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宋人对蔡琰的接受

2009-06-15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文天祥

赵 超

摘要:明蕖琰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作品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认同和接受。以《胡笳十八拍》为例,虽然它的著作权在宋代曾遭质疑,但这并没有妨碍多数文人对它的称颂和拟作。其中文天祥的《胡笳曲》在众多的仿作中具有典型意义,透过《胡笳曲》可以较清楚地了解到宋人对蔡琰接受的时代原因,以及它所体现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蔡琰;《胡笳十八拍》;文天祥;《胡笳曲》

中图分类号:1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154-03

据宋郭茂情《乐府诗集》记载,《胡笳十八拍》主要记述了蔡琰于汉末乱世遭遇父死国亡的劫难,只身流离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又经历骨肉分离之痛的情感历程。《胡笳十八拍》以其真挚的感情、悲痛的笔触深深打动了唐宋以降的读者,不少人给予颇高评价。南宋朱熹说:“《胡笳》者,蔡琰之所作也。东汉文士有意于骚者多矣,不录而独取此者,以为虽不规规于楚语,而其哀怨发中,不能自己之言,要为贤于不病而呻吟者也。”明钟惺也说:“《十八拍》翻作变声,激扬宛宕,曼声急节,不必审音辨调而情思迷离。悲写独吊,凄怆动人,譬之听哀猿征雁,即无激于中亦不能不为之下泪也。”《胡笳十八拍》之所以能够传之不朽是因为其中亦真、亦怨、亦悲的感情。“胡笳”也成为唐宋诗人作品中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往往被赋予离国之痛、边塞之苦的深刻内涵。有感于《胡笳十八拍》中深痛的感情。唐宋诗人仿作不断。在唐代有刘商,北宋有王安石、李元白、王寅,南宋有李纲、文天祥等。文天祥的仿作较为独特,他是仿《胡笳十八拍》的体制,以集杜句的形式创作了《胡笳曲》,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真与伪:宋人对《胡笳十八拍》的情感体验

蔡琰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才女,她的传世作品有三篇:五言和骚体《悲愤诗》各一首,收在《后汉书·董祀妻传》中;另一篇《胡笳十八拍》,最早见于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后被朱熹收入《楚辞后语》。这三篇作品像蔡琰的命运一样坎坷,先后都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特别是《胡笳十八拍》的真伪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末引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学术讨论,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后来结成《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一书。讨论的正方以郭沫若为代表,他先后写了六篇文章来证明《胡笳十八拍》为蔡琰所作。郭沫若反驳的对象是胡适、郑振铎、剂大杰等今人以及宋代朱长文等古人的观点。之后,高亨、王竹楼、萧涤非、胡念贻等人也撰文认其为真作。争论的反方以刘大杰先生为代表。刘先生的主要理由是:(一)作品不见唐前文献著录、论述和征引;(二)作品与汉魏风格体裁不合,汉魏诗句句用韵,该诗则常间句用韵。已遵唐人官韵的规范;(三)诗中地理环境与蔡琰被掳人胡地域不合;(四)艺术成就高并不能证明是蔡琰所作。这些理由也是古人质疑《胡笳十八拍》的主要根据。之后,刘大杰又有文章对此进行补充,其他如刘开扬、李鼎文、王运熙等先生也和刘大杰的看法大致相当。这场争论双方力量旗鼓相当,各有较为充分的理由,固很难相互说服,未得出一致结论。

笔者在这里旧事重提,并没有支持某一方而反对另一方的意思,也没有新材料、新观点对此问题进一步说明的力量。但从争论双方的立论基础来看,至少有四点共识:(一)双方都认为《胡笳十八拍》出现于宋代以前;(二)双方都认为《胡笳十八拍》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三)《胡笳十八拍》基本反映了蔡琰的感情和经历;(四)宋人多认此作为真。这四点是本文讨论的基础。不管后人怎么看。宋人多视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为真作,文天祥对此也持肯定意见。

