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庄子的社会思想

2009-06-15李庆华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庄子

李庆华

摘要:庄子从社会底层的视角出发。描绘出其理想的社会模式具有素朴、自由、平等、和谐四个方面的特征。对于导致人性沦落的儒家“仁义”学说和社会文明。对于儒家建构的古圣先王和各诸侯国国君持批判态度。但又把社会发展状况归结为“命”,强调在对待现实、社会治理、处世等方面的无为思想。

关键词:庄子;社会思想;理想社会;社会批判;元为思想

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112-04

庄子,名周,宋国蒙县人。所处时代为战国中期,庄周做过蒙地的“漆园吏”,一生清贫。“处穷间陋巷。困窘织履。槁项黄馘。”他住在贫民窟,生活贫困,面黄肌瘦,靠打草鞋等劳作维持生活,曾穷到借米下锅的程度。可见。庄周是一位生活于社会底层的读书人,他对于社会的观察有独特的角度和运作方式。读其著述。可以感受到他是站在社会底层的视角观察社会和人生的。

庄子所处时代,正是周天子统治地位一步步丧失。各国诸侯争相交兵的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休,各诸侯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由于新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的建立。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屠杀、掠夺、阴谋、虚伪充斥人间。生活于乱世的庄周。托古言志。对社会和历史提出了许多迥异于当时主流价值的认识,庄子喜爱以寓言、散文的形式表达其思想观点,《庄子》“内篇”七篇即是其主要

言说,外篇也可以作为研究庄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庄子》一书各篇的精神实质大致反映了庄子的社会思想。

一、庄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至德之世”

《庄子》中对其理想社会“至德之世”有完整的描述

“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黄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尊胥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次之时。则郅治矣。”

“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神农之时,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庄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画:“至德之世”是素朴的,人们无知无欲,人性敦厚纯真;“至德之世”是自由的,没有统治秩序,不知伦理规范。与禽兽相戏。与万物并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至德之世”是平等的。不尚贤,不使能,人与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至德之世”是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没有相害之心。人们知足无贪,无忧无虑。可见,庄子的理想社会具备了素朴、自由、平等、和谐四个特征。但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庄子的理想社会否定了社会组织形式,所以是一种原始村落下的无政府状态;否定了一切伦理规范。所以人的精神是不知善不知恶的蒙昧状态;否定了机械技巧。所以社会是“结绳而用之”的生产力极端落后的蛮荒状态。可见。庄子所崇尚的“至德之世”是一个远古的人类原始状态。

庄子之所以尚古,要求返回自然状态,在于他认为人之本然性情,只有在那时才具备,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自然本性、人的道德水平不断迷失、日趋衰败的过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社会变坏,人的率真天性丧失的呢?庄子认为是“仁义”和“机心”在作怪,所以他把斗争的锋芒指向了这两个方面。

二、庄子的社会批判思想

1、对“仁义”和“机心”的批判

“仁义”是儒家的核心观念,有相当广泛的、具体的内容。但总的说来,它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儒家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认为人心向善是天赋的本能,通过修身养性。则“人皆可为尧舜”,即通过礼乐教化、引导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化解社会冲突。实现对社会的积极性控制。庄子认为,在远古的“至德之世”,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仁义礼乐。仅有的是淳朴之性,反而处处皆是真正地实施仁义礼乐。人类原始的自然本性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人类固有的天性和真情不被背离,哪里用得着礼乐!仁义礼乐本是人的自然之性,但后世统治者却强制推行。反而破坏了人的自然本性,所以“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故庄子对儒家的仁义之说深恶痛绝,认为不仅多余,而且大有害于社会。及至后世统治者勉为其难地去倡导所谓仁,道貌岸然地去追求所谓义,但他们并非是要真正的实行仁义,而是“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天诚,且假乎禽兽者器。”意思是,后世统治者行事都假借仁义之名,而真正无私奉行仁义者少。更多的是利用仁义之名达到自己目的,仁义的推行。并没有诚信,还会被禽兽般贪婪的人借用,作为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这就是“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所以,汤武以来,实行仁义礼智,天下却并未出现一个“交相爱”的局面。反而是昏君乱臣。酷吏奸商。大盗恶贼,乱君子真小人一齐上阵,陷于各种纷争,“至德之世”坍成废墟。所以庄子大声疾呼:“仁义僭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坚决主张:“摈仁义,退礼乐。”声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宣告:“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也。”仁义之说将导致天下大乱。千年之后将出现人相食的悲惨境况。庄子在这里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仁义的倡导者——圣人,他们以仁义之说相标榜来治理社会,结果却往往是祸害社会。

