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艺术

2009-06-15郭微微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学科课堂教学课堂

郭微微

摘要:地理学科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地理课堂设问比其他学科的课堂设问更具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地理课堂设问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地理 教学 设问 艺术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如能充分运用提问的策略,注重课堂设问艺术,既能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又能在有意义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之间寻找“中间地带”,就能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中地理课堂设问常见的方法:

一、导入设问

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二分钟的导语,直接影响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导入设问应设有悬念,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新奇有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一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境界。如在“中国西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导入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容易分析得出西北的大陆性气候和“干旱”的气候特征。总之,导语的设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卷地毯”式设问

这是根据教材中知识点的顺序逐个设问、面面俱到的一种设问方法。每课所授教材内容一般都根据知识点的多少编制相应的设问。由于采取了设问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能专心致志的思考或如饥似渴的听讲,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容易疲劳。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选择性的采用,不要千篇一律,一般易于掌握的教材内容用此法教学较为适宜。

三、“剥皮蛋”式设问

教学史们把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多层设问方法谓之为“剥皮蛋”式设问。笔者在进行自然资源概念的教学时,先板书了什么叫自然资源,然后问:“教室中的板凳、桌子是否是自然资源?”学生往往说法不一。此时,教师可再问:“板凳、桌子是否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学生往往会答:“非也”。由此得出,人工加工的物品不是自然资源。接着再问:“雷电是不是自然资源?”学生往往会答“是”。教师继续问:“它是否用于生产生活?”学生语塞。据此,教师强调,自然资源具备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经济属性即有用性。教师须提醒学生,自然界的物质是否有用,要结合当时生产力状况来看,如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沼气不能利用,就过去来讲沼气不属自然资源,今天由于社会的发展它已变成新能源。雷电现在不是自然资源,但目前人类已可消雷减灾,将来或许能成为自然资源。通过分层设问,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就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这种设问对概念教学尤为适用,通过它能把概念的含意层次剖析得淋漓尽致,学生也掌握得全面、深刻、准确。

四、迁移设问

已经获得的地理知识对地理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用已有的地理知识作前提引导学生推理同类地理知识或不同地区出现的同类地理景观所具有的相似地理特征或成因,称为迁移式设问。如在讲述“锋面活动对天气的影响”时,教师可先设问。天气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所表达的是哪一类锋面活动造成的天气现象?学生很自然会由“秋雨冷锋”迁移出“春丽暖锋”的结果。当学生在掌握了“中国西北区”的“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后,教师迁移设问“青藏地区”和“中国西北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许多学生会从知识迁移中得出青藏地区“高寒”和东北区“冷湿”的地理环境总特征。

五、以错纠错式设问

这是一种由错误的前提引导学生卷入错误,再设法让学生了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设疑方法。如在进行自然资源分类教学时,为检验和巩固前边所学知识,可先进行错问:“太阳风、地热流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然后教师再问:“自然资源应具备哪两个属性?”这时,有的学生已了现太阳风、地热流不是自然资源,当然也就谈不上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了。这种利用学生思维弱点设计的疑问,可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学生曾“上过当”,再碰到问题时将格外小心谨慎,将会细致的予以分析。如此设问,最适用于学生易错或要领易于混淆的教材难点内容的教学。

六、以疑治疑式设问

设问应捕捉适当时机,在学生感到信息矛盾时,可进行必要的反问或正面的诱导设疑等,这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解惑释疑。如讲地质构造时,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把地质构造两者的概念有何不同?此时,教师可帮助学生作比较。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主要分为五大类型,即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地质构造是指由地壳运动的变形、变位。它分为两大类,即褶皱与断层,单个褶皱——褶曲又分为背斜、向斜两个亚类;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两个亚类。笔者又继续问:“地形与地质构造有何联系?”教师可自问自答:“通常在内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经外力侵蚀往往背顶部易张裂被侵蚀反而成谷地;向斜底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而地垒多为同地,常被称为断块山,或断层山;地堑多为谷地,即断层谷。由于抓住了学生概念混淆信息反馈,及时地设疑解疑帮助学生理清了上述两个概念的差异与联系。这种“疑中生疑”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分清是非,避免张冠李戴。

七、综合设问

近年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其他学科特别是历史和政治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的渗透是愈来愈强,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也应该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如在分析世界粮食问题产生原因时,教师要从“地政史”等多方面来综合设问,让学生从“地政史”等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来分析、判断、推理、综合,从地理角度来回答:是由于世界各地区粮食生产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还比较落后,人口又增长过多等原因造成的;从政治角度来回答:是由于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没有彻底改变;从历史角度来回答:是殖民主义长期侵略发展中国家留下的恶果,致使发展中国家比较贫困造成的。综合设问有利于创设地理学习讨论与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综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随着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课堂教学中“一问一答”或“一问齐答”的课堂设问模式明显暴露出它的不足,与全面推行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尚有距离。这就对现行地理课堂设问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怎样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如何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猜你喜欢

学科课堂教学课堂
【学科新书导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