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玉娇”背后的法治走向之争

2009-06-14沈彬

凤凰周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陪审团民意舆论

沈彬

上个月一则法治新闻,打开了潘多拉的麾盒:5月10日,湖北巴东县某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在休闲中心被女服务员邓玉娇刺成一死一伤。死者的“官家”身份,加上弱女子以刀捍卫贞洁,引爆了网络舆论。事件情节波澜起伏:邓玉娇被送进精神病院,律师当众痛哭,邓母更聘官方背景的律师……直到近日检察院审查起诉。案情发展的每个节点,都引发了草根与官方话语的“白刃战”。本案已不是一起单纯的刑事案件,而成了中国法治的横截面。加上几位专业法学家披挂上阵,形成泾渭分明的阵营,背后是中国司法专业化Vs,司法民主化,全民法官Vs,精英法治,是对中国法治之路的话语权争夺。

专业判断和民众的正义直觉

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即便按律师控诉书里的说法、3位官人中的一位黄德志企图在浴室里“强奸”邓玉娇,后邓逃至外间,当着多人的面,死者邓贵大用钱扇打她,羞辱她,并两次“摁倒”她,邓不堪羞辱拔刀自卫。

对相同事实的定性,草根民众的判断和专业司法截然相反。从民众的正义直觉看,民女有捍卫自己贞操的绝对权利,特别是面对官家淫威时,她被冠以侠女、贞女等名号——无数人对现实的无奈,转化成激情投射在这个女孩子身上。

邓玉娇也契合中国传统的文学想象——民女反抗胥吏欺凌的经典题材,比如脍炙人口的诗篇《羽林郎》、《陌上桑》。这种文学想象中的“合法性”,和现代法治有着话语权上的紧张。

现代法治社会不是宗法社会,并没有把“贞洁”放在与人身安全同等重要位置,即只有针对危害人身安全的侵害,才有无限防卫权。虽然亿万中国人认可保卫名节有充分的理由杀人,但这并不为中国现行的刑法所接受。这是现代法治理念和亿万人认可的传统冲撞。

《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学理上对此有着不同理解——“无限防卫权”是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强奸,还是只要是强奸都适用?但司法實践中一般倾向前者,即“无限防卫权”应与犯罪危害性相匹配。本案中,死者的污辱行为很难说构成强奸,也不能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在现代法治的语境下,邓无疑是防卫过当,构成犯罪。这几乎是司法专业判断的共识。

貌似强大的民意,如果脱离了专业的知识支持,很容易被“愚弄”。此案舆论沸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邓玉娇竟以“故意杀人罪”被立案,舆情无法接受。后警方确认邓玉娇“防卫过当”,不少人欣喜若狂,以为警方纠正了“故意杀人”冤案。事实上,“防卫过当”并不是一个独立罪名,只是犯罪构成的一个方面;按刑法理论,防卫过当即构成故意犯罪,而不是过失犯罪,即邓只能定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从她连刺4刀,其中两刀致命的角度看,依司法实践她还是会定“故意杀人罪”,也就是说警方根本没有改变本案定性!由是反推,若当初警方在通报中回避“故意杀人”罪名,代之以“防卫过当”,就可避免触发舆论的地雷。

又如在此前的杭州飙车案中,激愤者主张以“过失杀人罪”追责,以为那是一个严重得多的罪名。事实是,在小区里发生的交通事故,就是按“过失致人死亡罪”论罪的,它的刑罚并不比交通肇事更严重。政府如果掌握“公关技巧”,就很容易“疏导”、操纵民意。

“全民陪审团”能带来正义吗?

基于上述话语紧张,以及现实法治让普通百姓的失望,从许霆案以来,舆论空间中有着一种天真、固执、集体无意识的预设——现行司法体系是靠不住的,法律专业人士早已投靠既得利益集团,出卖良心,只有“全民陪审团”代表人民执行公正。甚至有人直言:如果一个法律跟中国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左,那就是一个错误的判决。

这是把陪审团想象成了全民公决,错误地把“民主诉求”强加到司法头上,是民主饥渴症和对现实司法失望下的“司法民主臆症”。世界上审案子没有靠全民公决的!事实上,执此主张者也未把自己定位在法官的客观第三方立场,而是沉浸在“受害者角色扮演”中,动辄对别人发出“如果受害的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的道德责难,已经偏离起码的“自己不做自己法官”的程序公正。

