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展开。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研究性学习所掌握的技巧和方法,更利于新概念的形成,新知识的掌握。总之,接受式学习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和深入,研究性学习促进接受式学习更高效率地获得知识。
三、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整合策略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
在接受式学习中,我们对所学内容往往是直奔主题。即使复习,其目的也是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而研究性学习方式更能实现知识以外的目标,比如情感的体验,知识的形成,方法的掌握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优势互补。如在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你知道数学家高斯吗?”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纷纷说出高斯在数学上的成就。
教师:“高斯在7岁时,老师出一道题目:1+2+3+4+……100=?其他孩子还在埋头算时,高斯己经说出了答案5050。你知道他是如何这么快就算出答案的吗?
很多学生知道方法:1+l00=2+99=……
教师由此引出研究的问题“你能研究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吗?”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转向了主动地研究,并且数学家的方法也给学生启迪。
2.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研究相结合
如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什么叫“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就一定要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才能使学生理解。甚至于教师要做一个“多米诺骨牌”的实验,才能让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的两步为什么缺一不可。第一块骨牌没有倒下,相当于递推的基础没有,那么对于n∈N命题不可能成立。前一块骨牌倒下后并没有使后一块骨牌倒下,相当于递推的依据没有,那么对于n∈N命题不可能成立。
因此,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自主研究相结合才能有效整合两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或动手操作,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大胆想象,积极思维,充分挖掘潜力,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其个性特长。将兴趣转化为问题,以此作为探究的出发点,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中去。
3.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接受式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动脑思考,动脑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我们在整合时需要保留的。但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里实践的内涵比较丰富,它既包括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自操作实践,形成新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获得新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也包括课外的活动,制作模型、调查研究。学生在掌握了新知识之后,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解斜三角形以后,学生就可以通过相关知识来测量教学楼的高度。首先,学生要动脑设计测量方案;其次,学生要动手进行距离、仰角等数据的测量,然后将所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动脑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增长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更多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较少地进行讨论等合作交流。但研究性学习方式更提倡合作学习,知识的合作有利于思维开阔,合作的发生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现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讨论形式来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小组的合作讨论,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可以使不同观点、不同思维方式得以展现和碰撞。互相探讨和追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但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为前提,如果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就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使得讨论流于表面和肤浅。
参考文献:
[1]李乐,何丽丽.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一个都不能少[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杨以年.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反思[J].科学教育,2008,(3).
[3]黄丽芳.浅论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的内容选择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