实事求是的分析,儒家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确实起到了整合社会人心,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作用。但问题在于是谁掌握了对此道德规范的解说权力,对“仁义礼智”的解释又起到什么样的社会作用?显然,对“仁义”之说的解说权主要掌握在儒学思想家和统治者手中。而孔子、孟子倡导的“仁政”、“礼治”、“推恩”、“正名分”等社会思想都是从统治者的视角出发。为统治阶级更好的治理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其他如“安贫”、“克己”、“寡欲”等也是从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出发,对一般社会成员提出的伦理原则。这套适于统治者的伦理规范很自然的被统治者所接受、采纳,并且他们即使是在做鲜廉寡耻的勾当时,也会打出“仁义”的幌子。从社会批判角度来看,庄子对“仁义”之说和后世统治者假“仁义”之名而行盗贼之实的揭露是深刻的。

庄子追求返璞归真的思想,使得他对社会文明持否定态度。他将人类对文明成果的发明创造的动力称为“机心”——机巧之心,认为“机心”是导致社会衰败,人心不

古的重要原因。在《天地》篇中指出:“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机械技术的运用使人产生智巧,智巧多了,则人性丧失,天下扰乱。“夫弓、弩、毕、戈、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知乍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而“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因而庄子主张回复到“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的时代。本来,随着文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了社会发展。科技文明的发展对于人类究竟是起到正面作用还是带来更多负面效应?在庄子看来,显然是后者。他认为所有一切科技文明并没有给人类带来什么美好的东西,反而使人常常沦为财富的奴隶甚至牺牲品,物质本来是人类创造出来供人享用的。但现在反而成为统治人、支配人的异己力量。所以庄子大声疾呼,要人们“不以物害己”。“不以物丧志”,即不要因为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危害自己的生命。

2、“非先王”和对当代君主的批判

先秦诸子自孔子以来多言先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道各的先王,各有各的先王观。庄子在儒家先王之上,托始于容成氏、神农氏、轩辕氏等神话传说中的先王,批评儒家的先王,提出自己的治世主张。孟子指责庄子“非先王之道”,按照近代“古史辩派”的观点,这也属于“层累地造成古史”说。实则是庄子及其他先秦诸子“以历史为依托和原料,构造自己的理想社会,提出他们的治世良方,反映了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

庄子对儒家津津乐道的古圣先王。进行了猛烈批判。如在《盗跖》篇中指出:“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尧不慈。舜不孝,禹偏祜,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论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为乃甚可羞也。”庄子认为,自三皇五帝以来。天下之所以世风日下。战乱不止,其罪魁祸首正是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君子黄帝、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等人。孔孟之徒言必称尧舜,庄子以其之道,还治彼身,他托于更古的先王,把儒家学派的借尧舜之言定是非的论说,一变而为“陶铸尧舜”的理论,对儒家尊崇的古圣先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进而建构出老庄学派的先王谱系。

正如侯外庐所言:“孔、墨称尧舜,在庄子看来,是‘以今之有,消古之无。他便更托于古‘帝,否定了西周以来的宗教神。批判了孔、墨的伦理的宗教神,进而理想出思辨形式的心理神来,所以尧舜以前的许多人物都出现了,一直上推到混沌。”

而对于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国王。庄子更是嘻戏怒骂。毫不留情,他骂“宋王之猛,非直骊龙”。秦王“招臣舔痔”,无人性可言,楚王“无赦如虎”,卫灵公“饮酒湛乐。不听国家之政;田猎毕弋,不应诸侯之际”,魏武侯“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这些君主骄奢淫逸的暴行给百姓造成了无穷的苦难和无尽的侮辱,但君王本身是否就能得到快乐呢?庄子认为其实他们自己也违背了人的本真性情,成为他们自身情欲、物欲的奴隶。君王图一己私欲的结果,不仅违背了人的天性,而且伤害了自己的身心,实在是可怜、可鄙、可恨。

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根据自由意识的进展把世界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应的是古印度、中国东方世界的历史。他认为在东方世界的专制政治下,只有专制君主一个人是自由的。其他人都是他的奴隶,但东方的专制君主虽然可以不受外在力量的任何控制,却无法摆脱内在情欲的束缚,所以本质上他也是不自由的,他是他自身情欲的奴隶。黑格尔之意在于证明自由意识发展具有阶段性。但对于东方君主虽然不受外力控制,却受到自身贪欲、情欲的驱使因而是不自由的这一点。后世的黑格尔和庄子有着共同的认识。

