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例说”有效解读古典诗词
2009-06-13李德宝
古典诗歌鉴赏需要还原历史的本真。本事例说法既是探求诗歌主旨的重要方式,又是诗歌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本事”一词来自于唐代孟棨《本事诗》,用故事的方式记录诗歌本事,本旨是提供有关诗歌作品的写作背景,以便了解作品含义。例如王维为讽谕宁王强占卖饼者妻而作《息夫人》诗,张九龄因受李林甫排挤而作《海燕》诗,倘不说明本事,很难知其用意。本事例说富有情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习兴趣。卢梭《爱弥儿》:“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的所教的东西。”古诗课堂如能灵活地穿插本事例说,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而且课堂教学效果定会更加有效。如: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历来大都认为是讽刺唐玄宗时外戚专政,外戚尚宠,或以为这首诗是讽刺唐肃宗、代宗以来宦官专权的。议论虽然有分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把这首诗的宗旨认定为政治批判,是一首典型的讽刺诗,也是借汉室隐喻唐室的。
这种理解到底是否真实可信呢?从诗的字面意思理解确有讽刺的意味,“教参”上也大都这样理解。然而,如果在课堂上把孟棨的《本事诗》上记载的有关此诗一段故事,讲给学生听,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
唐德宗的时候知制诰缺人,也就是皇帝身边起草朝廷诏命的知制诰这样一位中央官员的位置出缺。宰相两次提名某人某人去当,而德宗皇帝不批,宰相就向德宗皇帝请示:“陛下希望谁来当这个官呢?”德宗皇帝就批了三个字:予韩翃,就是说这个官职给予韩翃。可是问题来了,当时朝里边有两个韩翃,同名同姓。宰相闹不清楚到底德宗皇帝看中的哪一个韩翃,只好把两个韩翃的名单都报上去。唐德宗又作了一段批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把这首诗原文抄写了一遍,后面又批了四个字:予此韩翃。就是说这个官授予写这首诗的那个韩翃。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德宗皇帝对这首诗是大为赞赏的。既然是讽刺朝廷,德宗皇帝为何也喜欢此诗呢?再说,德宗皇帝难道读不出诗的隐喻之意?学生必然产生质疑。接下来再介绍唐德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
据记载德宗皇帝是一个文学修养非常高的皇帝。《旧唐书·德宗纪》后面,《旧唐书》的编纂者对唐德宗皇帝是这样评价的,说他“天才秀茂,文思雕华”。他统治期间是“文雅中兴,夐高前代”。《唐诗纪事》也记载道,“唐德宗擅于为文,尤长于骈诗”,“每于学士言诗于玉堂殿夜深不寐”,经常和朝中的学士们在宫殿里谈诗谈到半夜三更 ,谈兴还浓不肯休息。《全唐诗》和《全唐诗》的各种补遗,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德宗皇帝的诗一共有17篇包括两条断句,像“雨霁霜气肃,天高云日明”“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这样的句子时时被人吟诵。这样一位爱写诗,能赏诗的君主,倘若韩翃这首诗真的寓含讽刺,他能看不出来吗?他会昏到把诗中的讽刺当作歌颂吗?
虽然我们没法从《本事诗》原典中得出德宗皇帝认为这首诗是歌颂他的而所以喜欢的这种结论。但就这首诗确实是写得很精彩,特别是开头的那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暮春三月落花时节在一般诗人笔下难免会流露出伤感,而在韩翃的这首诗里却是意兴昂然,的确是不同凡响,德宗皇帝之所以赞赏这首诗,应该只是以一位有审美能力的读者对一首艺术佳作的正常反应,而不是一位爱听奉承话的皇帝对一首阿谀奉承之作的特别青睐。
再看“五侯”这个典故,据《西京杂记》所记载,寒食那天虽然全国都禁火,但皇帝却赏赐封侯的贵族们以蜡烛,特许照明,以示恩宠。此诗即借古喻今,以见皇家恩泽只及上层,即使是生活中的小事,他们也是拥有特权的。“五侯”本来是汉朝的典故。西汉成立时,外戚王谭等五人同日封侯,世称“五侯”。东汉顺帝时外戚梁冀的儿子和叔父五人封侯,世称“梁氏五侯”。桓帝时,宦官单超等五人封侯,也称为“五侯”。寒食赐予朝中权贵蜡烛的做法,自汉代到唐代几百年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每一朝每一代的皇帝都是这样做的,不是德宗皇帝新出的花样。再说这种做法实在是惠而不费,一根蜡烛才值几个钱,所以皇帝赐给封侯的贵族以蜡烛,这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耀,并没有额外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并没有耗费国库的大量金钱。诗人韩翃是进士出身,好歹也是封建时代的官员,所以硬要说这首诗是讽刺诗是不是过高的估计了他的思想觉悟了呢?
刘勰《文心雕龙》“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古诗鉴赏需知人论世探本求源。由此看来,这首诗对五侯们获得的荣宠下意识地含有几分羡慕,而绝不可能是一首激愤的诗、讽刺的诗,甚至批判的诗。
唐诗宋词这样的本事记载很多,像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其中隐藏着的那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吟诵讲述。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来者,后不见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首诗我们必须知晓“幽州台”本事,才能够理解“前无来者后无古人,极度失意之悲”。
不用多举例,灵活运用本事例说这一教学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诗歌,又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多维思考能力。李海林说:“语文教学以学生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激发为前提,……以学生认知、思维、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效果。”[2]本事例说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鉴赏水平。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书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赵朴初.唐诗宋词鉴赏辞典[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唐]孟棨.本事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全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
(李德宝 江苏省睢宁王集中学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