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探讨
2009-06-16苗喜平
苗喜平
[摘 要]预算是企业战略与日常经营的链接,是对一年以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的预测估算,它是对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前谋划,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全面预算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他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来指导现在的实践。科学的预算方案蕴含着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考核依据。研究、探讨和建立适合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全面预算体系,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需要,是广大财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全面预算是一个由各种预算有机联系起来的预算体系,预算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注意营造一种适宜于引发广大员工激情的环境,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效果。
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生产业务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相应的预算包括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等,业务预算是其他预算的基础。现代企业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求得企业的生存、盈利和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职能管理的界限,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在战略目标及战略计划的指导下,注重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 强化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职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的子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趋同,从而使得投资者的战略决策与经营者的管理行为相一致。
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者(或所有者)。投资者(或所有者) 关心的中心是经营成果首先是产品,进而是利润,管理者的管理中心当然与投资者相一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势于多元化,出现了分散的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企业也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分散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关注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不仅关注利润的总额,而且关注利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当然也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 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因此,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产权制度变革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龙头,以产定销的全面预算管理,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企业在实现理财目标的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把市场需求与企业内部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长期在市场上获得最大收益。在市场一定、销售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在对外扩大销售的基础上,企业始终坚持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从而为直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的预算需要严格的执行才能体现它的作用。企业为使全面预算管理机制高效运行,真正做到人尽其事、物尽其用、时尽其效、货畅其流、人得其安。预算管理要采用如下的方法:
(一)树立全员参与意识。由于企业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是由企业不同部门和个人分担的,他们是最熟悉实际情况的。企业要让全体员工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预算管理过程,积极地为预算管理献计献策,这样的预算管理才是最有效的。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通过这种方式倾听员工的意见,让他们提出心中的建议,使员工觉得受重视,从而激励他们参与预算管理。为预算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
(二)适当的授权。通过适当的授权,员工会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并因为拥有了一片可以由自己控制的领域而产生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全面预算管理本身就蕴涵着“权利共享前提下的分权”这一哲学思想。通过事权和财权的下放,监督权和处置权的集中,实现分权与集权的统一,达到“分散权责,集中控制”的目的。因此编制预算时,将有关事权和财权通过制度和责任的细化层层下放到各执行单位,由执行单位掌握,而监督权和处置权则集中于预算管理委员会。一方面可以让总经理“按例外原则”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激励员工更为负责地执行预算,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创造适宜的环境。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列温(Lewin)指出人的行为是个人因素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
(四)严格执行预算,明确各部门及员工的责任,防止扯皮现象的发生,内审部门应该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的客观、公正及独立性。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广泛开展预算管理的全面考核,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预算工作能够得到贯彻执行,主要依赖于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如果预算考核制度还不完善,没有完全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应进一步完善考核问责机制,保障制度的执行力,使预算控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探讨和建立适合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全面预算体系,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需要,是广大财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模式应当刚柔相济,兼收并蓄,既要有严格的制度管理,也要有充满人情味的人本管理,只有做到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用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我们还应该不断研究和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案, 找出一条科学的管理途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余绪缨, 1999, 管理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潘爱香等著, 2001,全面预算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
[3]于增彪等,2001,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体系的新模,会计研究,8
[4]石本仁 ,2002,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会计研究, 4
[5]曹建静, 2005,如何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中国总会计师, 5
[6]刘洁, 2005,科研机构基于价值链的全面预算管理,财务与会计
[7]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 2001,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会计研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