三、“安之若命”的天命观和“无为”思想

庄子虽有自己的社会理想,但面对现实状况却无可奈何,反而特别强调“命”对社会发展的主宰作用,把“命”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命是不可改变的,那么便心悦诚服地安于命,而一旦安于命,则体道也。也就获得了自由。“终身役役。而不见成功,荼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天地岂独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而不得。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命之变。命之行也。”庄子的“命”不含赏善罚恶,没有客观意志,无神格也无宗教色彩,指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从庄子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推断,庄子的安命论,取消了殷周以来对神的崇拜和对神秘的人格化的天的畏惧。他的安命论来源于对现实中无可奈何的、人力无法控制的必然性的深刻洞察和深切体会。面对这种强大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客观必然性,庄子主张绝对的无为。

无为思想反映在对待现实社会的态度上,就是主张不改变现状。庄子虽然痛恨“窃国者侯”的不公正行为,但又反对改变现状。他认为国家制度和等级差别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他把国家产生以来的尊卑制度比作自然,好像“五官殊职”,“四时殊气”。决不能更改。“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像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社会秩序的合法性源于自然秩序。人事当有尊卑是因为天地有尊卑,人事有所先后的合法性取决于自然的四时先后。所以“宗庙尚亲。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庄子还认为君臣之义是和自然一样具有合理性,“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肯定了贵贱尊卑、君臣之义都是“天生万民。必授之职”的自然。

无为思想体现在社会治理上。就是主张无为而治。庄子借批判黄帝以来的古圣先王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即只听说任天下安然自在地发展,没有听说要对天下进行治理;“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在庄子看来,真正的圣人对王位总是避之不及的,即所谓“让王”,君子总是“不得已”才称王的,君王治理社会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无为而治。“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庄子批评“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日治之。而乱莫甚焉。”指出君王凭借自己的私意推行法度,规范义理,实乃“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凭一己之私意治理天下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好的,只有那些游心于造化自然者,心志淡漠,根本无意于治理社会,顺其自然,令万物各自保有自己的天性,社会才会不求治而无不治。

无为思想反映在处世上。就是主张与世无争,不仅希望“天地与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不与物争,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不与人争,要像鱼与鱼那样“相忘于江湖”。与世人相处,要“入其俗,从其俗”,“安时而处顺”,“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虽然庄子处世的态度是委顺,但他又坚决反对在处世中流俗,丧失自我。主张要“外曲、内直”、“外化、内不化”,即内心独立诚实。而外表委曲求全;内心独立不羁,是与自然同类,外表虚与委蛇,是与世人同类。“外化”,即表面随世俗的变化而变化,“内不化”即内心保持原则,坚守本心本性本真不被改变。庄子看到了人的生存矛盾,一方面不得不与世人同处,另一方面。庄子在心灵中追求自由、平等,与自然同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庄子的社会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庄子认为,人在本性上是纯真质朴的,是自足的。人与人本来可以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万物本来可以和谐共存。根本用不着社会制度,伦理规范,科技文明。因而。“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至德之世”才是最理想的社会模式。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庄子不可能从经济的、政治的角度分析造成他所处社会状况的原因,而是从“仁义”、“机心”对人性扭曲的角度探讨社会衰败的原因,其结论自然值得商榷。但庄子对儒家仁义之说的批判是深刻的,对统治者假仁义之名牟取私利的揭露是尖锐的,对自黄帝以来的“古圣先王”到他那个时代的君主的批判更是入木三分,并在否定儒家先王基础上建构出自家的“先王观”。庄子虽对现实不满,但另一方面,庄子也认识到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可逆转,现实的一切都是“命”之所定。阶级、国家、尊卑制度、君臣之义的产生都是历史的必然。因而又主张顺其自然,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个人处世的原则也是“安时顺命”,不主张个人去负担改造社会、引导社会的责任。故庄子的社会批判思想虽具有异端精神和民主性倾向,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这种批判又始终囿于个人的、精神的范围内。缺乏战斗性、实践性。因而也绝对不会成为社会治理和有效整合的指导思想。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庄子社会思想在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尤其是他的社会批判精神和理想社会构想,对后世的社会思想家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魏晋玄学家阮籍、嵇康。南宋邓牧,明清之际黄宗羲,近代章太炎等人都从庄子的社会思想中吸取了养分。继承和发展了庄子的社会思想。

猜你喜欢

庄子
《庄子说》(三十九)
《庄子说》(三十)
《庄子说》(二十八)
《庄子说》(二十七)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一)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