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明心学人格美育思想内涵探究

2009-06-15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

詹 勇

摘要:阳明心学是明代中晚期重要的哲学思潮,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心即理”,“知行舍一”和“致良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美育思想,主要表现在:1理想人格的追求。2价值主体性的凸现。3感性生命的体验。4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关怀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阳明心学;人格美育;理想人格;价值主体性;感性生命;批判精神

中图分类号:G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070-03

在对先秦儒家孟子心性之学下人格美育的继承和超越,对佛(禅)老的人格美育思想的积极借鉴和利用中,在对朱子之学的批判和对陆氏心学的继承弘扬中,阳明心学的人格美育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是十分庞大和严密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美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理想人格的追求。“为圣”一直是中国传统儒家人格美育思想的理想追求,阳明心学也不例外,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儒家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着一种君子人格,但在人生态度的修炼上要求达到圣人境界。因此。在前面的论述中把儒家的人格理想界定为君子人格。当然,这是与道家的圣人人格是不同的。道家的圣人人格是一种自然人格,而儒家的圣人人格依然是一种社会伦理人格。阳明心学虽然沿着儒家人格的理路。但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阳明心学中。“圣”有着重要的地位。什么是圣人?这也是阳明心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圣”本为聪明之士,成圣是传统儒家的终极关怀。并且认为只有“仁且智”的人才是圣人。在阳明心学里。圣人人格的唯一要素是德性完满。“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阳明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可见,“纯乎天理而无人欲”是阳明心学圣人观的终极标准和根据。然而何谓“天理”?在宋明理学那里,认为在自然、社会、人生以至人类历史上,凡是真的、善的、正的、光明的,都是“天理”。凡是假的、恶的、丑的、偏的、黑暗的,都是“人欲”。而封建伦理道德又是判断“天理”、“人欲”的终极标准和根据。同样。阳明心学的“天理”、“人欲”也带有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性。这当然是要批判的。他认为:“夫礼也者,天理也。天命之性,具于吾心,其浑然全体之中,而条理节目,森然毕具。是故谓之天理。天理之条理谓之礼。是礼也,其发见于外,则有五常百行,酬酢变化,语默动静,升降周旋,隆杀厚薄之属。”显然,阳明心学的“天理”就是“礼”,就是仁、义、礼、智、信。

“心即理”是说这些规范本身就存在于人的心中,这明显地继承了孟子的“心性”论的观点。孟子没有把“心”确立为主宰地位。而阳明心学的“心”是被确立为人的主宰地位的。因此又超越了孟子的观点。这在阳明心学中为人格美育思想奠定坚实的“本心”基础。同时。“心即理”又是对陆氏心学“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心之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的直接继承和发挥。阳明说:“圣人之学,心学也”,“君子之学,心学也”,“大人之学,心学也”。也就是说,心学是学作圣贤,成就大人君子的学问。可见。阳明心学的人格之境就是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道德的,而且是审美的或准审美的人生理想境界。而这种境界是可以达到的,而他说的“人皆可以为舜尧”,体现出“有教无类”的美育思想,强调人格的独立和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正是阳明心学人格美育思想中极有价值的部分。

2价值主体性的凸现。阳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主体,一切价值都离不开主体而存在,他反对朱熹离开主体而谈论价值的做法。“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耶?”“理”在朱熹那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具有最高价值并兼有自然规律的意义,因此,朱熹在理的自然规律和价值两种意义之间不断纠缠。理对阳明来说不再具有自然规律的意义。它只表示一种价值关系,如事君之忠、事父之孝等等,自然规律不在讨论的对象之内,而认为心之外的一切包括天在内。都不能作为理的源泉。天地万物属于自然界。他们所具有的仅仅是自然规律,它产生不出忠孝仁义之理。从而摆脱了在人之外宇宙洪荒中去寻找价值的起源。理是人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为自己确立的价值标准与目标。不是像朱熹说的那样,没有理就没有心,而是理是人心的产物。应该说没有心就没有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都说明阳明心学的价值主体性的凸现。

因此,价值评价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云: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求孝之理于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耶?抑果在于亲之身耶?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与?”

