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伦理思想中“仁”的意蕴分析

2009-06-15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中庸孔子

熊 雄

摘要:在孔子伦理思想中,“仁”的意蕴涵盖了“礼”、“孝”、“忠恕”、“中庸”、“成名”等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文化历经无数内外忧患而能保存、延续和发扬,与“仁”的精神意蕴有着莫大的关系。

关键词:孔子;仁;礼;孝;忠恕;中庸;

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093-03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氏族贵族日趋没落,为了挽救他们的没落,恢复周礼,实现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安定民生,孔子提出了以“仁”为中心的伦理思想。这一伦理思想在孔子一生的鼓与呼中,明显表现为对周礼的极端维护。他寄希望于“礼”、“孝”、“忠恕”等思想来实现社会礼制,维护长幼尊卑的社会秩序,恢复相对温和的氏族政治体制,同时他也十分反对残酷的社会剥削。孔子“仁”的思想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矛盾的基础上,而孔子伦理思想中“仁”的精神之所以能影响我国传统文化至今。在矛盾中自成体系。与其深厚的伦理意蕴是分不开的。

一、“仁”的思想来源是“礼”

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与维护“礼”直接相关。“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的主线。孔子平时讲“仁”。也常把它和“礼”相提并论甚至混为一谈。现代有人把孔子的“仁”和“礼”截然分开。说什么“礼”要旧的、“仁”是新的;“礼”是继承前人的,“仁”是孔子自己的。这实在是没有充分根据的。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最为密切,虽然名为“仁”,而实际却是以“礼”为主要内容的。

1、“礼”为“仁”的行为准绳。

孔子最喜欢和称赞的弟子颜渊向孔子问“仁”,孔子是这样回答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回进一步请问其细目。孔子又答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颜渊乃孔子最爱的学生,对于其提问,孔子自然不会草率了事。接受了孔子思想观念的孔家弟子们。大多把“礼”看的重于生命和其他一切,必须使自己一心一意去“循礼”,必须如所谓“柬身自好”。以“仁”见许的颜回,“退而省其私”;以“孝”著称的曾参,则说“吾日三省吾身”。可见,“礼”既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根本需求,也是一种修行标准,不仅要守礼。还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用礼束缚自己,并时时处处自省,而绝对不能自由自在、胡思乱想。然而,对于急性的有形的被动的“法”来说,“礼”便是慢性的无形的自动的。亦即使人自愿带上的一种精神的刑具。颜回最守礼。可在道家的眼中。他却是最能够自刑的一个人。在孔子门徒中,他也是一个最愿以身殉礼、能为礼不顾生命的人。显然。孔子的言论和其弟子们的表现都在说明一个问题:“礼”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就是衡量他们是否为“仁”的准绳。

2、“礼”为“仁”的目标。

孔子有时由于特别强调“礼”的重要性而把“礼”和“仁”进行着许多现实的对比,认为狭义的“仁”还没有“礼”高。如管仲只能够称为“仁”而不能够称为“礼”。人和禽兽的区别主要在“礼”而不在“仁”,“礼”比“仁”更进一步。这个阐说是不失为孔子和古代儒家的本意的。因为孔子论“孝”,把属于“仁”的“能养”其亲看成是人和犬马的共同点,把属于“礼”的范畴的“敬”看成是人和犬马的不同点,这就是说,一个人在事亲上,要想区别于禽兽,就必须由“仁”上升到“礼”的境界。“仁”是世界万物的基本秉性,并非人类独有,而“礼”恰恰是衡量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在人类社会中。主张“仁”的思想就应当以人人知“礼”为目标。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古代的“礼”是源于统治阶级,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在君臣、贵贱、亲疏、长幼、男女中的推行都十分便利,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政治管理,而“礼”又是衡量“仁”的准绳,这就使得“仁”必然地要以“礼”为目标。

二、“仁”的现实践履是“孝”

“仁”的基础和先务是“孝”,而“孝”也是儒家一切教义的基础和先务。“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笃于亲就是孝敬父母,意思是说必须先孝亲,才能够兴仁。而翻开《论语》,首先看到的便是孔子的高足有若所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人能孝悌,便不会犯上作乱,没有孝悌便没有“仁”。这句话最得孔子本意。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恪守“五伦”的时代。社会关系网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孝”基本上成为了人们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孝”因此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充分说明,在孔子看来。要达到“仁”,践履孝道是根本,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轻易离家创事业,就算离家也要告诉地方,行有余力了才有资格去读书做事业。这种思想也是和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环境相适应的。同时,在孔子看来。道德更需要从小养成。并要有一个便于养成的环境。这就更需要“孝”的践行。一旦人们从小养成了孝敬父母的好习惯,长大后便会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感情转移给人君、人臣及其他人了。“仁”的实现就有了现实的希望。在现代社会,孔子关于“孝”的思想依然具有普遍和长久的社会价值,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三、“仁”的价值尺度是“中庸”

