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文笔 内涵丰厚 意蕴隽永
2009-06-15农儿
农 儿
最近以来,由于冗务缠身,每天一睁眼就为了单位那一千多元的薪水而奔波,下得班来已是疲惫不堪,几乎停止了钟爱一生并苦苦追求的文学创作。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家里的电视机总有频道没完没了地为妻子播放着琼瑶阿姨的苦情剧。于是,只好自娱自乐翻些“旧书”打磨憔悴的心境。文山州文联主席、我们众文友的好兄长——周祖平的散文集《南高原恋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次闯入我的视野。
祖平兄不但是文山州文学艺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尖兵,而且还是文山州第一个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颇有成就的彝族作家,他从乡间教师、国企厂长助理、青联秘书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深得文山州文学艺术界众多会员的尊崇和信赖,现在已担任了多年的文联主席。他的散文集《南高原恋歌》是2005年9月出版发行的,这是他的第二部个人作品专著。其时赠书给我,我已通读,并萌发过要写些只言片语作为心得体会之类的想法。只不过当时浮光掠影般的浏览,未使我获得深刻的印象而未成文。如今再次饱览《南高原恋歌》,犹如细品佳茗,慢饮美酒,毫不吹捧毫不夸张地说,这确实是一部不可否认也不能否认的好书。《南高原恋歌》分高原屐痕、抹不去的记忆、短笛轻吹和在案桌的田畴上四个章辑,一共选录了74篇精美散文。我在慢读、细品和沉溺其中时,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艺术上的感知和情操上的陶冶。
任何一个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都离不开他出生和成长的家乡,更离不开生他养他的父母。家乡是作家精神的根,是作家学习语言、认知世界的初始地,是作家父辈流血流汗的场所,因而也是作家写作最丰富最熟悉的资源。家乡的一切,永远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温暖着写作者的文路历程。祖平兄,是个有才华有追求想像丰富学养厚实的文学艺术家,对家乡的眷恋当然也不例外。他深深地爱恋着生他养他的“南高原”,他用注满浓情厚谊的文字歌咏家乡风貌讴歌家乡父老。因此,《南高原恋歌》中的很多篇什所抒写的,都是乡音乡情乡事乡闻,如留下“高原屐痕”的《少年时代》、《彝山春节散记》、《情牵普者黑》、《一窝马蜂》,如《遥远的煤油灯》、《刻骨铭心的腊猪脚》、《父母的心愿》这些“抹不去的记忆”,如“短笛轻吹”的《城市之夜》、《绿色随想》、《等待鸿雁》如在“案桌的田畴上”耕耘出的硕果《绽放的含笑花》、《铭心的记忆》……等等。这些作品,虽然篇幅长短不一,却内涵丰厚、意蕴隽永,篇篇蕴涵着“南高原”的风土人情,字字滴着“南高原”的营养露珠。读罢这些作品,我分明从中形象地艺术地领略到了“南高原”的乡情亲情友情和人情,我一次次地被书中的故事和故事中的情节所打动,真的“有一种和作家一起散步、聊天、谈心的亲切感”。在他充满真情实感不矫作不牵强的文字里,我听到了作家与家乡土地与家乡父老倾心交谈的律动。
散文创作是祖平兄包括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创作在内的多方面艺术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容。散文之美,首先是语言的美。没有语言的美,散文就不可能成为可以兼容其他体裁优势的文体。没有语言的美,散文就不可髓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地受人欢迎。《南高原恋歌》语言的独特,在于它的简洁、新颖、朴素、形象,更在于它的浓度、密度、饱满、结实。祖平兄首先是诗人,然后才是散文家,他像“南高原”的农民精心选种那样选择、提炼、打磨他的每一个词句。著名作家张永权老师为他写的《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诗是美,散文是美。诗和散文相融汇的美,更是别有一种审美情趣。祖平是诗人,又是散文家。他在散文中追求诗美,创造诗的境界。而诗的境界。往往是文学的最高境界。祖平的散文,也因此而正在走向成熟。”这段简短的文字肯定了祖平兄散文语言的美。