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2009-06-15任立明
任立明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渲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关研究表明:现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与心理素质较差、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重视开展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营造优美的校园,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以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园里繁花绚丽,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廊树荫下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环境对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起到了的重要作用。因此,创设各种有利情景,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