《胡笳十八拍》在宋代很流行,很多著名的文人学者对其都有评论,并且多有仿作。除上引朱熹的评论之外,明谢榛的《四溟诗话》载:“《玉海》曰:‘《胡笳十八拍》四卷,汉蔡琰撰。幽愤成此曲,以人琴中。唐刘商、宋王安石、李元白各以集句效琰,好奇甚矣。”《玉海》是南宋王应麟所著,可见他对蔡琰的著作权没有产生怀疑。唐代刘商的《胡笳十八拍》并非集句,是仿蔡作的体制而成,成为宋代仿作的先声。北宋李元白的“集句”已不可见,王安石的“集句”仿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七。严羽对王安石的仿作评价很高,他认为:“《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在北宋,还有王寅仿王安石作《胡笳集句》,黄庭坚在《山谷题跋》卷二中说它:“会合宛转,道出文姬心中事。”另外,南宋李纲也有集句《胡笳十八拍》,其诗前小序云:“昔蔡琰作《胡笳十八拍》,后多仿之者。至王介甫,集古人诗句为之,辞尤丽缛凄惋,能道其情致,过于创作,然特此一女子之故耳。靖康之事,可为万世悲,暇日效其体,集句聊以写无穷之哀云。”李纲的集句写的不是蔡文姬,而是他自己的河山之痛。他的这种创作方式和文天祥的《胡笳曲》相类。南宋范希文在《对床夜话》卷一中说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词甚古”,“身历其苦,辞宣乎心,怨而怒。哀而思”,“刘商虽极力拟之,终不似。”由以上所引可以看出。宋人多认《胡笳十八拍》为真,对《胡笳十八拍》的模拟成为时代风尚,并且仿作多与集句的形式结合,因此文天祥在宋末创作集杜诗《胡笳曲》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风气使然,再加上文天祥独特的经历和感情,使得他的仿作更具现实意义。

二、诗与思:《胡笳曲》的多重继承

文天祥之前,唐代刘商的仿作《胡笳十八拍》和北宋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较为有名。为见异同,下面先对这两首仿作进行简要评介。

刘商是唐代大历时期的诗人,他的《胡笳十八拍》和蔡作内容基本相同。此诗记述了蔡琰遭乱、离汉、盼归、别子、归来的经过。基本全为七言,除第一拍为十句外其余都是每拍八句,一般是隔句押韵。结构整饬,层次更为合理,其中也不乏可圈可点的句子,如“万里重阴鸟不飞,寒沙莽莽无南北”(第二拍),“旦夕思归不得归,愁心想似笼中鸟”(第八拍)。但是,与蔡作相比刘作显得平淡,缺乏蔡作中浓烈而多变的感情,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是在记叙别人的事情,如第一拍中的“忽将薄命委锋镝,可惜红颜随虏尘”,缺乏蔡作中的“真”。蔡琰的《胡笳十八拍》靠感情取胜,作品中充斥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而且,这种感情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开始入胡时的“愤怨”到居胡时的“悲嗟”、“悲恨”、“凄楚”、“悲愁”,再到人汉时的惊喜和人汉后的思子。蔡作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胡地思汉,汉地思子。突出表现一个“悲”字。作品形式随感情而流转。有时六句成拍,有时十二句成拍;有时句句押韵,有时隔句押韵:每句字数也不尽相等。蔡作把叙事、写景、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句句悲苦,字字见血。

北宋王安石创作的《胡笳十八拍》,采用了集句的形式,集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句,其他多为唐人诗句,韩愈、张籍、刘商等人的都有不少,多为七言,其中,以杜甫诗句为最多,有二十多句。王作以集句刨《胡笳十八拍》可以视为文天祥《胡笳曲》的滥觞。与刘作相比,王作最大的优点是抓住了蔡作抒情、叙事的重点。

