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对“老”认识的差异及根源
2009-06-16许慧洁邵芳申屠玉君
许慧洁 邵 芳 申屠玉君
[摘 要]本文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阐述了中美文化对“老”的认识差异。
[关键词]中美文化 老 儒家学说
任何人在学习英语时都被告知年龄是英美文化的禁忌,在与英美人交谈时,不可问及对方的年龄,否则,将被视为对他或她隐私的触犯。有些中国学者对中国课本中出现的情景对话, 如“How old are you?”感到不解。为什么教材的编撰者也会犯这样的错误?究竟是什么原因值得研究。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问及对方的年龄是拉近彼此距离,对对方在意和关心的一种表示。而在英美文化中怎么就成为了隐私和禁忌,成为不能谈及的话题了呢?究竟是什么造成这种文化差异?
首先,什么是隐私?在法律中规定隐私为公民不希望社会外界知道的一种个人客观情事,这种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愿、不便被他人干预或者是按正常的心理和道德标准而论不便为公众所知晓的情事。为何英美人的年龄不愿他人知晓,不便被他人知晓?什么事情英美人愿意他人知晓,便于被他人知晓呢?
其次,什么是禁忌?禁忌是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而形成的某种禁制。危险和具有惩罚作用是禁忌的两个主要特征。是人们为自身的功利目的而从心理上、言行上采取的自卫措施,是从鬼魂崇拜中产生的。禁忌大致分为原初阶段、次生阶段与转化消亡3个阶段。丧葬禁忌与祭祖是禁忌的原初形态,与鬼魂信仰的联系最直接。次生阶段人们继承了原始时期的鬼魂崇拜所出现的禁忌,将它们制度化、礼仪化,并作出繁琐的规定。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礼仪、节日、行业等,凡认为不吉利的,几乎都在禁忌之例。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近代开始,科学逐渐深入人心,有些禁忌自然消亡、转换。但为何对年龄的禁忌至今犹存?谈了年龄究竟会给多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危险?人们又是出于什么功利目的而采取这样的自卫措施?
而相反中国人认为他人知晓自己的年龄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利或危险。是什么造成这样的文化差异?
美国早期移民依靠自我开拓新大陆和建立新家园,形成美国人的文化---个人主义。其个人主义主要表现为人的充分神性化,强调了个人自由、权利及个性的发挥。从实践层面上看,美国文化的奠基人爱默生提出了自立(Self - reliance) 的观点,自立就是一种独立,自我依靠,自力更生。这一思想在美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助于人们打破当时神学和外国教条的束缚,为建立民族文化,美国人推崇个人主义,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美国梦。美国社会推崇个人竞争。美国人,爱默生更为强调付诸行动,注重现实生活,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让灵魂在每个人的身上得以实现,让每个人都成为活的灵魂,因为只有拥有活的灵魂的人,才是独立自主的人,才是人格完善的人,才是不断创新的人。
在这样的社会中,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而在当人年龄增长尤其是变老时,知识吐故纳新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会保守固执,在美国这个主张不断创新推崇个人竞争的国度,与年轻人所具有的敏锐的思维和洞察力相比处于劣势,因此,谈论年龄成为了禁忌,成为了美国人的隐私。因为年纪大不会给美国人带来竞争上的优势,相反,被人知晓年龄大会带来竞争上的劣势。
而在中国文化中,儒家学说占了统治地位,儒家学说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主张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在中国年龄大的人受到尊重,并被认为是智慧的化身,是经验的集结。年轻人向老长的人拜师学艺,向年长的人讨教,被人是避免走弯路的捷径。听父母的话被看做是孝道。
中国人对老人很孝敬,老人和子孙在一起。而美国是儿童的乐园、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坟场。尽管美国有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老年人在情感上与后代失去联系,感到无助、孤独,享受不到天伦之乐。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子孙满堂,这点很令美国老年人羡慕。
中美两国老人的晚景截然不同,是文化差异使然。许多中国家长心甘情愿地为孩子牺牲一切,因而希望孩子长大后对自己孝顺。美国人则认为,培养孩子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自我牺牲”;孩子的回报不是反哺父母,而是努力使自己成才。
美国《海外校园》杂志曾专门就中美“孝道”的不同展开讨论,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文化趋于依赖子女,美国文化赞同独立;中国文化敬重长者,美国文化提倡平等;中国文化中的孝敬以责任、义务为基础,美国文化的孝敬以自由、尊敬为基础;中国传统社会没有为所有人提供社会福利和服务,而美国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
由于以上社会、历史、经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中美文化对“老”有不同看法。
参考文献
[1]Curran,J. & Gurevitch M。Mass media and society。London: Arnold,2000
[2]Benton,Mike。The Comic Book in America:An Illustrated History。Texas:Taylor
Publishing Company,1989
[3]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