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多读

2009-06-13金良学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人文课文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综合起来看,语文有两个重要的性质:(1)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有其工具性;(2)作为提高人文素质的载体,它又有其人文性。无论从交际的角度还是人文的角度看,语文不像数学的1十1=2那么明朗,它往往是含蓄的。有人说语文是一门模糊学科,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此,学习语文的方法重点在于感悟——感悟语言,感悟文章的整体。

而感悟文章的重要途径就是“读”,多读才能体味语言的妙处,多读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多读才能受到文章的感化。语文教学要尽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如果把语文课上成了“说教”课或者纯练习课,哪怕这节课设计得很好,都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

那么,多读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在于模仿,而不在于“技术”。小孩跟母亲学说话,母亲怎么说,他就怎么说,天长日久,小孩就会说话了。苏东坡没有学过主谓宾,也没有学过复句与句群,但是,他的语言表达却是人们公认了的。这说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在于学“技术”繁琐地分析句子的结构、论据的类型、说明方法、修辞方法等纯技术性教学,而在于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动用的是人的潜意识,靠的是潜移默化,模仿得多了,天长日久了,就会形成一种语言习惯。许多文学名著,包括选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人们公认了的规范语言,若能多读,语言表达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其次,能够激发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发展。文学作品是作家感情的宣泄,是作家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是对生活的再现与创造。好作品总是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唤起人的良知,能够使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为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而拼搏。一句话,好作品能够让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若能多读好文章,常常为文章中的人、事、物而感动。或叹息、或激昂、或愤怒,亦或是为文章的艺术绝妙而赞叹不己,久而久之,一个良好的品质即将形成,学生的欣赏能力也会提高。仍然是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不知不觉,人文素质就得到了发展。

再次,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一篇文章的内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是作家的精心安排,先后内容之间有其差别,又有其联系,它们总是在反映出作者的思维方式。段与段之间如此,句与句之间也如此。学生在读文章的同时,就己经感受到了作者思维的先后顺序。多读几遍,作者思维方式的规律性就会自然在读者的头脑里显现出来。比如:读朱自清的《春》,多读几遍后,学生就会留下这样的印象:春天的草…春天的花……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人……。有了这样的印象,学生的发散思维就得到了锻炼。再如:读《藤野先生》,就会读出这些问题:东京是日本最繁华的城市,“我”为什么不愿在东京?(因为东京的气氛太恶浊)同是日本,为什么又愿意在仙台?(因为这里有一位没有民族偏见的好老师)既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为什么又不想学医了?(看到了国民的麻木)学生这样一步步地追问,其实也就锻炼了逻辑思维。文章的内容不同,作者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有的用横向思维,有的用纵向思维;而很多作品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这里不一而足。若能多读好文章,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得到锻炼,这种锻炼仍然是在潜移默化下进行的。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朝着规律性方向发展。

最后,多读还能使学生的发音器官得到锻炼。平常说的“口齿伶俐”,不仅指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还指发音器官灵活、好使。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才,不能说是小题大作。

既然“多读”有这些好处,是否凡是教材中出现的文章都要多读呢?回答是否定的。这里把多读的内容分为两类:课外和课内。关于课外阅读材料,要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内容积极健康,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的佳作;课内阅读,以文学作品为主,部分可读性强的说明文、议论文也可选入多读材料。比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等。而教材中有的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比如:《防止近视常识问答》,只要学生知道怎样防止近视即可,无需在课堂上多读。又如:《自学的好帮手 工具书》,只要学生了解有关工具书方面的知识即可,这样的文章,读一至二遍就能了解内容,无需多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这一环节呢?

(一)要认真设计“导入”内容。导入的内容尽量包含两个方面:通过背景及作者简介,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相关话题,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如导读《沁园春·雪》时,除介绍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前后历史及毛泽东的个人才华外,可设计这样的话题: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气势雄伟、豪迈,大气磅礴。人们都说,中国从古至今的词作,只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能与它媲美,这充分说明了《沁园春·雪》是众多词作中的精品了。学生听了这样的介绍,就会产生很强的“读”的欲望。

(二)要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或让学生读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反复阅读,就能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味文章的内涵。读的方式要灵活多变,对指名读、教师范读、分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要交替使用。读的方式单一了,学生容易乏味。

课堂教学中,对篇幅较短的课文,容易处理“读”这一环节,那么,对篇幅较长的课文又怎样处理呢?课前要安排好预习,课堂上要求学生口述课文内容(当然,学生不一定口述得很好,教师可作补充),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然后找出精彩部分来反复阅读,设疑思考。课后还要要求学生通篇阅读。

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说教课、纯练习课,提倡多读。并不是说,让学生从上课不停地读到下课,不需要引导启发,不需要设疑思考,这种极端主义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总之“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多读。

(金良学贵州盘县羊场中学553521)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人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