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人文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与方法
2009-06-16张永斌
[摘 要]汉语的人文性研究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汉语人文性研究是继承和传播汉语所特有的文化价值和人文传统的需要,是应对教育全球化趋势挑战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研究汉语的人文性,应注重本体研究和关系研究的结合,并兼用解释与描写的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
[关键词]汉语 人文性研究 意义 方法
基金项目:贵州省毕节学院基金项目(2008101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张永斌(1976-),男,仡佬族,贵州大方县人,毕节学院中文系讲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引言
汉语的人文性研究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罗常培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进行了论述;倪文锦指出:“语言(言语)本身,即语言(言语)内蕴的‘人文性汉民族的文化意识。”[1]于根元则认为,语言的人文性即语言在发展变化及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2]申小龙在《汉语人文精神论》中在对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人文主义传统和汉语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建中国文化语言学。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语言人文性的内涵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汉语人文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汉语人文性研究的实践与方法,希望为语言人文性的研究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一、汉语人文性的涵义
语言不只是传统语言学所认为的思维和交际工具,它本身就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根据于根元的解释,语言的人文性即语言在发展变化及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和反映着文化的发展状态,同时,语言也促进着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语言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是对语言本体的,更是对语言应用的。人有了语言,便有了他的精神世界。语言是人的世界,是人类的家园,它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这就是语言的人文性的内涵所在。
作为中国文化语言学全面认同派的代表,申小龙指出,汉语人文性这一命题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含义: [3]
其一,本世纪初诞生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在其特定的文化心态之下,造成了汉语精神和汉语文传统的文化断裂;
其二,汉语与印欧语系相比,具有独特的人文性。西方语言理论及其方法基本上不适合汉语及其文化特征,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学的科学主义是中国语言学的症结所在;
其三,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而不是符号系统或工具;
其四,科学的汉语研究应实现本民族语文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科学的语文规律应具有民族文化的深层通约性;
最后,中国文化语言学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在质态上由描写型向人文性的历史转折,汉语人文精神论否定了长期被视为金科玉律的西方语言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和原理的普遍意义,其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以来因袭致使中国语言学步履艰难的异文化语言理论的影响,从而自由、深入地探讨汉语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显然,他在这里所指的“汉语人文性”涵义已经从语言性质这一对象转而扩大为对具有这一性质的语言所进行的全部研究活动,以及这一研究活动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了。
二、汉语人文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继承和传播汉语所特有的文化价值和人文传统的需要
汉语以其崇高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诉求,承载了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中国读书人别样的思想风貌和审美人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汉语的人文性不仅有利于陶冶读书人会通艺术与人生的审美修养观,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放达乐观的人生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孕育注重人文化成的精神生活观。汉语浓缩、凝聚了古往今来许多最聪明的头脑里所产生的最伟大、最卓绝的灵感和智慧,展现了汉民族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中华文明巅峰上最璀璨的明珠。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更是一部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史。读书人把人文教化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教育也就成为满足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一个自由空间,这使得我国学术传统和思想渊源能够历代薪火相传,保持了高度的繁荣。孔子之所以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保傅制度之所以延续如此之久,教师这一称呼在我国文化中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教化”二字的分量之重和影响之深。教化观念的充盈和弥漫,对于构筑古代社会人文生态的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涵化和习染作用,它对重建现代教育人文生态系统,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应对教育全球化趋势挑战的需要
全球化对教育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集中体现在价值观、文化观与语言观上。我们认为,语言文化教育是应对教育全球化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全球化本质上讲是强势社会、文化及思想力量的全球性扩张,弱势力量会在不对称的对话过程中逐步消解、置换和改造。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如果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明智果断的选择,全球化将更多的意味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丧失,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语言文化教育无可回避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汉语文作为汉民族文化的全息性存在,丰富表达了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全面渗透了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薪火相传着民族文化的精神信念,最终确立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主题。当然,研究汉语的人文性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夜郎自大与固步自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的语言文化教育应以一种包容博大的文化胸襟放眼世界,凭借以慎重检视和细致考察过的语文经典作品汲取强大的精神原动力和民族自信力,来参与这场全球性的文化与思想的现代较量和对撞,凭借五千年灿烂文明所凝结的历史智慧和民族精神以文化挑战者的姿态出场。
(三)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同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构成,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强调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陶冶人性与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唤醒心智与智慧,促进生命成长的文化过程,必须注重和加强文化精神的建构。这是一个全新的课程理念,是语文新课程性质观、价值观和功能观的核心思想和本质所在,是语文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主题。《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好语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语文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把语文教育作为体认民族文化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对汉语的人文性进行研究梳理,只有把握住汉语的人文性内涵才能指导现实的语文教学。
三、汉语人文性研究的方法
(一)注重本体研究和关系研究
邢福义将研究某一事物性质的学科称为本体学科,将研究事物之间关系的学科称为关系学科[4]。汉语的人文性研究不仅要注重汉语本体的研究,还应注重汉语和文化之间的非线形关系。语言终究是人的行为,我们在研究语言时也不得不考虑人的概念系统的形成是基于人是社会网络中的一分子,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世界万物在人脑中的投射,文化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而是由语言的各个层面来呈现的,语言的每个词汇,每个语法结构都隐含着文化的意味,文化通过语言来传承,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可以在语言中觅到踪迹。正如张公瑾所说,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格里姆),应该对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的非线性性质加以研究。[5]文化语言学派创造性地将物理现象中的混沌概念引入语言文化的研究,将“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化为“以关系为中心”,并不关心研究对象“是什么”,而关心它“做什么”。他们坚持语言是一个系统,文化也是一个系统,两个系统之间具有自相似关系,始终处于不断展开和变化之中。他们利用物理学的现象和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跨学科的比较,引入了一系列的概念,如浑沌学中的有序和无序,确定性和随机性,平衡与平衡破缺、分叉、分形、层次自相似性,对初值的敏感性,奇异吸引子等,同时结合系统的特点即整体性,层次性和演变的非线性来考察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兼用解释与描写的方法
在语言的人文性研究中,特别是在文化语言学的研究中,一些学者主要用解释而不是描写的方法。其实,语言人文性的研究,既不能单纯用描写,也不能单纯用解释,而要二者兼用并重。这是因为,强调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语言,那当然要用解释的方法,而从语言的角度去观察文化,那当然要用描写的方法。但语言的人文性是语言与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对语言的人文性作较全面的研究,主要还应站在人的角度,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上而不是但从语言或文化角度去作研究。所以,要解释与描写并重,具体包括观察法、考察法、比较法、归纳法、描写法、解释法、演绎法。除了这些方法之外,研究语言的人文性同样可以引介数学方法、逻辑方法,以及控制论、信息论的许多方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章太、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申小龙,汉语人文精神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0
[4]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5]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