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人文性建构的探索
2009-06-15王开玉
王开玉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文学科包含着语言学与文学,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在确立语文科目之初就规定“语文科的教学包括语言和文学的教学”并且认定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最好范例”。因此,语文学科除了交流思想外,还承担着传承文明的重任(“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
几十年来,语文的教学一直在强调工具性与思想性,课堂上不指导学生学习,不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而是让学生嚼老师嚼过的馍,让学生记老师分析归纳的答案,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工具性关注的往往是人的理性、认知与过程;人文性关注的往往是人的非理性、情感与动机。因此,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或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课堂教学,都将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理解为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过程与动机的有机结合,它们的合力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必将极大地完善语文的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忽视了人文性的教学,必将导致学生认识的狭窄、幼稚、可笑,甚至形成畸形的性格。期末复习有这么一题现代文阅读,文章讲的是一对老夫妻生活窘迫、困苦不堪且百病缠身,他们在村头的宣传栏上贴出了寻儿启示,大意是儿子极爱养狗,凡见有名贵之狗必能寻见其儿,万望乡邻鼎立相助。然而他们那腰缠万贯的儿子却也因丢失了终日相伴的爱狗茶饭不思贴出告示,谁能寻回爱狗,定当重谢!不日,有村民亦出告示说,此等寻找,世间多矣,哀末能助!问: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你过得爽吗?稍加统计,两班百多学生,回答“爽”的占了十之八九。问其故?曰:“有钱何能不爽!”这种现象不正说明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偏重“工具性”而带来“人文性”的严重匮乏吗?缺乏人文熏陶感染的学生,在他们的眼里钱是至高无上的,连双亲都比不上狗了。因此,只有充分肯定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真正重视人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才有德的真正的“人”。
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大家都在致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力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然而,这又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方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
一、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是人文性建构的重要前提
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材只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小比重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教师水平的提高更为艰巨,编得再好的教科书,如果让一些观念陈旧甚至顽固的老师去使用,也是没有办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少数教学思路比较僵化的老师,对于新的东西,有一种很强的排异心理,面对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他们依然把应试教育做得踏踏实实。课堂上,他们凌驾一切,俨然是一切知识的代言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学生,学生只有老实听,老实学,惟他马首是瞻的份了,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在老师的嘴皮子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教学的态度来说,这些老师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惟恐讲得不透、不全,导致学生考得不好。十几二十年前(改革开放后标准化试题一度受到钟情),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才会使他们感觉良好,乐此不疲,应该说他们是应试教育的行家里手;然而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后的标准化试题,二十世纪末的研究性学习,二十一世纪初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些老师是落伍的、不负责任的、不称职的,他们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固守一隅,他们看不到考试这一指挥棒在悄悄地发挥着它的引导功能,转变它的角色,只能在历次不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前埋怨学生是如何如何的死板与不听话。如今看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怎能培养出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呢?不变应万变的思路已经过时,固守一隅只能失败,只有变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潮流。
二、优化课堂教学是建构人文性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师生开展多方面对话的舞台,是人文性最集中的展现场所,离开课堂教学而大谈建构人文性亦如梦人说痴也。
语文教学中,应不因提倡人文性而走人文性这个极端,忽视淡化语文的工具性,教师应注意平衡教学目标,做到功利性与人文性两者兼顾,或随着教学进程而有所侧重,但不能弃其一端。任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目的性,这可称之为功利性。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尤为如此。然而课堂教学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是具有不同思想、禀赋、经历的人所折射出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师生双边活动,其人文性的显现、碰撞与交汇自不待言。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人的各方面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气,增强课堂活力,方可有效地优化课堂的人文环境。教师要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地对待学生,乐意接纳学生,执意帮助学生,真心赏识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得到张扬与完善。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材中的范文。有老师认为,语文这东西老师多教一课或少教一课,学生多学一课或少学一课没有什么区别,语文成绩的提高还在于学生平时地阅读积累。其实这种怠慢教材,轻视范文的看法是不妥当的。
课堂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应突出人文色彩。郑逸农在《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中说到:“作业布满了硬生生的认知组合,冷冰冰的逻辑堆砌,是榨干了水分的叶子,是抽掉了色彩的花朵。”这真是长期来不少教师忽视人文性,重视工具性,把语文作业理解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的写照。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作业应突出人文性特点,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心智得到开发。如在《为学》中,可设置作业——体会相同的两句“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让学生感悟相同语句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表达效果,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三、完善评价制度是建构人文性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旧评价机制导演的历史将在新课程改革下告别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教师的评价打破了以分数定能力的格局,开展“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内部因素的解决还有待与外部环境的改善。教师不能为学校创造高分数,学校必然满足不了家长对子女望子成龙的期待,完成不了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升学率、高分率、名牌率的期望。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怎样评价学校,学校就会怎样评价教师。评价观念不改变,再好的评价机制也会受到制约,一线教师也就不敢放松应试教育这根救命稻草,考试分数依然是大家的命根子,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真实的空话,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必将依旧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