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孔子“仁”的思想诸多时候体现在品评人物、选才交友、自我修养等方面。在阐述关于这些方面的思想时,孔子始终有一个价值尺度,即“中庸”,用“中庸”去衡量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在衡量人才时,孔子坚持的是“无过无不及”,实则取其“中”,坚持的正是中庸之道。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篇》)。其中,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二人均为孔子弟子。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强一些,孔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分,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以为。子张有些过分。自然要比有些赶不上的子夏强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则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在交友上。“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才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显然,孔子在选才或交友上首要的理想标准也是“中庸”,不得已才求其次。

以“中庸”为价值尺度,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要把“中庸”作为君子品格修养的必备。如

日:“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好勇”则“勇而无礼”;“人而不仁”则近似“直而无礼”。这两种做法都是“一意孤行”的表现,不能中道行之。有见于此,孔子十分推崇“中庸”之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从孔子“其至矣乎”的赞扬和“民鲜久矣”的惋惜中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何其完美。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庸”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同时,孔子还恪守“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的行为准则。一方面,在思想上孔子认为要看到事物的多面性,执两端却取中,另一方面,孔子在行为上坚持的是一种非绝对的概念,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归根到底还是坚持“中庸”的做法。

四、“仁”的实现手段是“忠恕”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显然,实行仁的根本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实际上就是“己之所欲,亦施欲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其为“忠”,即“尽己为人”;而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即实现仁的方法。

冯友兰认为,孔子的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事实上。孔子的忠恕之道不止冯友兰所说这些,孔子在强调忠恕之道的时候,充分认识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需要人们安分守己地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体谅和遵循服务于贵族阶级的礼仪。在《论语》中,我们能够看到,孔子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以倡导忠恕之道。来统一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的争论的。对孔子自身而言,里仁篇有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一生,确实忠诚地履行了忠恕之道,劝教臣民必须听天由命,安分守己,不得埋怨发怒,犯上作乱。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就是说身为臣民不要怨国君,身为下官不要怨上官。身为子弟不要怨父兄,这倒是最能说明“恕”的实质内容。他讲“勇”讲“义”,也强调“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好勇疾贫,乱也”(《论语·泰伯》)。孔子一讲到“勇”就想到“乱”。经常把二者联系起来,因为他认为“好勇”就偏离了忠恕之道,担心人们因此起来从事革命斗争,扰乱原有的社会秩序。他讲得禄之道,也“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论语·为政》),他讲贫穷,信奉“君子固穷”、“小人穷思滥矣”(《论语·卫灵公》),希望人们即使穷到死,也绝对不要做不安分守己之事。他讲“三畏”,把贵族和人民进行对比:“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他讲“九思”。也强调君子的“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显然,孔子的这些思想实质上是为人们的言行举止划定了一个圈,制定了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忠恕之道。是孔子渴望通过“忠”与“恕”的规矩的实现。使人们安于各自在社会中的地位、尊卑和各种礼节,使各种关系、各种秩序得到保障。而且忠恕的这种方式十分简单。只要把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可以了,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五、“仁”的精神安慰是“成名”

有些学者说孔子是动机论者,是非功利主义者,他对一切是无所为而为的,这不尽合事实。恰恰相反。我认为孔子伦理思想中。“仁”的精神安慰和精神需求是“成名”。“仁”的思想落实到事物上时。就表现为“成名”。它是孔子推行“仁”的伦理思想的精神动力,也是“仁”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说“仁”的精神安慰是“成名”。主要有两个层面:

一是成其“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在孔子的政治理念中。要治理政事,首要的是要“正名”。那么。要正的是什么名呢?在《论语·颜渊》中,孔子有较为明确的回答:“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段话十分明确地让我们意识到,孔子所谓的正名,其实正是要使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换句话说,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否则便是名实不相符,君臣父子等等这样的社会关系就出现了混乱。社会安定和社会秩序也无从谈起。“仁”的思想观念更是无从说起。

二是成其“声名”。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就是说君子最为遗憾的事是到死而名字不被人称述。紧接着,孔子又回答了要依靠什么才能成名的问题,他一点也不掩饰地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在他看来,君子要是抛弃了仁义道德。怎么还能成就声名呢?这实际上也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后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仁人志士的表现来看,许多的忠臣、孝子、节妇、贞女等,无不恪守着“仁”的行为规范。不惜牺牲一切,也要“人死留名”。以免与草木同朽。事实上,在孔子的价值追求中,一个君子修身成仁,无身外利益的需求,无自私自利的奢念,唯一的收获就是问心无愧的“声名”了。

“仁”的思想是孔子伦理思想核心精神的体现,也是后世儒家精神的本质所在。人们在对“仁”的思想意蕴进行各种分析的时候,真正是见仁见智。然而,无论是哪种解析,都不能否认“仁”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今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如何真正理会“仁”的意蕴中的积极因素,抛却不合理内容。是我们分析、理解、实践“仁”的意蕴的根本方向。

猜你喜欢

中庸孔子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中庸》名句节选
半途而废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孔子在哪儿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