即使英美式的陪审团制度,也不可能是某些中国人想象的“多数人的正义”,更不是“群众公审大会”。在法官的专业主持下,对控辩双方的举证、质证,代表一般人的普通理性作出判断。美国著名的辛普森案件,陪审团的意见就跟最广大人民的意见相反。“陪审团”代表民意一说,只是中国人从此岸现实需要出发对彼岸的幻想。

在中国民主化还是一个漫长议题的背景下提“司法民主化”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乃至破坏。中国法治之路一直在震荡,在前任肖扬法官任期内,强调了司法专业化,但最近最高法提出“三个至上”,把人民满意和遵守法律提到相同的“至上”位置,可看作是法治改革面对合法性危机,寻求民意资源。

没有政治民主作为前提的这种所谓“司法民主”,只会破坏近年来中国法治专业化的积累,让民意浪费在个案的自相矛盾的干涉当中。任何人在未被依法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但在判决前之所以要把一些嫌犯“抓起莱”,目的不是对其预先处罚,而是嫌犯可能继续为非作歹,销毁证据,乃至远走天涯,所以刑拘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若嫌犯不存在阻碍司法程序的可能,就没有必要抓人,而是可采取取保候审。这个人道的法治理念,很多人是接受的。比如云南省“躲猫猫”案件中,农民李乔明因为盗伐林木被刑拘,蹊跷地死在看守所里。当时有论者指出:依现代法治精神,此嫌犯完全没存必要刑拘。但在杭州飙车案中,在事故当天责任尚未查明,是否涉及刑事犯罪都没有弄清的情况下依法并不能对肇事者刑拘,而这种合法行为却成了杭州警方的罪状。大家似乎忘了“无罪推定”,沉浸在对“富二代”的阶级仇恨当中了。

两大法学派斗法

邓玉娇案论战的最精彩之处在于,几位法学教授同室操戈,体现了走何种法治之路的学理冲突。论战中引起公愤的“反面人物”,是西南政法大学的高一飞。他撰文指责邓玉娇的律师有违职业道德,企图利用舆论干涉司法,并援引了美国这种法治较成熟国家关于司法和舆论的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萧翰副教授指责高一飞作为法律人士丧失对“弱女子安危”的关心,“讨好官方、助纣为虐”。并指出,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受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的影响,大量条文是基于敌我思路,而不是基于保障公民权;中国的法律学者弄不懂这个,就是“不懂法的精神”。

很自然,高一飞被民众唾骂,萧翰受到民众推捧。如果说高一飞教授还有要求律师协会处分邓玉娇原律师的“告密者”之“道德污点”的话,那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乔新生,仅从法律角度谈邓玉娇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即遭到无数人的谩骂,这说明了什么?

其实,以上几位都受过专门的刑法教育,不可能不知道:在现行法律下,邓的确构成犯罪;同时双方也非常清楚,这个专业判断民众绝不会满意,而且民众愤怒并不是针对此案,而是长期受到公权侵害积累下来的,这只是一个发泄渠道。如果可以安一个帽子的话,那萧翰就是代表“自然法学派”,要求“超越法律”,按实质正义、自然法的原则判定邓无罪,而不是依照“恶法”:而高一飞则代表实证主义法学,即便个案中有种种不公,也必须按既定法制运行,而不是为了迎合大众,推倒重来,更不应歌颂“以暴治暴”,否则“中国就得成为水泊梁山”。前者的思想是民粹的,后者是精英的:前者是激进的,后者是保守的。这两种思想的对立,并不能“政治站队”分为反政府、投靠政府,在狂飙激进的时代,社会不仅需要踩油门的人,更需要踩刹车的人。从对中国历史的考察看,中国现在似乎更缺少踩刹车的保守力量。

贵州瓮安事件、林嘉祥猥亵门、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这些大规模全民参与的个案监督,促使政府认真倾听民意,进一步试探了舆论的底线,已形成一种中国政治的新生态——个案公众监督,这将是中国民主进步,公众舆论空间形成的平台。但司法作为一种保守力量,还是应保守既有的稳定和可预测性,不能在个案中听凭民意干涉。否则、未来就不得不不断向舆论低头,不断走法治的回头路。中国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陪审团民意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民意更关注事件真相
浅谈民意与司法适用的关系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