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托班宝宝的敏感期
2009-06-16魏红
魏 红
【摘 要】宝宝的许多行为经常会被受传统教育影响的老师、家长误解为固执、任性、自私、没礼貌等。在学习了儿童的敏感期后,笔者对宝宝的种种行为、语言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儿童真的是很伟大,值得我们大人去学习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宝宝,把宝宝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地帮助宝宝在各敏感期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敏感期 尊重 解决办法
很多时候老师会认为宝宝的某些行为是宝宝的脾气性格不好、娇生惯养的结果。通过学习,笔者对托班宝宝们的各种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原来宝宝出现的种种我们大人认为不合逻辑、不合常规的行为,是宝宝的敏感期来到了。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动,在某一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敏感性),并不断重复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并释放出内在的新的生命力,进入下一个敏感期。
一、自我意识敏感期
这一时期宝宝发现了“我”,宝宝开始将自己和别人区分开,将自己和物体区分开。很多时候老师会认为宝宝的行为是自私的表现,因为他们常常说什么东西是“我的”。如果他的东西被人动了,就会非常难过,宝宝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例如,行行早晨入园带了一把剪刀,爸爸说不带剪刀孩子就不来,最近行行每天来园都要带东西,可今天带的有点危险,笔者边说边取下了他手中的剪刀,行行边哭边说:“这是我的,我打你,打死你。”接着小手啪啪地打在了我的脸上,之后我抱紧了行行,他哭得很伤心。过了一会,行行停止了哭声,让我把他领到座位上。我知道行行这些行为是敏感期中的表现,他以为说“打死你”老师就会很快消失、排除,并不是真的要这样,行行的行为与礼貌无关。这一时期老师、家长不要和孩子较劲,这是一个人形成自我的起点。
二、审美敏感期
这一时期宝宝比较关注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出现了物体外在形式的审美。宝宝对物体外在形式要求完美无缺。如果不小心破坏了物体的外在形式或没达到物体外在形式的要求宝宝会发脾气、大哭大闹或者很难过。例如,下午分加餐,今天吃“好吃点”饼干,许多宝宝看到我拿出饼干边举着小手边急着说“我要大的、我要最大的”。当分到琳琳时,他不要并一直看着我,原来圆圆的饼干上缺了一个小口,我赶紧给他换了一块完整的。宝宝对食物要求必须是完整的,之后对用的、玩的都要求完整、完美,这与自私是无关的。这时老师、家长都要对宝宝有耐心,尽量满足宝宝的要求。
三、秩序敏感期
宝宝出生后对周围的环境、环境中的人、物体、物品的摆放等等都认为是固定的,并将这种外在固定的模式和自己内在的秩序感结合在一起。成为宝宝对秩序的要求,当秩序被破坏时宝宝会变的很焦虑、很生气。例如,琪琪喝完水后总是在洗手间不出来,原来她在很认真的整理挂在墙上的毛巾,把小朋友的毛巾一个一个摆好后,又把水杯摆的整整齐齐。再如,上午我在整理宝宝的物品橱,看到一个书包放到了衣服的位置,就顺手把书包归位了。这时只听到“哇”的一声,有宝宝哭了,原来是涵涵,她向我跑来,边哭边举起了手,我不明白怎么回事,涵涵更着急了,又哭又跳地说“包、包”我明白了刚才放的书包是涵涵的,因为早上入园时,涵涵让妈妈把书包和衣服放到了一起,所以这一天他们都是要在一起的。这些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对物品的摆放、自己物品的位置有了强烈的要求。一旦破坏了宝宝的秩序感,宝宝会很痛苦。在秩序敏感期中的宝宝们表现的非常“固执”,而正是这样对秩序的追求,使儿童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家长、老师要耐心等待,过去这一段时期孩子就会好的,家长、老师一定不要强制孩子的行为。
四、模仿敏感期
这一时期,孩子喜欢模仿父母、小朋友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会很认真的模仿。例如,雯雯喜欢和豆豆在一起玩,雯雯当妈妈,豆豆是孩子,雯雯熟练的切菜、炒菜,然后给豆豆喂饭。两个人模仿的非常像。户外活动时雯雯边追豆豆边叫:“老公、老公,等等我”,雯雯妈妈说孩子是从电视剧上学来的。再如,最近一段时间班里宝宝总是爱趴在地上,只要有一个宝宝从椅子上趴到了地上,紧接着会有许多宝宝都趴在了地上。老师和宝宝一起唱儿歌《一只小花狗》每次唱到:“碰到大石头,摔个大跟头。”宝宝们会一个接一个的趴到地上,很高兴。在这一时期让孩子去做、去模仿,没有对与错。
五、执拗敏感期
教育专家认为:这一时期宝宝获得了“我的权利”的认识。他开始将这种认识扩大,如:对人的权利界限的探索,对事物各个方面的探索。例如,楠楠是个爱发脾气的小姑娘,在幼儿园不守规则,小朋友坐好要进行活动时,她会跑去玩玩具;饭前不洗手,午睡后不起床,不穿袜子,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会打小朋友、打老师。再如,晨晨午睡时间,不脱衣服,不脱鞋,不让盖被子,否则会大哭大闹。注意事项:没有很好的办法,要非常小心观察孩子,这一时期比任何时候都“任性”,稍不和心意,又哭又闹。家长要安慰孩子情绪,耐心最重要。
六、语言敏感期
有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宝宝盯着两个讲话的人,呆呆地看着,他不是在听他们说什么,而是再看说话人的嘴。例如,这几天班里许多宝宝总是说“屁屁”这个词。老师教的手指儿歌“一滑滑到草地里”孩子们总说成“一滑滑到草屁里”。孩子们发现语言这样说真好玩。再如,楠楠抢了妍妍带的书,妍妍哭了,我边跟楠楠讲不可以抢小朋友的书,边把书从楠楠的手中取下,楠楠也哭了,边哭边说:“我家有好吃的,不给你吃。”有时楠楠高兴了又会对我说:“我家有好吃的,老师给你吃。”楠楠这段时间总是在重复这几句话。孩子学习语言有自身的规律,成人必须了解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科学的帮助儿童。
笔者认为,孩子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我们所有的大人都应该向孩子学习。他们是语言学家、探索家、艺术家,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宝宝,不要盲目地将宝宝的行为与品质、性格挂钩。了解了宝宝的敏感期后,工作中笔者也觉得轻松了许多,原来宝宝有许多固执、不合逻辑的行为,并不是他不听老师的话或跟老师作对,而是在建构和认知自己。宝宝的任何一个敏感期,老师和家长都要去学习并帮助宝宝得到充分发展,如果老师、家长抑制宝宝敏感期的发展,就会导致宝宝精神方面发展和完成的障碍。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要让儿童的所有敏感期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