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影响自主创新机制的研究综述

2009-06-16程宣梅任天舟

消费导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影响机制自主创新国际化

程宣梅 任天舟

[摘 要]本文从FDI、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三个方面来讨论国际化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最后对国际化促进自主创新的主要效应作简要总结。

[关键词]国际化 自主创新 影响机制

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增长的主要机制在于对外开放进程中通过国际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技术扩散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本国的创新,而且还需要充分利用他国的先进技术资源,通过技术扩散和技术外溢,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一、FDI对自主创新影响的作用机制

(一)FDI的促进作用机制: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效应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FDI所具有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被认为是FDI促进东道主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来实现。

FDI的直接效应主要体现为FDI的流入,不仅会促进东道国的资本形成,而且还会伴随着技术向东道国的转移。跨国公司作为FDI的投资主体,在东道国进行投资,即成为东道国产业体系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在东道国内进行的生产和研发活动,作为东道国国内经济的一部分,是东道国集成创新的重要体现,并可促进东道国技术水平的提升。

FDI的间接效应是指FDI的技术溢出。Blomstrom(1986)提出了四种溢出途径:第一,示范效应。指由于FDI与东道国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东道国企业通过对新技术、新产品、生产流程的模仿和学习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第二,竞争效应。FDI进入会改变当地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从而促进当地公司进行学习和自身改进以提高效率。第三,人员培训效应。FDI能够提高发展中国家国内的人力资本、改善东道国国内公司的知识诀窍和管理技能等。第四,链接效应。这被视为一种产业间溢出,指FDI与当地企业或客户的交往中,与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发生后向联系以及与销售企业发生前向联系。

(二)FDI的抑制作用机制:技术“挤出”效应

FDI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扩散效应对东道国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很多情况甚至会抑制东道国的自主创新。通常情况下,FDI会通过维持和垄断技术优势、转让非高端技术、抢夺优秀人才等方式阻碍技术溢出,通过技术“挤出”抑制东道国自主创新。

1.技术优势是外商直接投资在全球竞争中获胜的决定性因素,为维持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必然会采取措施(如技术转移限制、独资化、公司内贸易等)对这些技术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泄漏和外溢。一是FDI常常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核心技术对生产性技术的控制及强化低档产品对高档产品的依赖等实现对核心技术的控制。二是FDI业务外包过程中也严格控制核心技术。当市场发育比较完善,内部化优势较低时,特别是有些产品所包含的技术已经相当复杂时,一家企业只要掌握产品技术系统中的某种核心技术,就可拥有该种产品的垄断优势。(李晓钟,张小蒂,2008)

2.FDI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的技术并不一定是高端和核心技术。FDI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组合,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实现技术的跨国转移。根据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产品也有一个相应的生命周期,并由技术的发明地向外逐步扩散。FDI转移的技术一般是成熟技术,在进行技术转移的同时,FDI通过研发活动进行技术的升级换代,而技术的接受方常常是处在FDI价值链的低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转让的技术大都是在投资国已经成熟并趋向淘汰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仍属于相对先进的技术。

3.FDI凭着优厚的薪水和待遇吸引了许多优秀科研人才。一些国有企业在与外商合资的过程中,原有的研发机构被分拆,技术力量大量流失,使东道国一些本已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产业面临着人才流失和技术主导权失控的困境,可能迫使东道国企业放弃已有一定基础的技术开发能力,转而依靠FDI提供的技术,形成对FDI的技术依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阶段性的技术“挤出”效应。

二、进口对自主创新影响的作用机制

进口对自主创新的作用理论是以Grossman和Helpman等人为代表,将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引入南北贸易模型分析国际贸易对技术进步的效应为理论基础,产成品和中间品进口对后进国家自主创新发挥了技术外溢及示范、激励等效应,促进后进国家的自主创新。但是,进口的促进效应也不是必然的,也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下面分两方面论述。

(一)进口促进自主创新的途径

综合国内外文献关于进口对自主创新的影响,进口对自主创新的影响途径有如下方面:

1.进口先进的中间品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技术存量。一国通过进口可获得本国稀缺资本设备,提高国内资本的积累效率。同时,高质量多种类的中间品能增加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进口国不必对新的中间品支付额外的费用,能节省创新的成本和时间,带动技术进步。

2.竞争效应刺激当地厂商的研发创新。由于对国外产品的大量进口,会减少国内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因而进口贸易会间接地刺激当地厂商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由于引进国的市场需求状况、人力资本、生产设备等诸方面可能与技术输出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会刺激引进国企业的二次创新或适应性创新,最终增强进口国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

