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徒雷登“魂归”杭州城

2009-06-15郭元良

贵阳文史 2009年3期
关键词:气度驻华大使小人物

郭元良

司徒雷登“魂归”杭州城,折射出中国开放的气度与胸怀

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因为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而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当时在美国驻华大使任上的他,奉命于1949年8月2日离华返美,时隔59年之后,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在美国相关人员的护送下,安葬在他的出生地,中国杭州的安贤陵园,并将他在杭州的故居,修缮一新,辟为“名人纪念馆”,了却这位既是美国人又是杭州荣誉市民魂归故里的心愿。对杭州“名人纪念馆”来说,亦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司徒雷登是他的中文名,1876年生于杭州,他在少年时代即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话,1904年他从美国接受教育后,重返杭州,并在杭州及周边城市传教并在教会学校任教。1919年成为燕京大学的首任校长,长达27年之久。1946年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授予杭州荣誉市民称号,并授予象征荣誉市民的金钥匙。司徒雷登终其一生,与其说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小人物”,还不如说他是一位学者、教育家,他出任美驻华大使的岁月,不过短短二年时间,而在此之前的48年,他一直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并因此受到广泛的尊敬。司徒雷登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因而他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也不奇怪,因为他一生的最好时光都在中国度过。他在华50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中国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建设性的工作,即使是作为驻华大使任上,他也维持着与彼时中国各个政治集团的良好关系,他对杭州文化如数家珍。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期,随着美国侵华政策的彻底失败,当时在任上的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站在当年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终于以“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而沉淀入中国历史,并且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经久不衰的声名。他奉命于1949年8月2日飞离南京返国,便与中国断绝了联系,于1962年9月18日在华盛顿病逝。

在告别59年之后的今天,越过历史的沦桑,越过战争和离乱,越过意识形态的对峙,特别是中国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视角可以把作为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的司徒雷登和作为“政治上的小人物”剥离开来看,标志着我们与司徒雷登及其所代表的那些历史的和解。当年作为敌对的中美两国,现在已成了“战略伙伴”,值得一提的是司徒雷登的另一个心愿,就是将1946年周恩来在重庆时送给他的那只明代彩绘花瓶送还中国,这只明代彩绘花瓶如今珍藏在南京博物馆收藏。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沦桑巨变,从别了司徒雷登到重见司徒雷登,其间隐含的不仅有时间的力量,更折射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开放的气度与胸怀。

猜你喜欢

气度驻华大使小人物
尼泊尔新任驻华大使潘德
和驻华大使聊天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
推敲文本,把握有“度”
小人物
浅析紫砂《仿古壶》的气度、工艺和文韵
大人物和小人物
台湾风云小人物
小人物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