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子思想的原创性特质

2009-06-15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原创性特质老子

万 师

摘要:老子思想原创性主要包括问题意识的民本情怀,思维探求的创新精神,自然适应的和谐理念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他的这些思想既是中国哲学发展路径之一,也成为中西哲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关键词:老子;思想;原创性;特质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108-04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发展。“毫无疑问,在西周以前。天就是上帝。这是大量文献可以证明的。不必详述;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历史巨变,‘天崩地裂,上帝的权威发生了根本动摇。思想文化界出现了空前的自由。”由此可知。我国先民在“天”的意志控制之下。其生活是不自由的。这就涉及对“自由”如何诠释的问题,或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自由”一词。就没有“自由”可言,这种以词语的存在来决定概念存在的思维方式。是有失公允的。笔者认为。概念的原创性是人类原始自由。也是自由本真内涵。老子思想的自由。即概念的原创性。它是中国哲学发展路径之一,其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老子思想原创性的发展是:问题意识的民本情怀。思维探求的创新精神,自然适应的和谐理念。本文就老子思想的原创性特质作初步探讨。

一、问题意识的民本情怀

“民本”范畴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一种以民众为其统治根基的意识形态。《说文》说:“木下日本。”本即树根,引申为事物为空间上的基础,或是时间上的起点。它产生或维持事物发展条件之一。将“本”的概念引人“民”与“君”的关系中,突出了君王对民众的依赖关系。体现了民众在君民关系中的重要地位。西周初期。提出了“敬德保民”的理念,所谓“敬德”。要求君王既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又对民众施行仁德;所谓“保民”,就是君王勤政爱民,取得民众的支持与敬重。鉴于“是日何尝伤乎?日亡。吾与汝偕丧亡”的教训。召公说:“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商。”君王必须调整统治政策,顺乎民心,合乎民意,才能得到拥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的视听来自于民众的视听。从天人关系的角度而言,天意不可见,天意要表现为民意。突出了民意的重要性。“民固邦本,本固邦宁。”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能够安宁:民众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稳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上天对民众既无亲疏。也不偏爱,它只是辅助圣明贤德的君王;民众的心不仅变化无常,而且向背没有准确的对象,只是暂时归附君王。这些“民本”观念,其目的是让君王要勤政爱民,不要激起民变。荀子说:“传曰:‘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之谓也。”水不仅可以载舟,也能够覆舟。春秋时期,诸侯国相互争斗。天下纷争,出现了“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的现象,民众此时如何自保。就成了老子特别关注的问题,对此倾注了民本情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揭露君王“为”“争”的危害性。孟子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土地是民众生存之本。也是君王为政之资:民众既是官吏的奉养者,也是国家的守卫者;君王只有正确处理好民众与土地的关系,勤于政事,才能感召民众,巩固统治。但是,当时君王过于重视“土地”与“政事”的重要性。却把“人民”摆在次要的位置上,过分地强调“为”与“争”的作用,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种行为突出地表现在:

1、构成了对民众的掠夺。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阴国家饥荒,不是民众过度浪费,不思种植,而是君王苛捐杂税过重。荒淫无度造成的。这样,民生怨恨,对君王不满情绪转化为反抗行为。局面就难以控制了。对于君王的高压政策导致了社会的动荡,老子警告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民众看轻死,是因为君王“求生之厚”,食税太多,逼得民众没有活路,才看轻死。民众不惜身家性命,铤而走险,正是谋生的愿望强烈所促使。“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人们若不怕死,那又有何畏惧呢?人总是要死的,对守法而生的人,任意杀伐,怎么敢这样做呢?“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民众若不怕威胁,这对君王来说,局面就难以收拾。这些忠告是对君王为了私利,一味地去“为”、去“争”进行了无情地揭露。

2、促成了对欲望的贪求。老子说:“金玉盈室,莫之能守。贵富而骄。自遗其咎。”金玉充屋,难守得住的;富贵骄横。散慢松懈。会自取其辱。因此,“罪莫大于可欲,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由于永不满足的贪欲,穷兵黩武,给天下带来灾难。因此,“故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大国谦下应付小国,小国谦下敷衍大国,才能相安无事,消除争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其智者不敢为也。”圣贤之人治国,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民众耐心引导规劝,使其行为得以规范。身心得以清净,私心杂念得以减少,精神得以充实,顾虑得以免除。他们使民众安于现状,消磨斗志。民众因减少了生存而引起的无味的争斗,不会去做那些徒劳无益的事情。君王就能顺其自然,享受快乐,这对国家、对民众都是好事。

