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的想象美和想象力的培养
2009-06-13李德新
语文有遣词造句的字词美,有布局谋篇的结构美,有表情达意的意境美,还有构思成文表达主旨的想象美。
语文的想象美一般体现在文学作品中。陶渊明想象出桃花源这个淳朴和谐的“绝境”表达自己对安宁祥和、自由幸福社会的无限向往;周敦颐把莲想象成花中君子,赋予莲以人的品性,昭示自己洁身自好而又不清高自许的做人原则;曹操则以大海自喻,把吞吐日月星辰的大海想象成自己作为能一统天下的王者所应具有的博大胸怀。像这种由平常的事物激发出新奇的想象,借以抒发作者感情的作品不仅在古诗文中随手可拾,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刘成章把安塞腰鼓激越的鼓点、恢弘的气势想象成黄土高原人民那顽强的生命力和勇敢的进取精神;宗璞将紫藤萝花想象成人的遭遇,体味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真谛,将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作精神的宁静;郭沫若则想象出天上有美丽的街市,以此表达对美好世界的向往,等等。
想象美伴随着作品欣赏的整个过程。读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神驰于过去未来,真实和虚幻,从而得以愉悦精神,启迪智慧,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样读者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才能自然生成并回味无穷。读杜牧的《泊秦淮》,张开想象的翅膀来到那灯红酒绿的秦淮河上,和杜牧一起倚靠着船舱,在那充塞于耳的淫靡之声里,油然而生江河日下、国将不国的忧思;读朱自清的《春》,读者大脑的屏幕上就要映现出那五幅春意盎然的图画,再把这五幅图合成整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读鲁迅的《风筝》,把自己当成因一己之好恶而剥夺了弟弟玩风筝权利的作者,那种成年之后祈求宽恕而又不得的沉重心情就不难理解。
想象美丰富了写作的形式和内容。从写作技巧上看,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比兴等,将物或景与人或精神品质联想在一起,或者是写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想象,激发学生放胆想象,可极大地丰富写作内容。如写《20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太空历险记》等之类的作文,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变换角色角度,自由想象,尽情描绘,可以真正享受到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在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写出想象中的事物,这恰恰又是课标反复强调的一个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想象。其中,挖掘课本资源,进行片断练习,就是一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广阔的想像空间的方式。如学习《芦花荡》后,发挥想象,写一件事以体现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老头子每天出入芦花荡,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一定会有很多惊险传奇的故事供学生去演绎。学习《信客》后,把众乡邻对老信客的误会围攻的情景想象出来,重点写众人的质疑和老信客的辩白,这就需要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进行角色扮演。学了《阿长与〈山海经〉》后,想象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重点表现阿长买书的心理活动和这个不能识文断字的人是如何向书店的人说清楚“三哼经”是怎么回事的。这个过程必然有不少搞笑的内容,这又是学生满怀兴趣的。在这些片断作文中,可以看到不少新奇合理的想象,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苏格兰哲学家杜格尔德·斯特华特说:“想象才能是人类活动最伟大的源泉,也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毁坏了这种才能,人类将停滞在野蛮的状态之中。”每个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赏析语文的想象美,还要积极挖掘课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李德新 江西兴国潋江中学3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