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谈片
2009-06-13孙晓燕
新课程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提高文学修养。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必要性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必然要求。文学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广大青少年认真地品味古诗文,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
2.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习惯的重要途径。古诗文的无穷魅力离不开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这样的学习才帮助学生记忆得久远。
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必然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学生也只有在不断地阅读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激活自身潜能,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抓住诗歌的物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趣”
诗歌中的物境是诗歌的重要依托载体,也是学生理解诗歌“情感”和“意趣”的物化对象。对此,笔者以为,在诗歌教学中,注意诗歌的物境理解,一方面,能够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另一方面,能够为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奠定坚实基础。
诗歌的情感是指诗人在作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内在情感态度和思想本质反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强调了诗歌情志的重要性。他认为,诗不仅言志,同时起“持人情性”“顺美匡恶”的社会作用。也就是说,诗歌,就是要表达情志,就是要扶持端正人的性情。一首首精炼隽永的古诗词,不仅是诗人才华横溢的结晶,也是他们志向高远情趣盎然的体现。由此可见,在教学古诗词时,一定要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二)探寻诗歌的意境之美,提高诗歌鉴赏技能
如果说诗歌的物境是诗歌的表象体现的话,那么诗歌的意境则是在物境基础上的一种内化生成。笔者以为,在教学中探寻意境之美,具有如下作用:(1)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本质内涵之美;(2)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诗歌的意境之美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文学素养;(3)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升华自身的人格魅力。
笔者在近几年的诗歌教学中发现,意境就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诗歌创作有着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以语言文字的物化形态承载着诗人的心灵世界,一首好的诗歌必定能给人以很好的意境美感。
对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意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鼓励学生在熟练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思维想象;(2)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表达手法将诗歌意境表达出来;(3)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意境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运用多元化学习模式,全面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对诗歌进行理解学习。这些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背诵、鉴赏、表达等几种形式。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离不开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分析,都应该鼓励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文学素养。
笔者以为,想象是诗歌多元化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指导学生根据作品中的语言描绘,在大脑中想象出各种人物情节环境,并且要通过想象,设身处地体验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在诗歌的天空中尽情翱翔,就能够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三、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注意点
1.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诗歌教学就是要激活他们的学习潜能和激情。
2.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心理。古诗歌是教学的难点,对学生的进步应该予以激励,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注意发展学生的学习创新精神。学生在理解诗歌的过程中会受阅历、情感等方面影响有所不同,应该表扬他们的创新之处。
总之,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地增强自身的诗歌知识和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玲.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谈[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3]张缨.高中诗歌鉴赏策略探索[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4]杨学文.浅谈诗歌教学中的诵读与意象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孙晓燕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第一中学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