3.模仿学习促进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模仿活动有利于加快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节约本国稀缺的资本存量,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引入新产品,而由此节约下来的资源可以用于更多的创新活动,以增强进口国的技术创新水平。

4.进口过程的指导加剧技术扩散效应。如果输入商品本身拥有相当技术含量或诀窍,往往伴随进口贸易的是各种形式的技术指导,由此,技术创新会在不同程度上扩散到进口国。

5.宣传展示过程难以避免技术溢出。在贸易的准备阶段,为了便于进口方了解产品的性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商品认知的差异,出口方会在一定限度内展示其产品特性,由此导致技术创新的部分流失,一旦贸易谈判破灭,这种扩散往往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二)阻碍进口促进作用的主要制约条件

虽然进口贸易对促进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进口贸易产生的促进作用会受到一些限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

1.生产新产品或创造新工艺所需的相关必要知识只是部分地包含在产品当中,有时即使通过逆向工程也不能获得全部的技术知识,并且,有些必要的技术知识仅通过使用或观察产品、研究蓝图并不能够获取,多数技术诀窍的获得需要经验的积累或直接向国外学习。

2.国外的研发商和技术所有者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相关技术知识的传播,特别是在其发现进口国同类产品生产商已成为自己潜在的低成本竞争对手时,出于市场份额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通常会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可能降低技术扩散的程度和速度。

3.进口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其质量和成本原因,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技术,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降低了技术扩散的可能性。

三、出口对自主创新影响的作用机制

(一)出口促进自主创新的途径

国际经济学理论表明,通过出口贸易会扩大本国产品的市场范围,从而增加本国创新企业的获利机会,有利于企业更多的R&D活动。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维持并扩大其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本文将影响概括如下:

1.出口贸易利得有助于增加研发投入。对生产者来说,将其创新产品出口到国外扩大了可得到的市场范围,这将增加每个创新者的获利机会。出口贸易带来的收益,会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可用资本,从而使企业有能力加大对R&D活动的投入,加快技术创新速度。

2.国际市场产品要求及技术扩散激励创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客户通常会定制比国内客户更高质量和技术要求的产品。并且,为了得到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国外进口商通常会为其供应商提供相关的产品设计和技术援助,从而产生技术扩散效应。如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就具有引致出口国产业链超前进行技术创新努力的效应。

3.出口市场分摊研发成本,提高研发盈利的预期水平。技术创新的成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失败所遭受的损失,二是成功的创新所需要的固定投资。由于非常高的失败率和巨大的固定成本投入,技术创新实质是高风险投资,较大的市场需求规模,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摊研发成本,为预期技术创新赢利提供可靠的保证。(范红忠,2007)

(二)阻碍出口促进作用的主要制约条件

当然,出口贸易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不是必然的。现实经济中,由于关税、专利保护、各种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知识和技术在国际间的不完全扩散,从而其影响效应更多的是在一国或地区的内部。此时,如果贸易双方在经济规模和长期创新率上存在差异,则国际贸易会暂时加快大国的创新速度,并最终减缓小国的创新率;如果贸易双方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和非熟练劳动力)并专门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贸易开放会导致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创新率趋于下降。

四、国际化对自主创新影响的小结

第一,国际化打开了国际交流的渠道,便利了各国技术信息的传递,增加了技术存量。国际化的发展增加了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本国企业追踪有关技术知识的最新动态,刺激国内的技术创新活动。国际交流渠道的开放会加速东道国的创新速度。

第二,国际化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提高全球范围内研发活动的效率。FDI和国际贸易引发的各国创新者之间的竞争会激励他们不断寻求新的创新机会,从而减少世界范围内研究活动中的重复劳动,提高用于R&D活动资源的生产效率。

第三,国际化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机会。学习模仿活动有利于加快先进技术向落后国家的扩散,促进落后国家的集成创新,而且模仿与创新之间的正向反馈关系,也有助于提高先进国家的长期创新率,并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

第四,国际化有助于改善创新诱导反应机制。国际化并非单纯的经济活动,它是一种融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甚至政治为一体的复杂过程。因此国际化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简单的投资和贸易,还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能改变发展中国家创新主体的内在意识及其内外部的制度环境,从而使其创新诱导的反应机制更加灵敏,最终改善其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国际化从多方面刺激或促进了东道国的自主创新。落后国家通过国际化的不同模式,提高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有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机制的形成,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供某种可能。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国际化的三种模式而言,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国际化在促进一国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可能降低另一国的创新率。国际化对自主创新的作用受技术差距、技术先进国对核心技术的控制程度、东道国配套产业的发展水平、产业集聚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2]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J]经济研究,2007(3)

猜你喜欢

影响机制自主创新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效率评估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城镇化进程影响居民福利的内在机制探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