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2009-06-16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在校生中等职业办学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

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渐加大,国内经济发展有所放缓,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形势严峻。为积极应对危机影响,近期我们对《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05—2010年)》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对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有关情况及建议如

下:

一、在基础能力建设推动下,职业学校培养培训规模大幅增长,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目标是支持1000所縣级职教中心和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培养能力,提高培养质量。目前实施进展顺利,截至2008年底已支持近2000所学校建设,新建和改扩建教学实训设施980万平方米,增加教学实训设备16.5万余台套件。项目总投资约131亿元,其中中央安排投资50亿元,拉动地方投资约81亿元。在《规划》实施推动下,各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招生规模大幅度增长,办学条件得到较好改善,办学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了培养能力

各地通过合理布局、优化资源等措施,以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突破口,把扩大招生规模作为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建成了一批办学功能相对完善,办学质量较高的中等职业学校,明显改善了教学实训设施和设备条件,培养能力显著增强,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8年底,《规划》支持的项目学校校舍面积达到约6000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达到541万多人,比2005年增加约181万人。这批项目学校数量约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13%,在校生规模却占到全国的26%,对同期全国在校生规模增长的贡献达到40%,效益显著。

(二)提高办学质量和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能力

在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特别是县级职教中心办学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实训条件的改善为项目学校的技能培养、科研教学提供了平台,学生实训次数明显增加,技能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项目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趋好,据统计,在已支持的2000余所项目学校中,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的有近1500所,占76%;90—95%之间的占18%。甘肃省中职学校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青海省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96%以上。

(三)促进资源整合,提升了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

基础能力建设带动了部分地区对学校资源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职业教育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偏小、办学条件较差的现状,提高了职业学校辐射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疆兵团突破学校归属部门和类别的界限,把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统一整合为“职业技术学校”,基本形成了每个师集中办好一所中职学校的办学格局。重庆市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调整力度,中等职业学校数由547所整合到302所,缩减了45%,同时从无到有建设了32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山东在全省的44个县和10个农业人口比重大的郊区建设了54所职教中心,在校生达到9.5万人。

(四)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增强了职业教育多渠道筹资能力

在《规划》引导和带动下,各级政府努力加大财政投入,出台政策措施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辽宁省出台了《关于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意见》,建立了职业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河南省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000万元推动《规划》实施。重庆市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办产业实行政策优惠,调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方投资办学积极性,广泛争取国内外职教项目资金,开展银教合作,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建设经费。

(五)推动办学模式创新,增强了“合作办学”能力

《规划》对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开展东西部对口支援、合作办学模式的学校给予了重点支持。这一政策导向推动了项目学校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促进职业教育跨部门、跨地域、跨学校联合办学,形成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四川省有84所中职学校实行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涉及多类专业6万多名学生。辽宁省9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式”培养,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畅通。

(六)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项目学校把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设备,积极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广泛开展再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效益十分突出。新疆兵团有关部门将相关培训安排在项目学校,累计培训职工53.2万人次,职工的职业技能素质明显提高。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广大农牧民的实用技术培训,2008年培训200多万人次。河北省各类职业学校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超过100万人次。

在实施基础能力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也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近几年教学和实训设施持续改善,但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因资金紧张无法同步实施,学生住宿、就餐条件较为落后。二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还无国家建设标准,部分学校基础设施整体建设还相对落后。三是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山西省生师比为27∶1,远高于国家相关要求,学历合格率仅为66.5%,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匮乏,仅占专任教师的20%,师资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中央专项覆盖面有限。如云南全省还有213个学校未能进入《规划》,占全部学校的69%。部分省的一些农村职业学校还未得到支持。

二、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基础能力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但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技能人才仍然严重短缺,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职业学校在发展和改革创新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一)规模迅速扩大与资源紧缺矛盾突出

2005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增长约456万人,年平均增速达29%,但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源并没有同步改善,中职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连续4年下降,2007年比2004年减少了3.4平方米,仅为12.5平方米,远低于国家相关要求。生均仪器设备值和生均图书数也低于2004年水平。目前中职学校资源总量不足,校舍拥挤、实训和后勤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现象十分普遍,办学条件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究其原因也有中职学校数量较多,历史上长期投入不足欠帐较多的问题。虽然2004年以来全国职业教育经费的数额逐步增加,但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投入却呈下降趋势,占全国教育经费比例也从3.7%下降到2006年3%,投入增长跟不上事业规模发展的需要。

(二)办学体制较单一,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2008年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4733所,其中民办学校数量只占19%,而民办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仅仅占招生总量的14.5%。特别是行业企业单独和联合举办职业学校的积极性还未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制定职业学校发展规划、课程标准及投入建设的校企合作机制还不完善。比较单一的办学体制,使职业教育还缺乏投入机制创新的活力。另外,中职学校自筹资金能力较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相应造成贷款偿还能力差,随着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信贷和融资困难。2006年全国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为54.8%,学杂费收入占36.8%,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办学经费只占3.7%,社会集资和捐资占0.3%。职业教育投入不仅总量小且渠道单一,尚未真正形成政府、社会力量、企业、公民个人等共同投入的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

猜你喜欢

在校生中等职业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数说高教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