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信息能力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2009-06-15王建学
王建学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中学生信息能力,并提出了信息化教育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紧迫性。
关键词:信息能力 教育 发展
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能力,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
动机,这样思维活动才能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开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激发进取心。
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是中学生的天性,因此对竞赛性的活动都很乐意参加,因此,对于汉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测试软件进行竞赛,从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三、精讲多练,加深学生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我在“文字编辑”练习时,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学玩结合。由于学校计算机数量有限,上课时不能保证一人一机,于是我们就让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练习机会。同时,鼓励操作成绩不理想的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去学。根据这一情况,我又趁热打铁,及时总结他们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和速度不够,不能盲打等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己“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
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操作技巧。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也给别的同学树立了学习电脑的好榜样,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他们在一点点进步,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经过实践,这些同学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有的还提出要参加电脑兴趣小组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四、培养学生对信息活用时的评价和完善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中,应注重学生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活用能力,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应注重学生对信息活用的评价和完善,在某种意义上,对信息活用的评价与完善比具体的操作更为重要。它决定信息活用手段的选择,操作结果的评价,操作过程的完善,它对课题的解决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实现有效地评价与完善,应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没有对这些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不可能实现对信息处理的结果和信息活用实现,有效的分析、评价,进而完善活用的过程。
五、加强学生信息化教育,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应该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
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化教育,培养学生信息能力,还必须更好地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只有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主动接收并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相反,只有加强信息化教育,学生的信息能力才会提高,才能更加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服务。当今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教育摆在首位,我国信息化教育也必须加强。我们学校在信息课教学中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操作”,还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内容,让他们主动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同时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以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育。如何去培养中学生信息能力?在培养信息能力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我们应将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文虎主编,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
2、 苏秀强、梁启荣《中学校园网建设和应用初探》;
3、 施良方,崔允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伯季、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