在《南高原恋歌》的诸多篇什中,隽语频出,精彩纷呈,如“山里人的一声吆喝,唤醒了山村沉睡的太阳”,如“大地分娩出又一个玫瑰色的黎明”,如“山路,是他们拨动过的琴弦;蓝天上嘹亮的鸽哨,是他们留在天上一段深情的旋律”,如“山妹用汗水把山村的太阳浸泡亮,又用锄头把太阳挖落,面对过去与未来,立于天地之间,用古朴的山歌和大山对话,和山溪和山伢子对话”……等等,不胜枚举。字里行间跳跃的全是诗的意境诗的音符。祖平兄的散文极尽语言之能,他追求的是一种有难度、有境界的语言写作。在他笔下流淌的,是大山一样壮实巍峨、是野草一样朴素、是露珠一样清新、是山花一样灿烂绚丽、是山泉一样洁净的鲜活词语。读他的散文,朗朗上口清新愉快的感觉常常油然而生,读者的思绪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牵入诗的意境,不知不觉中沉醉于诗的繁华,煞是惬意。真是“读大气文章畅快淋漓,品诗意字句胸臆洞开”。
作为一个作家,祖平兄有着一双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他观察生活和景物时,善于捕捉对象的线条、色彩、光影和构图。因此,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写得很丰满、很动情、很感人。《山的儿女》所描绘的是一幅神奇而绚丽的家乡构图,抒情、优美、意境动人,进入文中,我犹如在美丽的“南高原”行走、倘佯,“山的儿女”既是父老乡亲,又是作者本人,是山哥,是山弟,是山姐,是山妹。作家着力讲述了家乡的地域特色和家乡的风土人情,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了家乡父老的勤劳和家多景致的无限魅力。《少年时代》讲述的是“我”生活在乡村的少年趣事,我和作家一样在农村出生在农村成长,有着同样的成长经历,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让我倍感亲切,感同身受,仿佛读者本人也置身于那些趣闻轶事当中,摇身一变成了作家笔下的“我”、新贵、开朝、二弟。透过《少年时代》,我看到一个少年的成长记忆,那些孤单、恶作剧、羞涩、爱慕、淘气、游戏等等,都是我们共有的喜怒哀乐。读《少年时代》,很亲切,很熟悉,很温暖,原来“我们那一代”的孩子都有过同样天真浪漫的少年,而这种少年连带培育它的时代和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如今已无可挽留地消逝了,一切都成了流年往事,正是这些流年往事,才使作家以明亮的笔墨捡拾起少年的目光,为“那一代人”的少年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本。《走进八宝,醉在壮乡》是一篇精妙绝伦的导游体散文,生动细腻的文字和详尽细致的解说引领我们畅游八宝风光,享受三腊瀑布的旖旎奇景时,不仅“醉”在景中,而且“醉”在文中,“醉”在作者恬淡幽深的遣词造句里。《大舅》亲情浓郁,构思巧妙,字里行间饱蘸心泉,张弛有度。“我家和大舅家的关系一直很密切。两家有大物小事,总要拢在一起商量,一起张罗。大舅一家人是我们家最亲最亲的亲戚。”开篇简短的独自,就清晰地介绍了“我”和“大舅”的亲情。是这个简短的独自,勾起了“我”对“大舅”的种种追忆和怀念。于是,“父亲和大舅就着两个小菜,边喝边聊……”、“祖平,来,大舅背你……”、“每次我从大舅家回来,他们总要让我带上几扇红糖和几斤花生…‘‘”等几个难以忘怀的故事片段跃然笔端,就把“我”对“大舅”的亲情作了透彻的表达,其真其切,令人感喟,真可谓“亲情之所养,风俗之所熏陶,其所系念于人情者,必至深至切。”显然,祖平兄的写作是紧紧盯住了内心生活的创作,他倾听的是自己内心需要的声音,传达的是潜在的真实。
《南高原恋歌》是一部散文专著,优秀的精彩的文章远不止上述几篇,笔者只不过从中采撷一些作简要浅析。总之,该书所收录的文章,行文清新流畅,文字隽永,构思精巧,蕴意深刻。阅读时,我一次次被文中曲折回荡的故事所打动,被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文字所牵动,被作者至高无上的真情体现所感动。《南高原恋歌》帮助我们了解了作者敏感丰富的心灵世界,映射出了敝创作的深邃意境。阅读这样的书籍,我们不只是感受文章或书写符号的精彩,而且还感受着作家的心灵全部,感受着作家的生活最富有品质的那些时刻,这就是无私而真诚奉献的写作。
说实话,对于祖平兄这样的作家,我本没有对其作品评头论足之资格。然而,再次读了《南高原恋歌》后,心中又总有种不说不快的感觉。写出这些文字,完全没有俯瞰式的评点,权当表达本人对《南高原恋歌》的一种心境和读后的感慨,不妥之处,请祖平兄及其读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