他着重叙写了蔡文姬居胡思汉和归汉思子这样始终矛盾、悲痛的心情。在作品中加入了蔡文姬归汉后看到汉地荒凉时的凄苦心绪。但是,与刘作相比也有明显的缺点:文词不够整一,影响了感情的表达;而且有不少诗句的引用大大降低了感情的浓度,甚至是主题的游离,比如,“空房寂寞施缝帷,弃我不待白头时”(第一拍),“一见郎来双眼明,劝我酤酒花前倾”(第五拍)等,使作品落人思妇俗套。

文天祥的《胡笳曲》是在这些前作基础上,抱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不是一种遣兴,写成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庚辰(1280)八月到十月。由于自身特殊的经历。使文作更接近蔡作的本旨。他的创作缘起和意图在《胡笳曲,序言》中说得很清楚:“庚辰中秋日,水云慰予囚所,援琴作《胡笳十八拍》,取予疾徐,指法良有可观也。琴罢。索予赋胡笳诗,而仓促中未能成就。水云别去。是岁十月复来。予困集老杜句成拍,与水云共商略之。盖囹圊中不能得死,聊自遣耳。亦不必一一学琰语也。水云索予书之,欲藏于家。故书以遗之。”《胡笳曲》是文天祥在狱中完成的,当时他已经被囚元大都将近一年,南宋最后一个小朝廷也在匿山覆亡一年有余了。国破家亡,文天祥早已抱定以死明志的决心。身处燕地,抚今追昔,往事历历在目。他心中剩下的唯有哀愤、痛惜与凄苦。往日尚且闻笳而泣,更不要说今朝中秋之日听水云演奏《胡笳十八拍》了。水云(汪元量)乃供奉内廷的琴师,元兵灭宋,把三宫俘虏到北方,他也到了燕京。由于身份的特殊他得以近距离目睹宋亡的过程。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记之于诗,其代表作是‘醉歌)十首、《湖州歌》九十八首和《越州歌》二十首,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南宋王朝覆灭的过程,他的爱国之情在诗中表露无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杜甫和文天祥都十分推祟。在燕京时他曾说:“少年读杜诗,颇厌其枯槁: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水云深为文天祥的民族大义所感动,他曾不顾危险几次到狱中探望文天祥。在文天祥英勇就义之后,他仿效杜甫《七歌》作《浮丘道人招魂歌》,热情歌颂文天祥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两人同居燕地。又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纵是千言万语也不足以道出当时的心境,只有《胡笳十八拍》才是最好的表达,因为在《胡笳十八拍》中包含着太多的感情:有对胡人入侵的怨恨。有身居胡地的故国哀思,有对亲人的思念……。琴罢。水云请文天祥作胡笳诗。两个月后,水云再来,文天祥集杜甫诗句成《胡笳曲》。文天祥为什么不自己重新创作而采用集句的形式,并且要集杜甫的诗句成诗?因为此时文天祥在狱中深研杜诗,对老杜的人格和诗作有了高度的认同,已经于此年的二月集老杜诗句成诗二百首,是为‘集杜诗》。在《集杜诗·自序》中作者言明:“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文天祥采用蔡文姬的旧题,集老杜诗句成《胡笳曲》。虽然是蔡琰旧题老杜成句旭《胡笳曲》所抒的却是文天祥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文作较之刘作、王作要更胜一筹。

文作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每拍从八旬到十四句不等,以七言为主,间杂五言。从内容上来说。文诗也基本上保持了蔡作的大致情节,由居胡思归到归汉思子。但是,文诗的整体格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刘商和王安石作《胡笳十八拍》都极力模仿原作,而苦于没有和蔡文姬相同的经历,所以感情显得很单薄。又由于刘王都尽力以蔡琰的口气、声吻来写。感情的表现受到原作很多限制。有人认为文作“意不逮荆公。其体制、声气俱非文姬口中语。”而“俱非文姬口中语”恰恰是文天祥的突破处,文天祥的《胡笳曲》完全是以自己的身份来写自己的感情,因此显得很真实。

