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的新视野
2009-06-15章平
章 平
一般来说,一本数学方面的书籍很难不让人敬而远之。可是,胡云志这本引导中学生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书籍——《柯东的数学之旅》,却让人读得兴味盎然,难以释手。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乐趣的书。
如今的孩子,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几乎每天都要与数学课相伴,数学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主要课程,毫无例外地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可是,对于我们的基础教育,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发问:为什么在中国,无数老师和家长费尽心机,而许许多多的孩子却越来越厌学?为什么众多的好学生十分善于对付考试,却不善于创造性思考?为什么奥数竞赛年年金牌第一,却迟迟出现不了一个世界级的数学大师?中国大陆的科学家何时才能问鼎诺贝尔奖?
对于这些质疑。有识之士有着共同的看法:在中国大陆,从小学到中学的孩子们,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重复性的习题演算上。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得主丘成桐曾经坦言:“缺少兴趣培养,是国内基础数学教育的最大失误。在数学领域,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所有在数学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源于兴趣……数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多少奖,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胡云志的新书——《柯东的数学之旅》,好就好在它是一本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书。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柯东的中学生,全书以柯东假期中回老家的经历为经线,以其间碰到的种种数学问题为纬线,连结成了数学故事之旅。全书73节,既是一个个独立成章的小故事,又是一个互相有关联的长篇故事。这些故事几乎囊括了一个中学生在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全部数学问题。作者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玄妙的问题变为常识性问题。
12岁至18岁的中学时期,孩子从少年成为青年,性格和智力逐渐定型,理想与世界观也逐步形成。在这一时期,正是启迪智慧、激发兴趣、人格完善和习惯养成的大好时期。这一人生阶段无论是遇到一位好老师,还是读到一本好书,对于一个孩子的人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我国的教育史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曾经放弃显赫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报酬,默默奉献于基础教育。
胡云志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余,能沉静下来,用心为中学生写作这样一本有趣的数学学习读物,一定也是出于如此的考虑。他一定是看到,孩子们学得实在太苦,那无边无际的习题集和试卷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他一定不愿意让那些正值生长发育的少年身陷题山题海中,日复一日变得视野狭隘、思维僵化、心智薄弱。《柯东的数学之旅》一书,让我们读到了作者用心的良苦,看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还懂得了蕴涵在数学教育中的真善美。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教育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让习惯转化为素质。《柯东的数学之旅》一书,通过种种有趣的故事,介绍了种种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无论是“汽车的速度”还是“转盘的秘密”,无论是“账本中的数字”,还是“销售方案的选择”,作者所有良苦的用心,都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孩子一种探索和寻求的快乐。让孩子得以亲近数学,热爱数学。以此引导孩子勤观察,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常思考,探索事物的原理和奥秘,善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规律;多动手,在实践中增长才能获取真知。
《柯东的数学之旅》一书尤为难得的是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主人公柯东形象鲜明生动,聪明可爱,是一个为广大中学生所能接受的形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随着柯东来到了农村,来到了田野,走进了“二叔”“三婶”的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聊家常,干农活,从果园里农药的配比,到“哥哥”结婚新房的丈量……桩桩件件无一不与当下的农村生活紧密相连,有着浓郁社会感和时代感。书中所写的人和事,都是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人和事,书中的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在生活中,学习的环境无须刻意创造,关键是要善于利用。一个个数学故事,以浅显的、循循善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复杂难解的公式和道理。这不仅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范本,也为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提供了良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