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
2009-06-15雷治莲
雷治莲
摘要:作文教学可以沟通读、写、听、说的能力训练,需要对各种知识、生活素材、思想情感等进行综合,需要将课内外尝到的知识、能力、观点等灵活运用于作文训练中。
关键词:写作技能 写作能力 写作兴趣 写作习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指出:“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这一认识,高度概括了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训练写作技能,增强写作能力
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是发展和提高又有赖于技能的形成和熟练。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写作技能是为培养写作能力服务的。技能不是天生的,必须经过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写作能力是成功地写作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包含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基本要素。我们必须研究这些基本要素在写作能力这个综合性整体的地位和价值,进而研究如何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
(一)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能源。”观察也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观察可以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观察可以获得灵感,触发写作的内在动机。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就必须观察和感知生活,获得写作素材。学生作文是没话可说,内容不真实、不具体、不生动等问题,主要是缺少全面细致的观察。观察不只是用眼看,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支感知,并且要用心去发现题材,而是一个经常的不断深入的过程。要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的时机和场合。教师应当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二)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法,对事物获得本质认识的能力。作文过程实质上是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认识的思维过程,在作文过程中,观察和感受事物,积累和处理素材,审题和确定主题,构思和组织结构,遣词造句和推敲修改……每一步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互为表里,和观察能力同等重要。思维能力不可能自然形成,需要训练培养。因此,在作文教学的每一项技能训练中,都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联想和想象能力
联想和想象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由眼前事物的触发而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可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也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想象是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联想的继续和深入,想象是比联想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在作文过程中,运用联想,可以把分散的、彼此不连贯的思想片断粘合联结起来,使学生的灵感爆发出火花,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丰富的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思路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活泼、开阔,可以把没有感知过的甚至没有出现的人、事、景、物描述得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可见,联想和想象既为创造性作文所必需,又有发展智力的价值。
(四)、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必备“构件“,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创造能力可表现在许多方面,又有不同层次。培养中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脱离他们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不能要求他们的创造能力同科学家一样。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中学生在作文内容和形式的某些方面不因抄袭别人而产生的新颖独特的成果,都应看作是创造能力的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作文教学中,尤其要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要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遣词造句的过程中,训练定向思维和变向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导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即结构撰写文章及运用语文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能力。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一切文章,其内容和形式,都要靠语言来支撑、充实和装饰,离开语言,就不会有文章写作。语言能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和表达功能。语言是表达最基本的凭借,语言能力是最基本的表达能力。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说,表达既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准确、鲜明、生动的文辞和恰当的表达方式,讲究意新语工,文情并茂。这说要求进行语言训练,掌握语言工具,获得表达能力。首先,要培养学习语言的自觉性。深入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多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向语言大师们学习语言。其次,要培养积累语汇的习惯。在生活中,在读书时,遇到好的词汇和语句,就及时记录整理,这样持之以恒,就会使语言“脱贫致富”。再次,还要多读、多写、多改,加强语感训练,多读,就是充分感受语言;多写,就是频繁运用语言;多改,就是反复加工、锤炼语言。养成充好的语感,写作时就会文从字顺,妙语连珠。
(六)、书写能力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构成篇章的活动,它的最直接的外部活动就是对汉字的书写。汉字书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作文的表达效果。汉字书写不清楚,别人就会看不明白文章的意思;书写有错误,就可能会导致别人对意思的误解;书写速度太慢,文章就不能及时发挥其作用。因此,汉字书写能也是写作的一项基本能力。“大纲”把“书写工整、规范,有一定的速度”作为写作训练的第一项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对作文中汉字书写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作文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综合运用的活动。要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还必须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属于非智力因素,它对写作能力发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使人具有学习的自觉性,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化,并始终伴随着愉快的情绪。对写作有兴趣的学生,往往态度积极,观察细致,愿意多写,作文水平也比较高。对写作不感兴趣的学生,往往把作文当作苦差使,被迫动笔,敷衍成篇,视作文为畏途。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作文教学的第一位。
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是表现为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好奇是兴趣先导。好奇心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优势注意倾向,主动去观察事物,并力求弄清某一事物的因果关系及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获得写作材料。二是表现为对社会生活的关心。只有热爱生活、关心生活,才能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敏锐地发现问题,获得写作话题。同时,社会生活中大量的事实,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写作热情,促使他们自觉地拿起笔来反映生活。三是表现为对文字表达的喜悦。读别人的文章,能理解其精微所在,能欣赏其佳妙之处,从而产生一种喜悦的感情,并主动支效仿;对自己的作文,往往表达的成功之处而得意,愿进一步写出更好的文章。四是表现对文章写作的欲望。生活中,读书时,有所触发,便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必欲形诸笔墨而后快。经常多写多练,不以写作为苦,反面觉得其中有无穷的乐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这些兴趣。
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巩固的行为倾向。一个人的习惯是长期实践中多次反复形成的。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去完成某种动作或行为,心理就会失衡,就会不安。习惯有好坏之分,写作能力需要良好的写作习惯来保证,良好的写作习惯又必须在写作能力训练中养成。特级教师陈日亮说:“凡行为,先讲求规范,但光知道规范不够,更要养成时时处处讲求规范的良好的习惯,故语文是一门行为课,习惯课。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就是语言行为习惯的养成教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是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写作习惯主要包括:勤于观察、积累、练笔的习惯;快速审题、构思、成文的习惯;内容真实、具体、诚恳的习惯;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习惯;态度认真、不厌修改的习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讲究文面、主意行款格式的习惯等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现行“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就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是对以往“大纲”的新突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其次,要加强写作训练。吕叔湘先生说:“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再次,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或破除一种不良习惯,不只要有决心和信心而且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总之,作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写文章并形成良好写作素养的活动。它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作文是学生知识的基础、生活经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语文能力等多元素的综合体现,它能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应当十分重视作文教学,研究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探索作文教学最优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文章例话》,叶圣陶,三联书社,1983年版,第2页
《给教师的建议》(上),苏霍姆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版,第47页
《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吕叔湘《文字改革》1963年第4期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言行》,叶圣陶,开明出版社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