蔡作主要表现的是离国之悲、别子之痛。其中充满了感情上的无奈和矛盾。“亡国失身兮不如无生”(《第三拍》)、“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第十一拍》)、“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第十五拍》),这些都是作者身当两难选择时的心灵写照,透过这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社会动乱中遭遇不幸的弱女子形象。文天祥和蔡琰有着既相似又很不同的处境,文天祥当时的心灵指向十分的明确,就是以死殉国。因此,在《胡笳曲》中我们看到,文天祥虽然也有对儿女的思念,但他要表现的重点却是对胡人入侵汉地的愤恨、诅咒和国破家亡、江河破碎的惨状,他要成仁成义,儿女私情只有放在次要地位了。

三、情与理:《胡笳曲》的历史认知

通过文天祥《胡笳曲》,最起码可以把蔡琰、杜甫和文天祥三个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东汉末年到建安时期,社会的动乱造成了很多文人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其诗作多表达自己对多舛命运的悲怨和对天道不公的悲愤,蔡琰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即是这一时代特征的真实写照。《胡笳十八拍》所抒发的正是对天地的诅咒、人生的悲悯和自己身世的感怀,并且反复咏叹。宣泄自己悲愤不平的内心世界。

杜甫受蔡琰的影响是明显的。思乡的凄苦、怀亲的沉痛、自身的无助是杜甫学习蔡琰、模拟蔡作的内在动因。在杜甫一千多首诗作中学琰最明显的作品是《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明代谢榛说:“杜子美《七歌》,本於《十八拍》”。仇兆鳌亦曰:“《七歌》结语皆本《笳曲》”。都指出了杜甫此诗对蔡琰的继承。当然,探究杜甫对蔡琰的继承不能只停留于字面。杜甫诗作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创作。《同谷七歌》能达到如方东树所说的:“凄凉沉郁,令人不忍卒读”,正是由于其中蕴藏着极其悲惋动人的感情,使《同谷七歌》和《胡笳十八拍》达到了共通。比较《同谷七歌》和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就会发现蔡琰的每一种感情在杜甫那里几乎都得到了回应。在《胡笳十八拍》中有对中原的思念,有对自身处境的惆怅,有对胡人肆虐的愤恨,有其人别离的悲切……这些在杜甫《同谷七歌》中都能找到。甚至,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自身处境的困惑两人都是相同的。

文天祥用集杜诗的形式创作《胡笳曲》正表明了他对蔡琰和杜甫的认同,如文天祥在第二次被押北上的时候曾作有《六歌》,是仿《同谷七歌》而作,他们三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脉相承的。谢榛的观点就代表了这一普遍的看法:“杜子美《七歌》。本於《十八拍》。文天祥《六歌》。与杜异世同悲”。

蔡琰、杜甫和文天祥都是前后相差五百余年,他们又何以能达到这样高度一致?这与他们身世、经历和所处时代环境的相似密不可分。与蔡文姬相似,杜甫在安史乱中和其后的经历十分坎坷。一方面天宝年间被目为胡兵的安史乱兵弄得天下大乱:另一方面杜甫为避乱四处迁徙,使得骨肉分离,有家难归。相比之下,文天祥此时的处境最为凄惨:国家灭亡。自己被囚于胡地,妻儿或亡或散。尽管他们三人遭难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所遭遇的战乱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些战乱都具有民族矛盾性,都威胁到了汉民族的正统地位,都给黎民百姓造成了深重的苦难,而他们三人也都在战乱中饱尝国家丧乱之苦和骨肉分离之痛。

有宋一代文人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优患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异族入侵的担忧。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在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宋王朝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面对危局又无力扭转的文人经常会感到无奈和痛苦,而蔡琰的作品正契合了文人的这种心理诉求,所以表现出极大的认同。这也是蔡琰作品在宋代流行的最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文天祥
文天祥之死
正气文天祥
文天祥的生死之交
明知不能成功,为什么还去做?
正气文天祥
生死交情,千载一鹗
正气文天祥
Acts of Faith PHOTOGRAPHY BY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文天祥:我的朋友叫张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