3、造成了对道德的破坏。老子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治得好,战马生活悠闲;天下管得差,母马于野外产仔。多事之秋,民众流离失所,更何况战马呢?然而,“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人类在失道以后。必然按照失德、失仁、失义、失礼不同阶段变动,随着忠信的严重丧失,仁义礼智失去信德之土的承载,乱象频生,最后进入混乱的状态。

其二,探索民众的生存之道。民众的生存是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动乱的社会民众的生存更引起关注,老子提倡:(1)自然纯朴之风。《说文》:“朴,木素也。”它是指尚未雕琢成器的木料。老子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虽知尊荣却甘守屈辱之位,如同山水所归的谷地;它德善充足,必然回归到朴素境界。“道”能够衍生万物,却能够保持原始的状态;那么。人民也应该返朴归真,不竞逐荣华。才能保全自己。“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索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让民众不要追求圣智、仁义、巧利等文饰的东西,减少诱惑,就能够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没有意志与目的作为,就能够任万物自为。君王守道无为,事物则自然顺化。民众顺化后又有欲望产生。就用淳朴之风感化他们。使之不欲而静,天下自

然安定。同时,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更是对古朴纯正之风的积极提倡。(2)向“善”。《说文》:“善,吉也”。“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嗍和双方大的恩怨,必然留下别的恩怨,这怎么能够称为善呢?他认为要化解彼此的恩怨,最根本的方法是大家都向“善”。不互相结怨,这样以前因为种种原因所结的怨,就会自然化解了。因此,“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德善之人不巧辩。巧辩之人德不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虽然民众因为离道失德而对德和道的理解以及表现各不相同,但圣人一视同仁,善良的人善待之,不善良者也善待之。这是因为德是上善的,对善与不善没有区别,让其自化,结果便得到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上善好象水一样,它能够有利于万物生长,就在于它能够随遇而安,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众人深恶痛觉的地方泰然处之。它与道相接近。安身立命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思情虑事要像水那样宽广深远,施恩授惠要像水那样不求回报,行文立论要像水那样不言而信。为政处事要像水那样清静无为,办事行动要像水那样顺应自然。“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老子从民本的角度提出“不争”的观点,与当时著名军事家孙武在《谋攻》中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主要从军事角度来挖掘“不争”的价值,在于达到向“善”的最高境界,这表明了孙武对战争的看法是谋求民生的安定,并不是一味地为了欲望的满足:而老子却是从哲学上来谈论“不争”的生存智慧,他所追求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善与恶,更主要是把形上的“善”(即探求促进人们对善恶的认识)与形下的“善”(即怎样在社会生活中谋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净化生存环境的目的。因此,老子比孙武的视野更开阔、更全面。

二、思维探求的创新精神

思维方式是人脑活动的内在形式,它对人的言语与行动起决定性作用。老子对“道”的体认中,其思维方式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

1、思维的抽象性增强。所谓抽象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构建的。也就是在概念的基础上构成判断。在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而老子生活的时代思维方式是以直觉思维为主要特征,它注重直观经验。习惯于直觉体悟,擅长思辨,靠直觉直指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即由日常事物概括其本质。老子思维的直观方面是其主要形式,但在他的思维方式中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成为庄子思想发展的基础。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器、室的构造是具体事物的“有”与“无”,车轮中的毂木、器皿中的陶土、宫室中的窗户。具体存在的,即“有”:车轮中的毂木之间空处、器皿内的空的地方、宫室的窗户中空隙。实际不存在,即“无”。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使人们对“有”与“无”概念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经过总结与抽象,形成一般意义上的“有”与“无”概念。概念在形成初期需要直觉体悟的。当这种概念加以运用时,超出了直觉思维的范畴,达到抽象思维的境界。因此。“有”因“无”而用,“无”为“有”成利。这样,“无”与“有”的关系,既是具体的“利”与“用”的关系,也是抽象的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老子在此基础上,归纳并概括了“有名”与“无名”、“有为”与“无为”、“美”与“恶”、“善”与“不善”等概念的关系。更进一步地论证了“有”与“无”关系的普适性,也扩大了对“有”与“无”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他还论证了“道”就是“有”与“无”的统一。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可以言说。就不是常道;名可以命名,就不是常名。无是万物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母体。常无能体察道始万物的微妙,常有能反映道成万物的归终。有生于无,有无又相互对立。有与无又称为玄妙,事物千变万化之所在,既阐明了有与无之间的关系,也证实了有无的统一,就构成“道”。

