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动机学好历史知识
2009-06-15龙金旺
龙金旺
激发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学生学好历史知识的关键。激发学习动机,能使学生产生学习自觉性,迸发出学习的极大热情,表现出坚毅的学习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勤学苦练。并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特征,以及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懒惰、容易分心、对学习有厌倦情绪、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等。所以要想使初中生学好历史,就必须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学习中获得乐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昵?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 通过德育渗透,明确学习目的
教书和育人是教学中必须遵守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结合知识的传授,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和学习目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道德品质,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教师提示,日本—个弹丸之地,通过明治维新,短短几十年时间,就由一个封建落后的小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改革获得了极大成功,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类专门人才。我国现在也正在进行改革,也急需大批人才,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还应该吸取、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方能少走弯路,所以同学们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是必要的。通过这种德育渗透,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眼下的学习与集体利益、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联系起来。另外,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个人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对历史都进行过潜心研究。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与其拥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也是分不开的。
2 引导动机迁移,促生学习需要
这也就是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学习活动上。我教的班有—个学生爱好收集古钱币,在历史课上也经常摆弄钱币。这时,老师最好不要简单地批评他,可以鼓励他参加钱币兴趣小组,使他在小组活动中进—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他回去收集有关钱币的历史资料,如“中国历代钱币之最”等等,然后让他把收集到的钱币知识介绍给同学们,或者用它出一期黑板报。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使这种爱好和学习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引导动机迁移,可以产生更新的学习需要。
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提出一些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过努力可以解决,但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例如,在讲到法国的《人权宣言》时,其中有条规定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时就向学生提问:你们在以前也学过法律常识,都知道我国法律当中也规定:公民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那么《人权宣言》中规定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进步的,还是有局限性的呢?问题一提出就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展开积极的讨论,并阐明自己的理由。最后老师总结指出:《人权宣言》和我国法律的制定背景是不同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是基于我国财富相对比较平均这个现状基础之上的。而《人权宣言》是法国大资产阶级颁布的。当时的情况是,主要社会财富大多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而广大下层人民群众却非常贫穷,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于广大下层人民群众没有实际意义,它只是保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所以《人权宣言》中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有阶级局限性的。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充分激活学生求知欲望,比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4 结合社会热点,引起学习兴趣
历史和现实是紧密结合的,如果把二者割裂开,历史课将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另外,随着中学生的知识范围与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他们的求知欲也不断增强,并开始表现出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密切关注,对国际上出现的热点问题都热情关心。所以,在历史课上,穿插一些与历史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将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今国际上的中东问题、科索沃危机,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其深远历史背景的。这样,结合这些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就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到亢奋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效果肯定也是不言自明的。
5 体验成功感觉,增强成就动机
学生取得成功,可以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提高自信心。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能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而过多的失败,则会大大削弱学生的成就动机。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非常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尤其是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更应这样。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