这里面有两种“理”。一个是朱子之“理”,即对客观事实之理、知识之理的“求”、“穷”(认识、认知)。这种“理”确乎在“心”之外,心要去“求”它。因此,在认识活动中,可以把“理”与“心”析而为二。人存在的理由就是去认识“理”,在这样的思想下,人是没有主体性的。而另一种是阳明心学之“理”,即道德之理。道德是一种价值存在。“道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因此,此“理”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之“理”。对价值的评价应该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无孝之“心”,则无孝之“理”。“心”即价值主体的存在。事物的价值存在于主、客体的关系之中。而对价值的评价,则是从主体的需要出发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审定。阳明心学的价值评价凸现了人的主体性需要。这是阳明心学人格美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也是人格美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如果人失去了主体性,还有何美育可言。因为美育本质上就是培养完美人格的教育,而主体性的存在是完美人格独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阳明心学明确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维护了人自身的尊严,把握了人自身的命运。这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上是特别贡献的。

3感性生命的体验。阳明心学是十分重视人的感性生命存在的。虽然从学理上讲,朱熹和王阳明都是为了建立符合封建统治的伦理学体系,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欲”。但他们有不同的表现,朱熹以理为本,更多地突出了超越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和外在强制,人的感性生命被无情地惨杀。而阳明以心为本。尽管心、良知、灵明在王阳明那里已被抽象提升到超越感性生命存在的先验高度即道德理性物,但总是与感性生命如人的知、情、欲等因素紧密相连的。他说: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

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著。七情有著,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

“盖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性一而已,仁义礼智。性之性也;聪明睿智,性之质也;喜怒哀乐。性之情也;私欲客气,性之蔽也。质有清浊。故情有过与不及,而蔽有深浅也。私欲客气。一病两痛。非二物也。”

“性”存在于知、情、欲之中。这就肯定了感性生命的合理存在。当然,这些感性生命不是肆无惮忌的,而是要受到“心”、“良知”的节制。没有感性生命的存在。就没有美育可言。美育就是要培养人格的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和谐统一,使人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可见,阳明心学的人格美育思想蕴涵着这一深刻的思想。

在阳明心学思想里,感性生命的最佳体验状态是达到“乐”的境界。此境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灵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阳明心学认为“乐是心之本体”。

“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诉合和物。原无间隔。……‘时习者求复此心之本体也,‘悦则本体渐复矣,‘朋来则本体之诉合和物充周无间。本体之诉合和物本来如此,初末尝有所增也。”

这种“乐”是良知本体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自由愉悦、充实活泼的快乐。也是儒家思想人格追求的最大精神快乐,即“孔颜乐处”。阳明又说:“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可见,这是情与理的高度统一的审美境界,重视情在“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人生经历来看,阳明的一生是“无我”与“有我”相统一的一生。在“无我”“有我”的背后有着阳明人生深厚的生命感受和内心体验。因此,阳明心学的人格美育思想中也有许多深刻的感性生命可贵的感悟。不理解这一点。就很难深刻地领会阳明思想的精神。“王阳明一再强调,他的学说是从他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中得来。是个人经验的结晶和升华。……因此,对王阳明哲学的解释,必须建基于对王阳明生存体验的理解。”

4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关怀意识的养成。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人格美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阳明心学人格美育思想中的重要理论特色。阳明心学的产生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统一的。阳明心学是在对朱学的批判基础上进行创建的。当然,也继承了传统的儒释道的思想。明初,理学独尊的局面就已确立。到了明中叶,社会危机加剧。作为意识形态核心的朱子理学受到了大力地批判。于是,人们就企图找到一种新的儒学形式来弥补其失,阳明心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下产生的。朱学是一个“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思想体系,而阳明心学从“心”与“理”的关系,对“格物致知”的阐释,知行观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批判,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而成就了庞大又严密的体系。从其人生遭遇来看,这种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充满了莫大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的,具有令人仰止的人格魅力,这在心学思想体系中处处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同时,这种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也透射出阳明心学一种对社会,人生、宇宙的关怀意识。关怀意识也是人格美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关怀意识是一种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到社会、宇宙中去的精神,去担当社会的大任,去探求宇宙的命运。这在阳明身上有深刻的体现。

在明代。阳明集功臣和圣贤于一身。作为圣贤,他提出了一整套“圣人”学说理论,而且还把他的“圣人”学说理论付诸于实践。作为功臣,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经世思想,并且投入到经邦治世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去。有人说“阳明学说为救世之学”。这是有道理的。作为圣贤。怎么看着江河日下的世道人心能不问不管呢?而这种对社会敢承担责任,置个人利益得失荣辱于不顾的关怀意识正是人格的永远闪光点。美育需要这种人格精神。对这种人格的塑造负有重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