2、思维的逆向性突出。人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正向与反向之别。就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形式。一般认为,正向思维是指沿着人的习惯性思路去思考,逆向思维是指为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从相反角度对事物进行思考,背逆人的思路习惯去思维。产生新的构思,引发思考的思维方法。老子思维具有明显的逆向性,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对任何人都没有亲疏之别,只不过经常亲敬德善之人。这样观察问题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按照当时的思考方式来说。“仁”即“爱人”。是亲亲之爱,是人行孝敬义的表现;老子认为,这种爱是小爱,不是大爱。这是因为这种爱是以一定的人群作为施爱对象,它是有目的性,把施爱范围加以规范。使得施爱具有层次性,层次不同,施爱也就不同。这种“爱”的特点表现:一是差等性强。“亲亲之杀”,即爱的差等性,只注重治家,父慈子孝,以家族为单位,在有限范围内施爱。范围狭窄。二是局限大。施爱范围狭窄,施爱局限于至亲,容易产生人为的隔阂,相互不信任,加强自私行为的形成,缺乏自主参与意识。三是对立情绪高。人人只考虑家庭,个人至上意识增强,会出现为了私利而损人利己的行为产生,不利社会稳定。老子的“大爱”,不是行为,而是主观体验,它似乎不仁、不爱,却将爱体现在事情的具体过程之中,天地孕育万物是一种爱。但这种爱不是天地自己完成,而是万物自身去成就。就天地而言,表面上不爱,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实际上也是爱,让万物自由行动,体现了对万物的尊重。对万物的信任。就万物而言,具有自由决定任何事情的权力,才生生不息,代代相袭。这种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也没有推己及人的因素存在。

3、思维的变易性增加。老子的《道德经》主要是论述“道”与“德”的关系,这两者关系怎样,历来众说纷纭。但老子的“以道统德,以德论道”的思维方式。应该说。这是老子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左传,昭公十八年》日:“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天道遥远。人事切近,天象变化不会影响人事,老子的“道”由自然的层面向超自然的层面过渡。《说文》:“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即人所行的路。一直通达叫做道。它是万物产生的必由之路,由之而

生,逆之而死。道是由有无的统一所构成,就其本体而言,它是无;就其作用而言,它是有。老子之所以要证明“道”的特点,实际上为“德”寻找合法性依据,或者说。寻找当时“道”失范的理由,为什么西周初期周公所建立的道德规范在此时却失去了作用?这种“德”缺少什么依据?经过反思,他认为西周初期的“德”的依据是“帝”,因其没有生存发展的特征,在此时失却了作用,必须要建立一种具有生生不息特点的依据来取代它,从而为“德”作新的规范。因此,老子阐释了“道”的超形象、超感觉、生生不息的特征。就是重新从失范的社会中,找到解救社会的道德依据,使社会重新走向规范。这种“以道统德”的思变。就制约了对“道”的理解的不可通约性。同时,“以德论道”的理路。包含在《道德经》中。这些“德”主要包括“无为”、“不争”、“以柔克刚”等等内涵,它们是“道”在新的环境下对传统的“德”的新见解。为当时的民众找寻生存的依据。这种思维方式的确不同于过去的思维方式,对民众的生存有利。

三、自然适应的和谐理念

老子的哲学是从关心自然中体认人文情怀的。“道家哲学,有与儒家根本不同之处。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在于人的不作为。首先,了解柔弱与坚强的关系。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们生时,身体柔弱的;死后,身体变得僵硬;草木生时柔弱,死后就干枯。由此可知,坚强的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属于生存的一类。用兵逞强,就会遭到失败;树木高大,就会面临砍伐。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弱小的反而处于上位。“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委屈可以保全,屈就反能发展,低洼容易充盈。破旧才能立新,少取却能多得,贪多必会迷惑。人们不自我张扬。不自以为是,不自我炫耀,不妄自尊大,才能立足于自然。其次。弘扬“不争”的价值。“争”不仅造成人们之间关系的紧张,而且还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由于“天道”与“人道”的价值取向不同,要想保持和谐。就应该遵循“天道”。这样。人们就要“不争”,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提倡不与别人争斗,才能使天下避免战争,达到天下的和谐。同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只有保持“不争”之德,才能维护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再次,提倡人与自然的平等。“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能够长久的存在,就在于它们不以万物生长为功劳,才能长久保存。同样,“功成身退,天之道。”人们只有不居功自傲,才能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只要人与自然都保持平常心。就能平等和谐。

猜你喜欢

原创性特质老子
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标准探究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作品的原创性
你看见了什么
阿尔瓦罗·西扎
漫画
原有“真人秀”语境下的转型模式
智者老子
Crying baby mammals all sound the same to 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